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Android 设备的面部识别,简直是糟糕透顶。

—— 苹果 CMO 菲尔·席勒

大声

2017-12-11 11:57

今年,苹果在 iPhone 发布十周年之际,给我们带来了 iPhone X 以及这款手机“独占”的面部识别功能「面容 ID」(Face ID)。这意味着苹果在 iOS 设备上已成功开创了新的验证方式,同时 iPhone X 上触控 ID(Touch ID)的缺席,也似乎意味着苹果在未来的设备上将使用这项新技术取代使用多时的指纹识别方案。

同样也是在今年,运行 Android 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也基于识别系统的算法基础上陆续加入面部识别功能,让用户除了使用指纹识别技术外,还能通过抬手显示来对手机进行解锁。如今,上至 4、5 千元的 Android 旗舰(LG V30 等),下至仅为千元的入门级 Android 手机(国美 S1、中兴Blade A3 等)都配备了面部识别功能。一时间,这几乎成了目前智能手机的“标配”。

(LG V30,图源:digitaltrends

不过对于苹果而言,Android 设备的面部识别出现似乎并没有对苹果的「面容 ID」造成多大威胁。相反,对于适配门槛越来越低的面部识别技术,苹果全球产品营销高级副总裁 Phil Schiller(菲尔·席勒)用了“简直糟糕透顶”来形容。

(菲尔·席勒接受荷兰媒体 Bright.nl 专访,图源:Bright.nl

据 Phonearena 近日的报道称,苹果全球产品营销高级副总裁菲尔·席勒在上周接受荷兰媒体 Bright.nl 的专访时表示:

Android 设备的面部和苹果的「面容 ID」并非是同一种概念,前者是提供一种验证方式,苹果则是希望将更多的功能赋予到「面容 ID」上。

 

苹果当初在开发「触控 ID」时,Home 键只是一个简单的主页按钮,但经过后续几年的发展,我们在这枚按键上加入了进入多任务处理栏、Siri 呼出、Apple Pay 支付、指纹识别等功能,这些都是通过一枚机械按键即可完成。

这里让人不禁想起了 iPhone 的发展历程,从 2007 年的首款 iPhone 到今年的 iPhone 8,除了背后的苹果 Logo,标志性的 Home 键也是历代 iPhone 的识别标志。

iPhone/iPhone 3G/iPhone 3GS 推出时,Home 键仅作为「返回主页」所用。直到 iPhone 4 时代,苹果在这枚按键上加入了双击呼出「多工任务栏」功能。而从 iPhone 5s 开始,苹果加入了「触控 ID」技术,并赋予了 Apple Pay 等功能。

对于「面容 ID」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席勒还表示:

苹果有着当初对 Home 键的设计、使用理念,因此在 iPhone X 上所使用的「面容 ID」在未来并非只提供单纯的识别验证功能,我们要让「面容 ID」在未来支持「触控 ID」所支持的功能。

 

目前,AR 增强现实和 VR 虚拟现实的广泛应用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我们(指苹果)在未来必须会解决技术难关,赋予「面容 ID」更多的功能,皆因这是一套非常独特的设备。

菲利普·席勒此次谈话之“豪气”让我们感觉到苹果将继续在面部识别技术上发光发热,同时也感受到苹果在取代指纹识别技术上的决心。

从网络上曝光的消息看,2018 年苹果将会把「面容 ID」适配在更多的设备上,比方说新款的 iPad Pro;而在未来的新款 MacBook 上加入这项新技术同样也是不少玩家们的热切需求

对于此前关于开发者能获取用户「面容 ID」数据的传闻,席勒则重申:

「面容 ID」与「触控 ID」一样,关键数据都会储存在每台 iPhone X 设备的 Secure Enclave 中,这些用于识别验证的数据苹果是绝对不会让开发者们获取的。尽管,开发者的确能通过深感摄像头获取用户的面谱数据以提供 AR 增强现实的开发和体验,但这些数据与「面容 ID」所用的并不相同。

题图来源:adage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现在的 7、8、9 系索尼电视,其实很多的技术都是来自于电影工业级技术的下放。

查看全文 ——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消费电子营业本部总裁谢飚

如果家电仅仅只接入 DeepSeek,可能也很难给消费者很好体验,没法让这个家电变得多么的不一样。

查看全文 —— 美的集团厨房和热水事业部总裁 张斌

过去有人说摩尔定律停滞了,但我相信 AI 芯片重新激发了市场活力,它不仅不会停滞,甚至还会加速。

查看全文 ——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 CEO 杨元庆

我们做一个产品的时间是别人的十倍,但我们需要做出差异化,这样子才有我们的一席之地。

查看全文 —— Nothing 高管

我们(解决续航焦虑)的思路有两个,一个是把容量做大,二是在容量不变情况下把单次充电时间减短。

查看全文 —— 真我 GT 系列、Neo 系列产品线负责人谭睿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