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功能泛滥,社恐们的精神角落正在消失……
多抓鱼,可以说是社恐们的精神角落。
多抓鱼最近上线了一个功能,书籍卖出后,用户会被告知买家信息,买卖双方可以进行联系,而这个功能遭到用户的强烈反对。
为此,多抓鱼搞了一届 “精神股东大会” 收集用户意见,其中一条高点赞数的建议是:多抓鱼,我是社恐(社交恐惧症),你不要搞社交啊!
不社交的二手书平台
多抓鱼是 2017 年 5 月上线的二手书交易平台,品牌形象为一只抓鱼的猫,通过微信公众号及其小程序提供二手书买卖服务。
截止至今年 3 月,多抓鱼公众号已有超过 30 万用户,累计卖出超过 20 万本书。虽不能与卖新书的巨头网络书商比较,但已是国内二手书流通的成功例子,被看好能成为 “中国版” 的 BOOKOFF(日本二手书零售店)。
一年内走红,这只猫有什么独特魅力?
与闲鱼、孔夫子旧书网不同,多抓鱼采用 C2B2C 模式运营。
多抓鱼从卖家那里接收书籍,估价后支付费用,平台统一对书籍进行消毒、翻新,最终上架卖出。整个交易过程,二手书买卖双方不需要亲自讨价还价,多抓鱼充当了 “中间商” 和繁琐事务处理员。
微博读物博主 @照影的阳光 道出喜欢多抓鱼的主要原因是不用社交:
不要做社交不要社交,为什么我用多抓鱼卖书而不用孔网,也不在微博朋友圈出,就是因为不用和任何人说话就能完成啊!
这种运营方式下,书籍流通较快,交易效率较高,而且对社恐人士非常友好。难怪在短短时间,多抓鱼就在纸质书爱好者中流行开来。
察觉到多抓鱼 “隐隐约约” 想打造社交平台,不少用户表达了抗拒,他们的做法是匿名交易。无论是买书还是卖书,都保持匿名,不透露个人信息,拒绝作不必要的交流。
用户视其为社恐的精神角落,“不社交” 曾是多抓鱼的优势,而它可能会选择放弃这个优势。这个渐渐有了名气,有了用户积累的二手书平台,愿不愿意继续为社恐提供避难场所?
互联网产品 “沉迷” 社交
曾经对社恐如此友好的多抓鱼,都不能免俗,滋生了 “社交意图”。互联网产品的社交功能有多泛滥,以至于社恐们如此坚决地维护一个二手书交易平台的沉默?
千变万化的互联网产品,实际还围绕着 “流量” 争夺。打开了社交的大门,等于打开了满满的赚钱机会。
做好了社交的腾讯要凭借优势,做支付、小程序和微店。做好了交易平台的阿里,也不愿意用户买完即走,在社交上屡败屡战仍然坚持梦想。
社交功能意在打造关系链,获得更多的用户,做更大的生意。
▲ 连咖啡 “社交裂变”. 图片来自:联商网
交易平台建立社交,留存用户,提升复购率,也希望通过社交裂变,把用户的社交好友圈进来。如,以微信公众号为入口的咖啡外送平台连咖啡,通过好友邀请和红包分享等社交拉新方式,成功获得了不错的推广效果。
不管用户愿不愿意,社交正如瘟疫般蔓延。
衣食住行各个领域的应用社交 “中毒” 后,用户的私人爱好也变得公开化。
以网易云音乐为首的音乐播放器,自从开发了好友关注、歌单分享和歌曲评论功能以后,俨然成为了社交论坛。
▲ 网易云音乐乐评专列.
音乐爱情电影里,主人公互相分享播放器列表变得不再浪漫。只要下载一个 App,互相关注一下,随时随地可以分享歌单,还可以通过小程序实时 “窥屏”好友在听什么歌。至于爱情故事写手,在所有热门歌曲评论里都能找到。
读书不晒书,等于没读书,大概是网易蜗牛读书、晒书房、微信读书等读书 App 开发者信奉的真理,或者说他们希望这就是用户的诉求。
关注读物博主,晒书单,分享书评,与微信好友比较阅读时长。“社交 + 阅读” 模式下,用户在享受书籍资源的同时,也放弃了保持神秘的权利。
▲ 微信读书好友排行榜. 图片来自:知乎
即使 “假装” 社恐只是这个世界的极少数,大部分人还是社交能力正常,无孔不入的社交仍然让人不适。
最近因 “社交属性” 而成为众矢之的,除了开发司机和乘客社交评价的滴滴打车,还有美团旗下的大众点评。用户使用微信账号登陆大众点评,社交关系会自动同步,用户去过的餐厅、景点、酒店等信息会自动分享给好友。
▲ 航旅纵横通过 “选座” 做社交. 图片来自:新浪
航旅类 App 航旅纵横也推出了 “虚拟客舱功能”,用户通过选座功能可以查看其它乘客的 “个人主页”,里面包含了乘客的职业信息、个人标签、历史飞行地点及频率,查看完还可以 “私聊” 该乘客。通过 “选座” 做社交,暴露用户个人信息,航旅纵横此举引起用户的极大不满。
▲ 社交功能替代私家侦探.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交通出行 App 要做陌生人交友,大众点评要替代 “私家侦探”,不知道两类应用会不会打起来呢?美团打车突围的重点,难道是综合两者的功能?
用户没有选择功能的自由,就会行使卸载应用的权利。可惜互联网上没有秘密,不黑的乌鸦恐怕稀有。
社恐的精神角落正消失
把多抓鱼当成精神角落的社恐,到底是一群什么人?
网络上自称 “社恐” 的人,当然不是真的患上任何社交场合都感到强烈恐惧的精神疾病。“社恐” 的词义从一种严重疾病迁移为一种自嘈、一种生活态度,与 “肥宅”文化相似。
▲ 集体社交恐惧症国家芬兰造出了诺基亚. 图片来自:知乎
社恐们在微博热烈讨论的 “最高兴的瞬间”:
当一件事情可以线上解决的时候。
对方主动取消了你一直想找借口取消的约会。
每次可以避免打电话的时候都很高兴。
……
从社恐的最高兴瞬间,可以窥见他们的行动准则:喜欢待在家,享受独处,能打字不语音,能线上不线下。
▲ 社恐在各自的家里,团结起来!. 图片来自:@单向街图书馆
在这个丰富多元的时代,如果还认为擅长社交、喜欢社交才是主流,社恐人士都是 loser,就太 “不识时务” 了。生长在网络时代的一代,或多或少都会有点 “社恐”。
发达的互联网催生了社恐文化,为社恐提供自由多样的生活方式,但社交 “中毒” 的互联网,却对社恐渐生杀意。
▲《非典型孤独》. 图片来自:澎湃新闻
社恐的一部分病因是社交疲惫。每个互联网产品都希望做社交,而人们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社交。
在微信朋友圈 “装死”,在微博 “蹦迪”,是不是很多人的状态?即使同样是社交账号,人们也会表现出两种社交风格。
在朋友圈里面对三姑六婆,你是新时代的好青年,而和微博上的网友甲乙丙丁玩耍,你又是丧到极点的文青。在越贴近现实的社交中,我们越不愿意展露个人化的一面,这是再正常不过的自我保护。
▲ 我社恐,请不要和我说话. 图片来自:豆瓣
社交应用在给我们带来沟通便利的同时,也让给人社交 “负担”,最可怕的是,现实社交与虚拟社交渐渐分不出边界,社会人际关系要求我们承受这种 “负担”。
试试在微信朋友圈屏蔽父母、亲戚和同事一个星期,放弃经营你的虚拟社交形象。一个星期后,你的生活可能风平浪静,也可能分崩离析。
罹患社恐的年轻人们,他们对现实最大的反抗,不过是下班屏蔽工作群,关闭朋友圈,拒绝现实社交和互联网社交的双重夹击。
心理上的不适程度因人而异,但不合理加入 “社交” 的应用越来越多,能被关注到的只是冰山一角,不仅是社恐,互联网上的所有人都在悄悄地 “被社交” 了。
题图来源:Teen Vog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