•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诺基亚的反击之路

公司

2010-07-02 23:18

诺基亚执行副总裁 Anssi Vanjoki 今天在诺基亚的官方博客文章写了一篇题为《反击从现在开始》的文章,宣布反击开始,并且澄清了最近的一些流言。文章相当坦率,诺基亚中英文官方博客都有刊载,地址:(中文版英文版)。本文以评论为主。

Anssi Vanjoki 其人

Anssi Vanjoki 曾公开嘲笑竞争对手产品、也曾公开承认 N97 的用户体验非常令人失望。之前一篇文章已经介绍了他的惊人语录

1991 年,Anssi 加入诺基亚,92 年亲自选出著名的 Nokia Tune,最终成为每一部诺基亚手机的默认铃声。

2004 – 2008 年,Anssi 负责 N 系列智能手机的开发工作,将诺基亚带向一个高峰。期间内部的 S90、Maemo 平台之争中,Anssi 力挺更接近桌面系统的 Maemo,事后证明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Anssi 从 2008 年 1 月开始负责营销工作。直到今年 7 月 1 日,诺基亚内部全面改组,Anssi 临危受命开始负责新组建的移动方案部门。

澄清流言

Anssi 今天澄清的主要是两件事:

  • 诺基亚没有采用 Android 平台的计划
  • N8 将是 N 系列最后一款 Symbian^3 手机,但 N 系列以后很可能还会采用 Symbian^4 系统

第一件不奇怪,任何一家还有选择余地的手机厂商都希望拥有自己的系统。三星顶着 iPhone、Android 的阴影开始打造 BADA 系统,Palm 就剩最后一口气也要用 webOS 搏一回,摩托罗拉和 HTC 也都公开表达过自有系统的想法。诺基亚这两年的转型虽然痛苦,但其设备部门直到一季度仍有 8.31 亿欧元的净利,手里的两个系统和 Qt SDK 还有一搏的希望,自然不会去用 Android。

第二件事的起因是 澳洲 Cnet 对诺基亚的一次采访,报道说诺基亚 N 系列以后将放弃 Symbian 平台,全面转向 MeeGo。现在看来应该是 Cnet 理解错误。4 月份 N8 刚曝光的时候我说这很可能是诺基亚的第一款,也是最后一款 Symbian^3 旗舰,看来是猜中了。

赢回支持者

Anssi 在文章中提到了 Symbian Guru 的终结,说:“我们致力于赢回我们的支持者,包括 Ricky,我们最爱的 Symbian Guru”。起因是 Ricky Cadden 7 月 1 日写的一篇文章:

我不能再支持一个拿出 N97 这种垃圾 “旗舰” 的厂商,他们期望用户去用绝大多数诺基亚员工自己都不用的服务……

致诺基亚,你们输的很惨。快醒醒吧!不停重复做同一件事却期望有不同的结果实在是疯了……

致 Symbian,如果你们不再扯什么开放,就能看清楚你们也在输。消费者正在离开,开发者根本不来……

这些话如果出自 iPhone 或 Android 支持者之口,一点也不奇怪。但 Ricky Cadden 是科技类博客 Symbian Guru 的创始人。Symbian Guru 成立于 2006 年,从名字就可以看出,他们主要关注 Symbian。网站非常成功,影响力很大,作者曾多次受邀参加 Nokia World 和 Maemo 峰会等重要活动。

7 月 1 日,Symbian Guru 主力作者 Ricky 和 Rita 在网站上表示自己将不再更新 Symbian Guru,转向 Android 系统,前面引用的话就摘自此文。

fanboy 的背离更显形势之严峻,但只有出色的产品才能重新赢得狂热的追随者。诺基亚的反击有没有希望?

反击

Anssi 在文中说 “不可否认,我们作为挑战者,将有一场硬仗要打”,已经承认了诺基亚目前作为追赶者的身份。关注手持行业的人都知道诺基亚最近两年境况不佳,下面是彭博制作的 2000-2010 苹果、诺基亚、RIM 三公司市值变化图,可以很直观的说明诺基亚现在的严峻情形:

反击势在必行,从公开信息来看,诺基亚的反击策略非常简单明了:

  1. 利用自身的生产和供应链方面的绝对优势降低手机售价,尽力减缓市场占有率的缩水速度。
  2. 用 Symbian^3 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 S60V5 糟糕透顶的用户体验——小幅改善用户界面,大幅提升整体运行速度——提供一个过渡。
  3. 通过 Qt SDK 降低 Symbian/MeeGo 平台开发难度,辅以高市场占有率吸引开发者,改善第三方软件稀缺的问题。
  4. Symbian^4 和 MeeGo 系统彻底抛弃 S60 创建至今未有质变的老界面,用新的触屏取向界面和 iPhone、Android 竞争。

基本上就是以利润换时间,依托现有优势进行防守反击。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诺基亚最近做了些什么?

  • 改组/整合资源,新成立的移动方案部门整合了之前的 Symbian、MeeGo 和 Ovi 部门,将智能手机开发所需的所有资源集中在一起,由 Anssi 直接统帅。用户界面和工业设计由 09 年回到诺基亚的高级副总裁 Marko Ahtisaari 负责(他的个人经历颇为传奇)。据说前苹果 iPhone/Mac 互联网服务副总裁 John Martin 现在也在 MeeGo 部门担任要职。
  • 降低开发成本,之前需要以公司名义花 200 美元才能注册 Symbian 的 Publisher ID。现在诺基亚启动了一个项目,免去 Symbian 程序的签名费用(仅限为 Ovi 商店开发的程序),允许个人注册 Publisher ID。该项目上周刚刚启动,目前还处在公测阶段,中国区暂时不包括在内。更详细信息请看这里
  • 完善 Qt SDK 和 MeeGo,精于开发的 Ars Technica 对 Qt SDK 做了跟踪报道,评价不错,一位编辑说:“我做过 Gtk+ 和 Android 开发,Qt 开发的快速、简单把我给镇住了。这技术非常出色,而且正在高速走向成熟。MeeGo 的底层非常出色。我希望诺基亚别因为不能在表层提供好的用户体验而毁了这平台”。后一句话也是诺基亚目前的一大问题,在 MeeGo 新界面公布之前,无法做出判断。
  • 精简产品线,加快速度,Android、iPhone 出世之后,Symbian 更显过时,该系统这些年的进化速度明显是没能更上市场步伐。2008 年 7 月诺基亚收购 Symbian 基金会,更好的控制系统发展方向,并跳过了鸡肋的 Symbian^2。机型方面诺基亚大幅削减新机型数量,特别是 N 系列,今年很可能只有两款手机

我的看法

个人觉得诺基亚的策略和目前的动作都没错,而且很有针对性,比如:

苹果有一个从桌面系统(OSX)降级而来的 iOS,现在正随着软硬件的提升将功能一块一块补回去,高端智能手机的发展趋势依然是功能越来越强大。诺基亚虽然没有桌面平台,但也力图依托 Maemo 的基础提供一个强大的平台。不过相比桌面平台经验丰富的苹果,诺基亚有更长的路要走。

苹果的 Cocoa Touch 极大降低了开发者在界面方面的负担,让他们可以在小投入下提供漂亮的软件界面。诺基亚则试图用 Qt 和新的 UI 构架来解决 Symbian 和 MeeGo 平台在这方面的缺憾。我不熟悉开发,但我相信 Ars Technica 对开发工具的判断。

苹果有一个极富个人魅力的统帅,可以全公司齐心协力向一个目标努力。诺基亚之前资源分散、部门众多,现在将资源集中在一个部门下、由公司内最受推崇的高管直接领导。据说 Anssi 现在开始直接把关高端产品,避免再次出现 N97 这种上市初期 Bug 无数,靠后续更新来修补的 “未完成” 旗舰。

苹果通过硬件提升、软件隐喻、限制多任务尽其所能地加快 iOS 的响应,Android 2.2 也在用新的编译器做同样的事。Symbian^3 的主要改进也是为了同样的目标,N8 在 CPU 方面相比 N97 提升甚小,但运行速度却有质的变化。

苹果之前推 App Store 主要是为了促进硬件销售,诺基亚现在也在用 Ovi 系列服务做同样的事。当然,Ovi 系列服务的表现大多都不理想,很多服务的未来也不乐观。

主要问题在于,诺基亚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比如改组公司,整合资源这事一直拖到今年 7 月才开始。App Store 的威力在 08 年就已经展现出来,诺基亚上周才开始取消被骂了不知多少年的签名费用。

面对 Palm 和 WinMo,诺基亚可以慢慢来,但 iPhone 和 Android 的进化速度远非前两者可比,速度可能就是致命因素。诺基亚的手机利润率已经缩水大半,迂回空间越来越小,Symbian^4 – MeeGo – Qt 可能就是最后一战。虽说失败了也能去做 Android,但这无疑不是他们想要的结果。

自 E71 以后我就没买过诺基亚手机,试用 N97 之后我也很能理解 Ricky 的怨念,但我还是希望诺基亚能有好的发展,毕竟对消费者来说,竞争总是越激烈越好。只有激烈的竞争才能让我们更快更便宜的用上新技术、新设计。

-> 论坛讨论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关注电子阅读、任何有趣的设备、IC 以及“历史的草稿”,相信移动设备与互联网的结合正促成近百年来最重要的一次变革。

本篇来自栏目

解锁订阅模式,获得更多专属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