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任何认定中国在科技领域就只会追赶西方的人,应该到上海的地铁里看一看,再来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 《金融时报》约翰·桑希尔

大声

2017-04-05 16:03

中国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百花齐放,正在改变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互联网科技领域抄袭成风的刻板认知。

去年《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认为,尽管中国在高端服务器、芯片等制造领域仍然依赖于美国,但中国的移动产业在某些方面已经开始领先于美国,比如在美国叫嚣了很多年但一直没太多实质进展的移动支付,在中国已经接管了相当多人的钱包。

最近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文章同样把关注点放在了中国数字经济上。在文章开篇,作者描绘了一幅中国一线城市地铁的典型场景:

几乎每一位乘客,无论老少,也无论衣着光鲜还是破旧,差不多双眼都在盯着智能手机的屏幕看。而且,引人注目的不只是智能手机的普及,还有它们的用途之广。

在飞快奔驰的地下车厢里,乘客们可以订购商品、给朋友发信息、转账、预订度假行程和办理保险——只需一款中国本土的多功能超级 app 就可以搞定所有这些事情。而在地面上,就连街头乞丐也能在支付宝上接受施舍了。

作者约翰·桑希尔认为,有着 7 亿网民的中国发展出了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移动生态系统。

在数字经济的探讨上,微信和支付宝常常作为海外重点研究的对象。让西方创业者惊讶的是,单一工具属性的 app,可以衍生出庞大的数字产业。相比之下,西方的移动社交软件显得分散而又细分。

聊天正成为用户日常生活的操作系统,这一点非常酷。走到自动售货机前,订购食品、约车、聊天能够支持这些互动,这就是我们在微信上看到的景象。

Kik Messenger 的创始人 Ted Livingston(泰德·利文斯顿)这样描述微信。

《金融时报》认为,中国数字科技公司能够快速成长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国内缺少传统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在零售和金融领域,这使得消费者更愿意拥抱 app 经济。

市场调研公司 Stratechery 创始人本·汤普森(Ben Thompson)此前抛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

美国是全球最先推出信用卡的国家,每一位美国人都拥有 PC。但是在中国,每个人都在一直使用手机。这等于是中国跨越了 PC 和信用卡时代,直接在移动商务和移动支付上处于领先。

简单地讲,就是天道轮回。

题图来自:CNBC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从技术的旁观者与记录者,成为技术影响生活方式的实践者。

现在的 7、8、9 系索尼电视,其实很多的技术都是来自于电影工业级技术的下放。

查看全文 ——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消费电子营业本部总裁谢飚

如果家电仅仅只接入 DeepSeek,可能也很难给消费者很好体验,没法让这个家电变得多么的不一样。

查看全文 —— 美的集团厨房和热水事业部总裁 张斌

过去有人说摩尔定律停滞了,但我相信 AI 芯片重新激发了市场活力,它不仅不会停滞,甚至还会加速。

查看全文 ——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 CEO 杨元庆

我们做一个产品的时间是别人的十倍,但我们需要做出差异化,这样子才有我们的一席之地。

查看全文 —— Nothing 高管

我们(解决续航焦虑)的思路有两个,一个是把容量做大,二是在容量不变情况下把单次充电时间减短。

查看全文 —— 真我 GT 系列、Neo 系列产品线负责人谭睿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