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生鲜蔬果,开演唱会,还是架口锅炒花甲?书店将要走向哪里……
卡缪搬家了,马奎斯搬家了,卡尔维诺搬家了,莫内搬家了。
林布阑搬家了,毕卡索搬家了,瑞典 KOSTA BODA 彩色玻璃搬家了。
英国 WEDGWOOD 骨瓷搬家了,法国 HEDIARD 咖啡搬家了。
金耳扣大大小小的娃娃也要跟着人一起搬家了。
一九九五年十月一日诚品敦南店搬家。
——李欣频 诚品书店搬家文案
1995 年,诚品书店搬家,除了作家们,还要带上瑞典彩色玻璃、英国骨瓷、法国咖啡还有大大小小的娃娃。现在诚品信义店要搬家的话,书籍和文创产品还要捎上它们的新室友 “生鲜蔬果”。
6 月 9 日,诚品信义店完成改装重新开业,2F 杂志区设置 15 道杂志墙壁,包括 “台湾代志” 和 “刊玩味” 两个主题。3F 书区新增 “议题柜”,根据当前社会热门议题上架相关书籍。
卖生鲜蔬果的「诚品知味市集 the eslite flavor Marché」开在 3F,这次改装后,新上架了 200 家台湾本土的生鲜蔬果品牌,如台湾最大的有机农场永龄农场的有机蔬菜、吉品养生水产、十八养场的鸡肉等等。
「市集」新开业,推出 “书配菜” 促销活动,食谱搭配食材购买,打 85 折。还有料理特色活动,每周免费提供 20 款食谱,并邀请料理达人到场示范。
诚品书店「不文青」
被誉为撑起台北人文精神的诚品书店,其实并不 “文艺”。
诚品书店于 1989 年创立,刚开始以人文艺术类书籍为主,后经营理念转变,逐渐发展为大型综合性书店。店里除了书籍,还售卖各类文创、生活杂货,更少不了书店饮品区。
诚品书店现属诚品生活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事业涵盖了人文艺术、零售百货、酒店餐饮、不动产等等。诚品书店在台湾拥有 40 家店,香港店、苏州店、深圳店也已经开业,即使风格 “文青”,也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型连锁书店。
可以说,背靠诚品集团,诚品书店有深厚的「文青」基因,也很早确定了 “接地气” 的综合性经营方针。从诚品生活 2016 年报风险分析来看,诚品书店也必须与大型复合式量贩店、连锁便利商店、网络购物竞争,积极应对环境和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
▲ 诚品跨界. 图片来自:诚品生活年报
书店会死吗?
虽然有不少书迷认为,书店应该专注于书籍,做其他生意都是 “旁门左道”。却不知,书店,特别是独立书店的经营十分困难。
台湾作家、导演侯季然 2014 年开始拍摄的纪录片《书店里的影像诗》,两季一共记录了 80 家台湾独立书店的面貌,以及书店主人们的经营理念。其中有相当数量的书店面临着经营危机,导演也在完成纪录片后说:
拍完才知开书店是辛苦、一点也不浪漫的行业,也庆幸这些书店为连锁店满街的台湾保留了文化多样性。
▲台湾晃晃书店. 图片来自:简书
2018 年 1 月,上海最后一家季风书园关张,上海曾经的思想地标倒下了。
1997 年开业,季风书园以 “独立的文化立场,自由的思想表达” 为办店宗旨,最辉煌时期,在上海拥有 8 家分店。近十年来,即使上海媒体多次把季风的去留摆上公共议题,出版社们支援,众多爱书人不断挽留,季风仍然无法度过经营难关,在经历了漫长告别后,正式关门结业。
▲季风书园告别倒计时. 图片来自:季风书园微博
在爱范儿身处的广州,几年内独立书店纷纷关门。红枫叶书店因店主辞世,无人接手而结业。大声书店的店主坚持只卖书,营业额不敌店租,最终惨淡退场。相似境遇的,还有彼得书店和三联书店。
独立书店们纷纷倒下,开书店还是年轻人的梦想吗?
▲《布莱克书店》店主.
曾经我也幻想开一家像 “布莱克书店 ”(《Black Books》)的小书店,当个天天喝酒看书的 “懒鬼” 店主,可以因为不想进新书就赶客关门。书店普遍的惨淡经营现状,让我 “清醒了一点”,开书店恐怕是要把 “棺材本” 都赔进去。
南京先锋书店店主给想开书店年轻人的建议,可以总结为:开书店要趁早,反正都要赔。1996 年开业的南京先锋书店,目前共有三家,分别位于五台山、龙江、南京博物院。除了诚品的生鲜蔬果,先锋店主还建议书店 “架口锅炒花甲 ” 帮补生计。
十八般武艺只为了活着
诚品 24 小时书店也在国内流行开来,上海大众书局、广州 1200 bookshop、北京三联韬奋书店等开启了 “书店不打烊” 模式。
21 世纪经济报道 《24 小时书店的赚与赔:是文化情怀还是形式主义?》一文,24 小时书店的经营与传统书店一样会受到位置、房租、读者群体等因素影响,且 “不打烊” 需要更高的经营成本,不少 24 小时书店经历了尴尬、低迷的营业后决定关门。
看来加长经营时间,也未能拯救书店的窘境。
▲ 著名作词人周耀辉在方所. 图片来自:方所文化
不仅是诚品、方所等大型连锁书店,独立书店们也开始慢慢向「公共空间」方向转型。我从一位深圳独立书店店员那里了解到,部分独立书店也会选择举办讲座,音乐演出等吸引客流量。但讲座不收费,演出门票收入需要支付给音乐家们,如果门票滞销,书店就得 “贴钱” 给保底的演出费。
演出基本上(书店)不赚钱,毕竟音乐家也要吃饭,书店本身盈利状况也不稳定。
虽讲座、演出不赚钱,但为独立书店带来的客流量,可能会增加酒水区的收入。卖书?靠卖书是不可能的。该店员所在的独立书店进书量少,每种书只会进几本,进货价高,利润空间非常低,完全不可能支持书店运营。
▲ 书店内演出. 图片来自:旧天堂书店微博
亚马逊这几年开了不少实体书店,但作为网络书商巨头,亚马逊书店再伪装 “独立书店”,也脱离不开电商大数据背景。亚马逊实体书店里书籍,按照网络排行榜评分上架书籍,大数据保证了选书都是人们喜欢的,愿意消费的。店内更有多款 kindle 可以试用,亚马逊书店仿佛更像 “线下体验店”。
书店使用大数据选书好不好?从商业化角度来看,有什么比大数据更知道消费者要什么。但大数据也会剥夺书店的个性,试问每一家书店都开出同样的书单,与网络书商的排行榜一致,人们逛书店的意义在哪里呢?
无人书店的风也要刮起来了,到底哪种会成为 “叫好又叫座” 的书店经营模式?
除了情怀以外,书店还有什么
大数据会根据你的 “惯性”,给你推送热门的新闻、符合你审美的衣服、口味不会出错的餐厅,以及朋友圈最多人 “晒” 的书。
▲巴黎莎士比亚书店. 图片来自:无二之旅
卖书是生意,但在网络时代,书店有时会肩负起 “文化包容” 的责任,提供阅读的 “意外”。人们在书店遇见一本冷门但有趣的书,简直是成功逃离了大数据推送的牢笼。
▲ 上海三联书店. 图片来自:Hi 设计
从前的书店还兼任 “出版社”,为穷困潦倒的创作者提供支持。如,巴黎的莎士比亚书店,支持过菲兹杰拉德、海明威等作家。三联书店的前身是中国出版界三家著名出版发行机构,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老三联” 是很多作家、读者怀念的文化机构。
现在部分书店还是保存了支持文化多样化发展,支持创作者生存的理念。
▲ 独立书店招牌躲在香港密集的大厦楼底.
到香港购物的游客最喜欢的旺角西洋菜街,在几栋老旧大楼中,密密麻麻藏着十来家书店。即使在寸土寸金的地方,艰难地维持经营,这些小书店仍然会在书籍上贴上手写推荐语,“本书作者辞职写作两年,为支持作者生存,本书不打折。”
纸质书还没死,电子书也不便宜。
2016 年,我国电商平台图书销售超过实体书店,网络书商已经实打实地占领了市场。书籍也加入了购物节大战,在书价六到七折的基础上,再推出满减,最终售价为书标价的三到四折,这是实体书店无论如何也无法参与竞争的价格。
虽然人们仍然热爱读纸书,电商平台的推动下,纸书的销售年年上涨。卖书不是卖纸,电商 “促销式” 的卖书,不仅伤了实体书店,还伤害了一众出版机构,利润微薄的出版业更难生存。
▲ 石黑一雄的版权在上海译文手上. 图片来自:豆瓣
虽然电子书设备火爆,但其实电子书的吸引力没那么大。不少人购买了 kindle(比如我),但利用率并不高。除了对纸质书的爱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电子书的价格其实不便宜,相比电商打折促销的纸质书并不具有价格竞争力。
去年上海译文出版社押对诺贝尔文学奖,手握石黑一雄的翻译版权 “美滋滋”。上海译文回应书不会涨价,但电子书的价格不会比纸书低太多,因为电子书的编辑排版成本是一样的:
价格高的电子书也更难争取资源。拼低价终不是长久之计,电子书没那么廉价。
从擅长跨界的诚品身上,书店们也许可以找到经营的新灵感。但即使是诚品,也努力了十五年才转亏为盈。背靠大集团的诚品尚且如此,就不难想象独立书店们的生存状况了。
无论是卖生鲜蔬果,办音乐会,还是真的在店内架口锅炒花甲,书店们都在找办法活下去。
坚持信念很重要,“活着” 也很重要,两厢权衡之下,书店的转型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一不小心书店就会成为时代的句号。
题图来源:季风书园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