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现代经济并不依赖价格,而是依赖感情和粘性,公司尽一切力量让客户不可能转投其他服务。

—— Marc Rotenberg

大声

2014-12-02 11:10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调查发现,81% 的人在使用社交媒体分享私人信息时会觉得不安全。68% 的人觉得在线聊天时透露私人信息不安全;59% 的人觉得发短信时透露私人信息不安全;57% 的人觉得发电子邮件时透露私人信息不安全;46% 的人觉得在移动电话里说起私人信息不安全;31% 的人觉得在固定电话中说起私人信息不安全。

而现实却是,大部分美国人都觉得在分享个人信息时,自己所使用的通讯渠道并不安全,包括电子邮件、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其中绝大部分人认为互联网上的社交网络和在线聊天不安全,但是他们使用得最为频繁。在所有通讯方式中,他们最信任固定电话,然而使用它的人却愈来愈少。

这像是一个奇怪的悖论。

人们的理由通常是无可奈何地说:“我们这是无可奈何,这不像拿起报纸,发现冰淇淋卡路里含量太高,就改吃低热量的酸奶冰淇淋,这些都是人们可以对之采取行动的信息。”

固然这其中有互联网更便捷,更便宜的原因,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们在使用这些互联网服务的时候,更像是一种不涉及金钱的投资。如果我们的社会关系集中在 Facebook,在 Gmail,在微信的话,在潜在风险和使用频率的权衡上,我们于是做出了妥协。

美国电子隐私信息中心的执行主管 Marc Rotenberg 说

“现代经济并不依赖价格,而是依赖感情和粘性,公司尽一切力量让客户不可能转投其他服务。”

这可能是为什么我们在经历了 QQ 被盗后还会继续使用 QQ 的原因,一旦粘性形成,我们再难逃离,即使这个服务用起来并不安全。

不光是我们和互联网免费服务难舍难分,另一方面我们确实面对互联网隐私问题无可奈何,皮尤的表明人们已经习惯了使用数码服务的这些代价:91% 的人同意或强烈同意,消费者对于公司收集或使用他们个人信息的方式已经失去控制。但他们并不确定对此应该怎样应对。

调查表明,人们心目中最敏感的数字信息分别是他们的社会保险账号、健康信息、电子邮件内容、电话内容和自己所在的地点。他们对自己的购买习惯、媒体使用习惯、政治观和宗教观,以及自己朋友的身份最不敏感。

一定程度上,我们又是在用个人信息换取互联网服务。

 

题图来自:onedio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现在的 7、8、9 系索尼电视,其实很多的技术都是来自于电影工业级技术的下放。

查看全文 ——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消费电子营业本部总裁谢飚

如果家电仅仅只接入 DeepSeek,可能也很难给消费者很好体验,没法让这个家电变得多么的不一样。

查看全文 —— 美的集团厨房和热水事业部总裁 张斌

过去有人说摩尔定律停滞了,但我相信 AI 芯片重新激发了市场活力,它不仅不会停滞,甚至还会加速。

查看全文 ——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 CEO 杨元庆

我们做一个产品的时间是别人的十倍,但我们需要做出差异化,这样子才有我们的一席之地。

查看全文 —— Nothing 高管

我们(解决续航焦虑)的思路有两个,一个是把容量做大,二是在容量不变情况下把单次充电时间减短。

查看全文 —— 真我 GT 系列、Neo 系列产品线负责人谭睿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