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 App 内置神秘工具曝光:监控执法人员信息 让其打不到车
天知道 Uber 上周经历了什么,被指控偷窃 Waymo 无人驾驶技术的核心部分、管理层被曝骚扰女员工,Uber CEO 崔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与自家专车司机在车里互飚垃圾话的视频再次引发热议,随后卡兰尼克向全体员工发邮件道歉。
但坏消息并没有停住脚步。
日前根据四名 Uber 的前任与现任员工向《纽约时报》透露的消息,Uber 为了躲过世界各地政府单位的调查,研发出一套名为“Greyball”的工具,运用算法抓取执法人员个人资料,搜寻与标记其在未合法营运地区的执法人员。
该工具自 2014 年启用至今,已在美国及海外市场包括中国、澳洲、及韩国等地广泛使用。
看得见订不着的“幽灵车”
根据《纽约时报》报导,Uber 使用 Greyball 工具骗过各地的政府单位,这套工具使用 Uber app 收集到的数据确认政府执法人员的身分,一旦被标记,这些人将下载到假的 Uber app,上面显示的多为并非实际存在的“幽灵车”,而有时则显示为“附近没有车辆服务”,一旦叫车成功,也很容易在下一秒收到取消通知,如果司机意外接到政府执法人员的订单,Uber 也会立即联系,给予马上结束服务的指示。
据悉,Greyball 属于 Uber 开发的一套名为 VTOS(Violation of term of service 违反服务条款)的工具程序,被用来标注那些对 Uber 有敌意的使用者,让这些使用者无法透过 Uber App 正常叫车。
(图自 qz.com)
Greyball 这个工具的应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 Uber 员工前往当地的手机行或是有销售手机的店家,收集“最便宜”、“卖最多”和“最多执法人员购买”的手机品牌与型号资料,因为许多 Uber 违法营运地区的执法人员,都是透过大量购买便宜手机建立新帐号叫车的方式来调查 Uber。
当这些品牌型号的手机注册 Uber 帐号时,Uber 的员工就会开始在网络上搜寻相关资料,从使用者的社交网站资料、位置等等讯息判断该使用者是否是执法人员。一旦身分确认,帐号将被标上记号并编码,供 Greyball 识别。
另一种方式则是透过程序收集资料并加以识别,当 Uber 即将要进入一个未获合法营运资格的新地区时,会先在地图上将该地区的相关政府单位标注起来,在结合 GPS 资料后比对哪些使用者经常在这些地点使用 Uber app,另外就是透过比对使用者注册时使用的信用卡资料是否与政府机关有关,来决定是否要用 Greyball 标注该使用者。
(图自 Uber)
据《赫芬顿邮报》报道,俄勒冈州波特兰从 2014 年开始对 Uber 在该市的非法经营进行打击,罚金高达 3750 美元,但收效甚微。一位波特兰执法人员表示:
Uber 经常取消我们的订单,同一个时间点上有两个司机有两名司机都取消了订单,根本接触不到他们的司机。
Greyball 初衷为保护司机 是否违法还没定论
原本 Uber 开发 Greyball 的初衷,并非作为躲避调查的工具。在法国、印度和肯亚等国家,Uber 司机常会成为当地计程车业者的攻击对象,因此使用 Greyball 保护司机。Uber 则声明,Greyball 是用来防止对司机的人身攻击、竞争者的恶意干扰以及同业的不当检举。
透过《纽约时报》获得 Greyball 及 VTOP 的机密文件可知,Uber 内部至少有 50 位员工知情,此套工具也获得 Uber 内部法务部门准许使用,对于此次 Greyball 相关报导,法务总监 Salle Yoo 并没有回应。
(Uber CEO 崔维斯·卡兰尼克,图自 Forture)
至于这个工具是否合法目前仍没有定论,各方甚至对此展开了争论。
欧盟议会委员 Marietje Schaake,在上周五发表声明,称将申请调查 Greyball 工具的使用是否合法。
韦恩州立大学(Wayne State University)法律系教授 Peter Henning 则表示:
Greyball 很可能已违反“美国联邦电脑诈欺与滥用防治法”,也有极大的可能触犯各国法律,规避调查是很正常的反应,但 Uber 的所作所为显然已经越界。
然而斯坦福大学法律系教授 Robert Weisberg 认为:
只要 Uber 没有直接影响政府单位,在特定时执行某一项任务的事实,我不觉得有什麽不合法的地方。
(图自 cnet)
Uber 早年被视为与出租车行业抗衡的勇士,而这次涉嫌非法搜集个人资料的 Greyball 浮出水面,Uber 得以在各国不同城市与执法单位周旋的秘密似乎也逐渐被揭开。
这些年来的丑闻让公司形象大打折扣,甚至被指控监视顾客。这让 Uber 本来就备受争议的企业文化更遭人唾弃,运用 Greyball 躲避追追查的做法,倒也符合 Uber 14 条核心价值观中的“敢于放手一搏”。
这起事件也将 Uber 片面追求业绩而忽视道德的企业文化也再次推向了风口浪尖。内忧外患之下,尚未实现盈利的 Uber 未来似乎蒙上了一层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