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上抽烟那些事儿
7 月 10 日发生的国航航班急降事件,让飞机驾驶员吸烟这一曾多次在网上引起质疑的现象,首次浮现在公众面前。
飞机上不能抽烟,似乎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直到国航副驶吸烟导致航班急降事件发生,我们才发现原来在禁烟这件事上,驾驶舱和客舱是实行的是 “一机两制”。
国航事件前因后果
7 月 10 日,国航由香港飞往大连的 CA106 航班,在飞行过程中实施紧急下降,客舱氧气面罩脱落,随后又重新上升高度,恢复正常飞行。
7 月 13 日,民航局公布调查结果,事情的起因为副驾驶吸电子烟,为防止烟雾进入客舱,想关闭循环风扇却误关了空调组件,导致客舱出现缺氧。
当天国航公布处理结果,对涉事机组作出停止飞行资格、并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处理。
7 月 17 日,民航局通报了对国航 CA106 航班的处罚决定:削减国航总部 737 总飞行量的 10% 航班量,吊销飞行员(包括航班机长和副驾驶)执照。
对于处理结果,有的人觉得大快人心:驾驶员拿乘客生命开玩笑,惩罚是应该的。但实际上,无论是国航还是驾驶员,在这起事件中都是输家。驾驶员丢掉人人羡慕的高薪工作,航空公司多年的培养心血和资金投入也打了水漂。
这件事也引起了公众对于驾驶员能不能在飞行期间吸烟的好奇:原来飞机飞行期间,驾驶员是可以抽烟的?
曾几何时,在飞机上吸烟是再稀松平常不过的事
虽然如今绝大部分飞机的客舱都是全程禁烟,但回到几十年前,在飞机上抽烟就跟喝水、吃饭一样平常。
▲ 图片来自:Live and Let’s Fly
著名学者葛剑雄曾在文章中描述过 80 年代乘飞机的情形:每个座位扶手上设置盛放烟灰的暗格,飞机上偶尔会发放五支装的小盒香烟作为点心,换登机牌时工作人员还会询问是否吸烟。
翻看一些历史老照片,我们也能看到上流人士们在客舱内吞云吐雾的画面,就连空姐们都叼着香烟大方拍照。
▲ 图片来自:The Points Guy
▲ 图片来自网络
总之,在早期的民航史上,由于安全意识淡薄,大多数人连好安全带的提示都当作耳旁风,更别说禁烟了,无论是航司还是乘客都不觉得机上吸烟有何不妥。
如今的飞行安全标准之所以如此苛刻,可以说是伴随着血淋淋的教训。
惨案,一再发生
因吸烟引发的空难,在民航史上最为严重的是里约格朗德航空 820 号班机空难。
▲ 图片出处详见左下角水印
1973 年 7 月 11 日,巴西里约格朗德航空一架从里约热内卢飞往巴黎的航班,由于乘客将未熄灭的烟头扔进厕所垃圾桶引发火灾,飞机在巴黎奥利机场紧急降落,但弥漫在机舱内的烟雾造成 123 人死亡(也有资料说是 128 人)。
到了 80 年代,国际上不少航司都已经开始禁烟,但国内还是比较宽松,所以有不少日本烟民为了在旅途避免烟瘾发作会选择搭乘中国航班(详见葛剑雄文章 《35 年前乘飞机的窘事》)。
国内民航业真正意识到机上吸烟的安全隐患,还要从 1982 年一场空难说起。
▲ 图片来自:Wikipedia
1982 年 12 月 24 日,中国民航 2311 号班机在即将抵达广州白云机场时,一名乘客不小心把未熄灭的烟头掉在座椅滑轨与机舱内壁间的缝隙中,导致烟雾四起,飞机在紧急降落后,机舱内烟雾转为明火,最终导致 25 乘客因未来得及逃生而丧生,另有 33 名乘客受伤。
2311 号班机空难的第二年,民航局出台了国内航班禁烟的规定,不过一直到 1993 年,禁烟令在才逐步在国际航班上推行。
在飞机上抽烟除了威胁到飞行安全外,对不抽烟的乘客也是一种危害,民航史上也还曾发生过这样一起悲剧。1998 年,一名叫汉森的乘客在乘坐奥林匹克航空时,由于他对二手烟过敏,而飞机上的吸烟区和非吸烟区没有分隔开,在数次要求更换座位未果后,最终因过敏反应死亡。汉森的家人打了近 6 年官司,事情最后以法院判定航司赔偿 70 万美元告终。
对乘客禁烟,但驾驶员有抽烟 “特权”
随着人们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加上吸烟产生的焦油和尼古丁经常造成飞机排气活门堵塞,机上禁烟逐渐成了国际通用做法,但其中少不了烟草公司与航司之间和利益博弈。
美国航管局(CAB)曾在 1977 年投票通过商业航班禁烟令,但在 1984 年却又解禁,时任局长的 Dan McKinnon 话里有话:“我认为不吸烟者有权利,但禁烟的可行性与现实情况之间涉及到市场冲突。”
▲ 图片来自:aeronewstv
尽管如此,在安全问题下,禁烟还是成了不可阻挡的潮流。1988 年,美国从两小时以内的国内航班开始禁烟,随后于 1990 年扩展至 6 小时以内的国内航班,2000 年以后,国内和国际航班已全部实施禁烟,其他国家纷纷效仿,但以雪茄出名的古巴应该是在这件事上最顽固的国家,一直坚持到 2014 年才宣布国际航班禁烟。
机舱内保持无烟环境,不抽烟的乘客自然是拍手叫好,但对于抽烟的人,尤其烟不离手的老烟民而言,几小时甚至长达十几小时无法碰烟,个中滋味真是一言难尽,并不是我们觉得 “忍一忍” 就好了。但至少作为乘客,犯烟瘾时难受也好,精神不振也罢,并无伤大雅,倘若是一个有抽烟习惯的驾驶员,情况就不一样了。为了避免飞机驾驶员因长时间无法抽烟而影响注意力,出现情绪波动等戒断症状,长期以来,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其他国家,包括我国,驾驶员抽烟都是被允许的。
▲ 图片来自:Ozy
在中国民航局去年 9 月颁布的《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之前,驾驶舱内抽烟并不属于禁止行为。虽然新规中确规定民航飞机全机舱禁烟,但由于有两年缓冲期,很多航司仍没有严格执行。
对机组人员在机上吸烟的讨论在网上屡见不鲜,其中以东航最为常见,摩洛哥皇家航空公司和阿尔及利亚航空也曾被曝出类似情况,不过相信经此一事,国内的航司应该都会全面禁烟了。
另一方面,一些航司在驾驶员招聘中也会对吸烟习惯有要求,比如阿拉斯加航空公司就拒绝雇用吸烟者,这也让驾驶员抽烟的现象有所减少。
而驾驶员因在机上抽烟受到处罚的,在国际上也有过先例。2017 年 9 月,印度亚航的一名机长就因在机上抽烟被印度监管机构暂停飞行许可证三个月,这是九年来印度第一起因此类行为被停飞的案例。
抽烟不行,但这些事可以做
俗话说,“烟酒不分家”,飞机上不能抽烟,但对喝酒并无限制。大概是因为酒精有助于睡眠,大部分国际航班上都提供免费酒水,浪漫如法航还向所有舱位乘客免费供应香槟,而国内航班通常也有啤酒提供,所以在飞机上小酌一杯是可行的。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受压力和湿度影响,你在万米高空喝到的葡萄酒或啤酒,口感可能跟平时会不太一样。
▲ 图片来自:One Mile at a Time
打火机是另一件与香烟有关的东西,在我们印象中,这也是禁止登机的物品之一,但这只是国内机场给人的印象。你可能不会相信,在不少地方打火机是被允许带上飞机的,远的不说,香港民航处就明确规定每名乘客可携带一只打火机,包括电子打火机,机场内也有相应提示,连火柴也可以带上飞机(每人最多一盒)。
至于电子烟,由于其电池存在起火风险,通常都是不能托运的,能不能随身携带,各地的规定有所不同。美国在 2015 年将电子烟列入禁止登机物品行列,而在香港则是被允许的。内地暂时未有明确规定,根据网友们的反馈,电子烟大部分时候是能通过安检的。
另一件与禁烟相矛盾的物品就是烟灰盒了。在飞机上用过洗手间的人应该会注意到,厕所门上会有醒目的标识提醒烟灰盒所在处。这是民航局在 《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的明确规定,且要求 “每个厕所靠座舱的一侧能容易地看到该烟灰盒”,目的是避免有乘客偷偷在洗手间吸烟,又将烟头乱丢导致舱内起火而采取的预防措施。毕竟我们前面提到的第一起空难,就乘客将烟头随手扔进厕所的垃圾桶造成的。
如果是在国外一些老式的飞机上,或许还能看到座椅扶手上也设置了烟灰盒。既然不能保证每名乘客都遵守安全准则,那么至少也要将起火的风险降至最低。
从这些措施来看,飞行安全标准其实是非常严苛的,因此,我们也不必因为近期发生的一些飞行事件而对乘机的安全性产生不信任,到目前为止,飞机仍然是最为安全可靠的交通方式。
题图来自:Live and Let’s F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