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Note 评测:不玩发烧玩设计
两个多月前的 1 月 15 日,小米用一款 5.7 寸的大屏旗舰机小米 Note 开启了它在 2015 年的新征程,用双旗舰策略开辟了一条全新的产品线。
这一次,喊出过 “ 没有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的小米也开始对设计重视起来,同时也跳进了手机 HiFi 的浪潮里。更重要的是,小米手机的售价第一次突破了 1999 的红线(之前黄牛加价销售不计算在内)。这些都让小米 Note 在硬件上没有明显升级的情况下有了更多的看点。
最漂亮的小米手机
第一眼看去,小米 Note 很像是小米 4 的放大版。机身设计紧凑,简洁大方,不过小米 Note 从正面看更显修长,这一点在白色版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按键布局也大体一致,左侧上方是插槽,右侧是音量键和电源键,耳机插孔设计在了顶部,底部则是 USB 接口和扬声器。小米 Note 抛弃了小米 4 上采用的奥氏体 304 不锈钢,转而使用了铝合金材质的金属中框,质量更轻,而且在手感上要更加温润一些,色泽也更加明亮。
小米 Note 前后双玻璃面板,均采用第三代大猩猩玻璃。前面板边缘打磨成圆弧状,称之为 2.5D 屏幕。这种设计始于诺基亚 N9,并延续到了之后的 Lumia 800 等机型中。iPhone 6/Plus 上也采用了这种设计。好处显而易见,手指可以很顺畅地滑到屏幕内。不过诸如诺基亚 N9 和 iPhone 6,两者的边框也是弧形的,和弧形边缘的玻璃面板在设计语言和视觉上都有着更好的一体性,小米 Note 则是直上直下的边框设计,衔接处做了倒角处理,整体的过渡会有很细微的错落感,但整体来说前置面板在滑动时颇为顺手,和我手边的 2014 款 Moto X 非常接近。
小米将背部的设计称作是 3D 玻璃面板,同为大猩猩三代玻璃,经过高温热压塑形,左右两侧下垂,裹在机身上,握持时可以贴合手掌的轮廓。从侧面看,机身会显得更加纤薄。不过,背部的玻璃面板相对边框稍有内陷,握持时首先接触到的就是金属边框,会有些割手,不过反过来弥补了机身太过顺滑,容易脱手的问题,这样握感更实。背面整体设计非常干净,银白色的小米 logo 位于下方,左上角是 1300 万像素摄像头和双色温闪光灯。带光学防抖的摄像头并未凸起,对 6.95 毫米厚的机身来说,这一点还是很难得的。
在之前的上手文章中,我们就讲到在金属与玻璃过渡的处理上,小米 Note 延续了小米 4 的 Edge Coating 工艺,取消了业界常用的塑料夹层,一体性更好。不过由于 2.5D 玻璃的采用,金属与玻璃的之间还是会存在一定的缝隙,不过这一代小米 Note 的工艺还是很值得肯定的,不仔细看的话(吹毛求疵),很难发现前玻璃面板金属边框之间的缝隙,我在使用中接打电话时也从没出现过夹头发的现象,更不会夸张地出现部分 Galaxy Note 4 那种缝隙可以插进名片的情况。
前后双曲面玻璃的设计给了小米 Note 很高的颜值加分,比小米 4 上升了一个档次,当然成本也更高。而比之于成本上的增加,更大的问题在于加工工艺难度增大,产能就更加跟不上了。所以,前几天小米发布的竹质版小米 Note 已经开始预约。实际上,我个人更喜欢竹质后盖的小米 Note,在与边框的衔接上更加紧密,手感也更加温和,会不自觉的拿在手里摩挲,还隐隐有一丝情怀溢出。更重要的是,竹质后盖的摩擦系数更高,不会像标准版的小米 Note 一样会自动滑下桌面。标准版的小米 Note 在使用过程中还是时刻戴套会更加安全一点。
更多机身细节照片:
货真价实的 HiFi
我们见惯了国产厂商动不动用 HiFi 作为噱头鼓吹自家手机音质,而实际上除了变态级设计的几款 vivo 和一款魅族的 MX4 Pro 外,手机音质可称之为 HiFi 的寥寥无几。所以,当小米 Note 打出 HiFi 的旗号时,我们内心都多了一份警觉,再加上小米有过用手机比拼 Xbox 的前科,更是不敢松懈了。
小米采用了 ESS ES9018K2M DAC 芯片,这颗芯片在前面说到的主打 HiFi 的魅族 MX4 Pro 和 vivo Xplay 3S 中也有配备,这是提高音质的基础性设计。左右声道分别配备独立的二级放大设计,由两颗 ADI ADA4896 和两颗 TI OPA1612 构成。在音频的硬件设计上并不存在短板,诚意十足,并没有像一些厂商仅仅使用 SoC 内置音频解码芯片就敢称 HiFi。
实际上,我拿到手机的第一件事就是安装网易云音乐,同步账号下载歌曲,导入无损音乐。一听,所谓的 HiFi 也就那么回事儿,同时又再一次确认设置中的 HiFi 选项已开启。我之前一直在使用 vivo Xplay 3S,手边也有一条 Soomal 推荐的 GR07,已经深受其毒害,对手机的音质也变得特别挑剔了,甚至宁可忍受它很多其他的缺陷。所以用网易云音乐试听小米 Note,这种心理的落差可想而知,让我顿时感觉小米又不老实了,又来忽悠人了。
在一次无意间点开自带的音乐播放器听音乐时,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声场开阔了很多,细节上也更加丰富,听感上并不比我常听的 vivo Xplay 3S 差,惊觉自己原来错怪小米了。不过,这也看出小米 Note 在 HiFi 系统上并没有一个全局性的处理方式,仅仅对自带播放器有效。自带播放器和百度音乐合作提供在线音频和下载服务,在曲库上似乎并没有网易云音乐丰富,比如我随机找的陈奕迅的音乐。另外,开启 HiFi 模式会增加一定的电量消耗,但增加的幅度并不明显,简单测试一下,听音乐 10 分钟,中等音量,电量从 88% 降到 86%。
在专业音频网站 Soomal 的评测中,小米 Note 在客观的数据指标上一样很出色,HiFi 名副其实,并被称为 “目前为止音质第二好的手机”。所以在音频方面,对小米心存芥蒂的用户可以放心了,至少在 HiFi 上小米的用料还是很足的,最终的结果也很是让人惊喜,对手机音质比较挑剔的用户又多了一个选择。
小米 Note 的外放音量足够大,但受制于单扬声器配置,和双扬声器的 vivo Xplay 3S 在外放音质上相比,立体声不够,声音不够开阔,最大音量时会比较刺耳。另外,扬声器的位置由于在机身底部,横屏玩《狂野飚车 8》等赛车游戏时,会被遮挡住。
其他
对于小米 Note 系统层面的内容已经不需要过多的介绍了,MIUI 可以说国内最为好用的第三方 Android ROM,是小米的护城河,也是小米生态的核心。它有很多贴心的本地化功能,比如黄页,同时还集合智能家庭、小米生活等服务。同时,针对,5.7 寸的大屏幕,MIUI 也做了优化,从 Home 键向左右滑动可开启小屏模式。即便和小米 4 同一分辨率,小米 Note 在很多应用中显示的内容也会更多一些。
尽管 MIUI 保持了快速更迭的传统,系统的功能设置还有一些值得推敲的地方。比如下方还是和前代小米 4 一样的三颗按键,从左到右依次对应着多任务、主页和返回功能。对于习惯了原生 Android 和 CM 的人来说,小米 Note 最左侧明明是菜单键的图标,却对应着多任务功能,多少显得有些别扭。这是是 Android 阵营的通病,很多厂商大多不按套路出牌,按键形态和布局都有自家标准。此外,在某个任务界面下,比如拍照,这时点击多任务按钮,拍照并不会在多任务卡片之中,也就是说没有办法直接关闭,除非你点击了主页按键,然后再点开多任务关闭。像我这种习惯了用完某个应用后直接关掉的用户会比较抓狂。不过这些更像是在吹毛求疵。其他的日常使用并不会有问题,即便是第一次使用 MIUI 也很容易上手。
平装版小米 Note 的屏幕保持了和米 4 相同的分辨率,都是 1920×1080,95% 的 NTSC 色域覆盖,386 PPI 的像素密度。在开启 “智能场景环境适应” 时,屏幕显示鲜艳锐利,即便是强光下也有比较好的可视性,在这一模式下会自动开启小米所说的 “阳光屏” 功能,有点像在拍照时使用 HDR,提高画面暗部亮度和对比度,同时控制亮处的亮度,增加对比度,达到既省电又增强显示的效果。切换回标准模式又是另外一种观感,清淡很多,但颜色不够通透,总感觉像是轻度雾霾之下的北京城。屏幕增强模式下,发色倾向和智能场景模式下接近,比较鲜艳,但也达不到 AMOLED 屏幕的饱和程度。整体的屏幕设置还是有些繁琐,无形中增加了用户的一些学习成本。
相机方面,小米 Note 后置 1300 万像素的摄像头,加入了光学防抖,f/2.0 的光圈,支持最长达 32 秒的手动曝光设置。拍照界面的设置简单直观。后置摄像头对焦迅速,但如果被拍摄物体稍有反光对焦会有延迟,白平衡表现也有了不小的改进,抗眩光能力出色,整体拍照水平进步明显。微距对焦速度一般,而且最近对焦距离有点偏长。前置是 400 万像素自拍镜头,单个像素尺寸达到 2 微米,几乎是将 HTC 的 Ultra Pixel 搬到了前面,自带实时美颜,像我这种沧桑的老脸也能拍得面色粉嫩如高晨编辑。最终效果还是要实际样张来检验:
小米 Note 支持双卡双 4G,5 模 15 频。两个卡槽一个是 Micro-SIM,一个是 Nano-SIM 卡,两者完全可以混用,不区分制式和运营商,即便只安装一张 SIM 卡,右上角的只显示一个对应的网络标志,不会像早前的双卡双待手机一样,把另外一个 SIM 信号图标上打上一个叉号。这些都是值得加分的细节。
另外,在小米 Note 内置 3000mAh 的电池,中度使用的话坚持一天并不会有压力。不过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了一天一充,碎片化时间充电很常见,所以充电速度变得更加重要了。小米 Note 支持高通的 Quick Charge 2.0,在两小时四十分左右即可充电完成,充电速度还算可以接受。
平装版小米 Note 部分参数:
尺寸:155.1×77.6×6.95mm
处理器:高通 801,四核心主频 2.5GHz
GPU:Adreno 330 图形处理器,主频 578MHz
运行内存:3GB LPDDR3 933 MHz
存储空间:16GB/64GB
屏幕:5.7 英寸,1920×1080,386PPI
网络:支持 FDD/TDD-LTE,以及联通/移动的 2G/3G 网络,802.11 a/b/g/n/ac(2.4GHz 和 5GHz),蓝牙 4.1
从产品,到品牌
小米 Note 前前后后使用加起来有两周多的时间,在这期间我跟身边的不少人都说过,小米 Note 在国产手机中算是很漂亮了,他们点点头表示认同,想了想之后又补充道:
把前面的小米 logo 去掉就更好了。
我一时很难去判定这种看法是出于设计上的考量,认为去掉 logo 是外观设计上更好的处理方式,机身语言会更加简洁大气;还是仅仅因为不喜欢小米这个品牌。另外,爱范儿在小米 Note 评论文章中说到了品牌溢价问题,小米在这方面的短板,一部分来自于国人认为国产品牌就应该低价的固有认知,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小米所设定的 1999 元的红线,这是它开疆拓土的利器,引得一众竞品效仿,也是它的囚笼。但从产品本身来看,无论是双玻璃面板,还是 HiFi 音效,这些完全抵得上 300 元的溢价。
消费者对于 2299 的标配版小米 Note 可能并不会有太多的犹疑,可以说 “2299 的小米 Note 是一次小心翼翼的尝试”。最值得考验的则是即将在 4 月份发售的 3299 元顶配版,2K 屏幕,高通 810 处理器,硬件的提升倒是符合高端 Android 机型的水准,但两千元价位和三千元价位的差距远比数字上来得更大,不少国产品牌纷纷在这个价位上折戟,除了 OPPO 和 vivo 这两个一直在闷声赚钱的主儿,也就华为在去年凭借一机难求的 Mate 7 跻身其中。而小米的优势在于,在一众对手还在效仿它,恪守 1999 元的国产机价格天花板时,小米率先选择了去打破底线,在战略上掌握着更大的主动权,它可以走的更加从容。
小米 Note 代表着小米在产品层面达到的全新高度,做工更好,设计更成熟,也进一步丰富了小米的手机产品线,不过产品的成功对于想往高处走的小米来说还只是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