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现代美术,Google 在中国做了什么?
中央美术学院是中国顶尖的艺术教育院校,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它培养了一批中国现代艺术领域最负盛名的大师。
Google 是全球最知名的科技公司,而中国并不在它主要产品的服务范围之内。
看起来,两者之间似乎没有什么交集。但在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之际,Google 为它送上了一份大礼:
Google Arts & Culture 上线中央美术院校美术馆收藏的经典作品,其中还包括中国现代绘画之父——徐悲鸿的一些代表性的、罕被展出的作品,如《田横五百士》和《徯我后》。
谷歌表示,将这些作品上线到 Google Arts & Culture ,能为新一代及海外的艺术爱好者们提供了解中国现代美术的平台。
▲ 在 Google Arts & Culture 上参观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要知道,每个月在 Google 上有超过 5 亿次与艺术相关的搜索。毫无疑问,与 Google 的合作也能帮助中央美术学院扩大在国际文化领域的影响力。
现在,海外的文化爱好者们不必来到中国,就可以通过 Google Arts & Culture 平台欣赏到徐悲鸿大师及其他中国现代艺术先驱们的杰作。
这些展品中,有 27 幅通过 Art Camera 进行数字化处理的超高分辨率的作品,通过放大处理,可以观察到经典画作上那些肉眼捕捉不到的细节。
▲ 徐悲鸿(1895-1953),中国现代绘画之父,在代表作《田横五百士》中隐藏了他的自画像
海外用户甚至可以在这个平台上 “走进”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通过 360° 全景图像,可以在美术馆四处走动,欣赏分布在楼内的艺术作品。
Google 是如何与中央美术学院达成合作的?
考虑到 Google 近年来在中国的业务发展状态,我们或许会猜测,这项合作的推进过程可能并不容易。但通过采访,我们得到了与 “猜测” 截然不同的答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在谈到双方的合作细节时表示:
我们跟谷歌的合作有三个多月、四个月的时间,进展速度非常的快。我们当时得到这个项目以后经过沟通,迅速达成了一致。
“艺术家” 为什么选择与 Google 这位 “程序员” 牵手?爱范儿也通过采访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得道了问题的答案:
不论我们处在什么样的语言环境里,对视觉认知的需求肯定是不断增长的,全球科技发展和艺术创新之间的关系也是越来越密切,这一点中央美术学院特别敏感于这种发展趋势。所以,这些年我们在艺术与科技、教育与科技方面作为一个新的课题,由此来形成中央美术学院在新的百年发展里面一个重要的点,抓住这个趋势,来形成一批新的成果。
这一观点也与 Google Arts & Culture 达成了共识。事实上,Google Arts & Culture 项目在建立之初就确定了两个核心目:借由互联网平台,将艺术和文化带给全世界的人们,使其触手可及。其次,成为文化领域的创新型合作伙伴,帮助他们保护及分享艺术文化作品,并使用先进的技术创造引人入胜的文化体验。
具体到项目的执行,Google Arts & Culture 的项目负责人 Amit Sood 表示,Google 为这个项目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投入了以下几方面的资源:资金来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
▲ Amit Sood
比如我们上面介绍的 27 幅超高分辨率的作品,就是用谷歌研发的 Art Camera 拍摄的。Art Camera 图像由超过 10 亿的像素组成,可以呈现出艺术作品裸眼无法观察到的细节。
对于世界上任何科技公司来说,以如此高的分辨率创建数字图像都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挑战。
另外,还有用于收集博物馆内的街景, Google 街景小推车(Street View Trolley)、由硬纸板制作的 VR 头戴式显示器 Google Cardboard……这些来自 Google 的免费技术,都能帮助文化机构们的用户可以从更为细致的层面探索所艺术作品。
从 2011 年开始,Google Arts & Culture 已经把 1700 多家博物馆 “搬到” 了线上。在中国,Google Arts & Culture 有了 29 个合作伙伴,比如故宫博物院、中国丝绸博物馆、龙美术馆等。
Google Arts & Culture 的应用程序可以在 PC、iOS 和 Android 平台免费获取。但众所周知, Google 目前在国内市场提供服务的应用仅仅只有 Google 翻译和 Google 文件极客。因此,在 Google Arts & Culture 正式向中国用户提供服务之前,想要访问的话就要多学习技能,否则就保持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