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 Galaxy S9 卖得比前代要好,但它在中国的存在感却越来越弱了
在三星 Galaxy S9 系列上市的一个多月后,我们终于能了解到这台旗舰的销售情况。
根据 Canalys 的最新报告显示,三星 Galaxy S9 在 3 月初份推出后的头 30 天里,出货量已经超过了 800 万台,其中有 280 万台运往美国地区,还有近 100 万台运至三星的大本营韩国地区。
这个数字和去年三星 Galaxy S8 十分相近,但并不比前年的 Galaxy S7 系列好,后者的首月出货量达到了 900 万台。但今年大尺寸版本的 S9+ 明显出货比例更大,毕竟双摄镜头是本次 S9 系列的最大卖点之一。
而从整体趋势来看,据 Canalys 分析师则预估,Galaxy S9 系列首年出货量可以达到 4500 万台,超过 S8 系列的 4100 万卖基本不是问题,但能否赶上 S7 系列的 4800 万台,则还是一个未知数。
虽然手机卖得不算差,但芯片业务依旧是助推三星今年第一季度增长的主要原因。另外,三星也表示由于市场疲软和竞争加剧,会对未来公司的整体盈利增长能力保持谨慎态度,比如说 OLED 的需求不高,可能还得归咎于苹果 iPhone X 卖得不好。
所以,就算你在市面上越来越少见到三星手机的影子,依旧无法撼动它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幕后功臣的地位。
但对比稳定的半导体业务,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的地位的确是岌岌可危。根据本月初 Strategy Analytics 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7 年全年三星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仅为 2.1%,这个数字基本只能被分到 “Others” 那一栏。
而从 Counterpoint 放出的 2018 年中国手机市场第一季度数据显示,前五大手机品牌基本变化不大,依旧为华为、OPPO、vivo、苹果和小米,总共占据了 82% 的市场份额,这比去年的 72% 又上涨了一截。
说白了就是,现在市场有超过 8 成的手机都来自这 5 家公司,其他品牌的存在感更薄了。
所以,就算三星 Galaxy 旗舰的硬件做得再怎么出色,在中国它仍然需要面对大量 2000-3000 元档位重视营销的中端产品,这也让三星明显感觉有些力不从心。连留给三星的空间都已经不太多,其它小品牌更是只能先考虑如何活下去的问题。
(图片来源:Forbes)
伴随着这股全球手机市场增长放缓的势头,Canalys 也表示,为了稳住自己的份额,三星也采取了一些牺牲利润的策略,比如某些地区已经有零售商为三星 Galaxy S9 推出折扣优惠。
但也有手机厂商不得不靠涨价来保证利润,像华为和苹果的最新旗舰,就选择把价格拉得更高,这源于它们本身较高的品牌溢价。
Counterpoint 最近的报告就显示,售价达到万元的 iPhone X,在去年第四季度就吸走了整个手机行业 35% 的利润;而产业里有近 86% 的利润都被苹果拿走,虽然 iPhone 的销量只占总市场的近五分之一。
当然,按照目前中高端机型占比加大,以及均价上升的趋势,手机行业的绝对利润还是会缓慢上涨,但追求高利润率并非是手机品牌唯一的出路。
(图片来源:Gizmodo)
昨天,雷军便在小米 6X 发布会上提出了 “5%” 的宣言:
“小米承诺,每年整体硬件业务(包括手机及 IOT 和生活消费产品)的综合税后净利率不超过 5%,如若超过,小米将把超过 5% 的部分用合理的方式返还给小米用户。”
对小米来说,在保证有限利润的同时,更希望最大限度地提高销量来追求 “薄利多销”,这也是目前不少国产手机品牌选择的策略。
另一方面,以目前的市场环境来说,除了苹果 iPhone,大部分智能手机都很难单纯靠硬件来赚钱,哪怕是华为三星,对比苹果单台 iPhone 的利润也只是 “小巫见大巫 ”。
所以小米会将自己定位为一家 “互联网公司”,硬件上追求微利化,更多靠软件和互联网等增值服务盈利,这是小米的商业核心,也是不同于苹果的打法。
总得来说,不管是苹果三星,还是华为小米,今年大概都需要面对智能手机不好卖的问题。但当我们经历了诺基亚的一家独大,看惯了千元机扎堆的一片红海之后,还是希望看到那些有趣的小众品牌,能够凭借真正优秀的产品异军突起。
题图来源:GadgetMa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