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 发布 Jovi 物联,要实现正被畅想的万物互联世界
也许你也有过这样的体验:家里买了四件不同品牌的智能家居产品,分别是智能的灯、空调、冰箱和洗衣机,为了可以更好地使用它们,于是手机上多了 4 个新的 App,还专门在手机桌面上建了一个智能家居 App 的集合。
现在这种烦人的情况可能要被改变了。9 月 6 日,vivo 在北京的 X23 新品发布会上,首次对外发布 vivo IoT 战略并正式推出「Jovi 物联」。
拥有超大广角镜头和光感美学渐变设计,并且各项性能都有提升的 X23,固然是用户的焦点,但一同发布的「Jovi 物联」则显示出了 vivo 以手机为中心的行业野心:vivo 希望能够联合众多合作伙伴,通过统一的技术标准,让智能设备能够无缝联结起来,为消费者创造便捷的智慧生活体验。
IoT 开放生态联盟,不仅是连接设备
手机是人们最常使用的智能产品,也是真正的流量入口终端。因此这一类设备最有可能成为 IoT 尤其是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
但 IoT 行业里,却有着两个不得不提的痛点。
第一个是智能设备厂商需要为各种各样封闭、私有的生态去做适配,浪费了大量的开发资源。第二个是消费者买回的智能设备并不能互相联结,在每个不同的产品或者生态上,需要使用特定的 App,体验太过烦杂。
就目前而言,IoT 产业被分割成支零破碎的众多小生态,让众多的开发者无所适从,也让消费者望而却步。
要将不同品牌的智能设备厂商拉到一起,并以互惠互利的方式形成共识,制定标准,对于想要作为 IoT 平台的 vivo 而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vivo 智能互联战略的发布会上,我们看到包括美的、TCL、大华乐橙、极米科技等十多家业内知名品牌,已经成为 vivo 万物互联的合作伙伴。同时「Jovi 物联」这个 app 将在 9 月 30 日开放下载。
而这距离 7 月初的 IoT 开放生态联盟第一届第一次全体成员大会,才刚刚过去两个月。当时的会议上,vivo 与合作伙伴共同决定,为消费者提供完整的、便捷的、智慧的、安全的智能家居体验,为联盟伙伴提供开放、低成本、公平的跨设备厂商互联解决方案,建立一个全开放的智慧生态体系。
联盟的具体行动包括:
- 采用即点即用的插件系统作为解决方案
- 与设备厂商共同实现控制与互联
- 统一入口以接入所有智能设备
- 保持自有账号系统及设备数据
- 保持厂商品牌露出,不改变硬件芯片 / 模组及自有协议
- 搭建云平台 1.0,上线智能场景
- 建设 IoT App 商场等
对于智能家居厂商而言,他们只需要做一次适配,就能够被联盟中的所有手机厂商兼容。他们还可以通过手机的内置 IoT App 带来用户覆盖,实现提升设备激活,获取更多的曝光以及新用户。
对于用户而言,买回来的智能设备,能够使用同一个 App 控制,同一个品类的产品能够使用同样的交互,那么产品的体验会变得更加便捷和省心。
在此看来,厂商和消费者的痛点,都可以得到解决。
vivo 作为手机厂商,缺乏核心的交互设备,做智能家居并非他们的强项。但作为跟消费者连接最紧密的终端设备厂商,如果不能给用户提供良好的体验,可以说是一种体验的缺陷。
因此 vivo 有责任也有义务,凭借自身所拥有流量以及入口,为智能设备之间的连接、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连接清障。
今年 Q2 的出货量显示,vivo 和 OPPO 的出货量共计约为 41%。但他们最大的优势在于「开放」,其次才是用户基数大。而这个基数不仅仅是手机厂商,应该是联盟中众多品牌的用户量。
IoT 开放生态联盟,可以说是在将多方的优势整合,为手机厂商、智能设备厂商和消费者提供联结并创造价值。
vivo 对物联网的理解,超乎我们的想象
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的概念已经被提出近 30 年,但这个产业的现状依然难以让人满意。
即使带有「智能」称号的产品层出不穷,消费者的生活场景里陆续进驻各种不同的智能硬件产品,布局 IoT 业务的企业也已经迫不及待地公布自己的硬件销售收入…… 但事实上,这些碎片化的智能产品「物」,并没有真正联结形成一个「网」。
为一个烤箱开发一个 App,这不是物联网。那些只是作为功能存在的所谓智能剃须刀、智能酒瓶和智能比基尼,不是真正的物联网。
1991 年最早提出物联网 IoT 概念的凯文 · 阿什顿曾经这样说道,他并不认为这些产品真正理解物联网。
▲ 腾讯视频
然而在「Jovi 物联」以及发布会上那条 vivo 对未来物联世界畅想的短片中,我们发现,vivo 对人工智能以及 IoT 的理解,充满了让人兴奋的想象力,也让人甚为向往。
vivo 做的是一个连接角色。表面上,vivo 和合作伙伴通过达成共识,让消费者买回来的智能灯在所有控制中心,也就是手机上,体验是平滑一致的。
本质上,IoT 是对现实生活的数字化,因此 vivo 是在将人与现实中的数字世界连接起来。
物联网没有大规模发展,原因除了是生态的封闭和碎片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一个新的交互方式,或者是没有一个新的串联能力。
在目前智能灯的使用场景是这样的:睡觉前要关灯了,拿出手机打开厂商的 App,点击屏幕上相应的按钮。
这样的操作,并没有比起床按一下墙上的物理按钮简洁,顶多是天气冷的时候不用跑出被窝。事实上,这种把控制智能设备的遥控器换成手机的操作,这并不是真正的互联。
真正的互联,需要实现场景联动。应当如 vivo 畅想 IoT 未来场景的短片结尾处所展示:女主角对 Jovi 说了一声「晚安」,然后房间的灯暗了下来。
短片结束,我们可以想象得到:Jovi 会让空调自动变成睡眠模式,按照用户睡前习惯播放白噪音或者冥想音乐,同时把明早的闹钟也设定,拉开窗帘的装置也被设定启动时间。
在这些场景联动中,人工智能就是将设备和场景真正联结起来的能力,其本质是「数据 + 场景 + 服务」的联动。因此,在 vivo 万物互联生态里,Jovi 是连接的控制核心。
如此看来,vivo 早在发布 vivo NEX 和 人工智能助手 Jovi 的时候,就已经理解了人工智能对未来影响的本质,当时就有了布局 IoT 的野心。
人工智能的技术依然在快速发展,这个生态正在做着技术储备、产业和服务输出,这些正是物联网爆发前夜的工作。
Jovi 将会逐渐学习为用户找到与其最合适的服务,因此用户与设备、厂商之间连接也会越发紧密,并且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产生更多新的连接。
人工智能会为用户带来高效率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为智能设备厂商带来高转化率和设备激活率,这都会让 vivo 成为生态和平台。
这也蕴藏这 vivo 在这个开放生态中的商业逻辑和业务规划,毕竟 vivo 对外表示:我们构建这样一个开放的联盟,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的竞争壁垒。
连接万物,都是为了更懂「你」
让设备无缝连接只是一个方法,更好地生活体验才是目标。
全球的主流运营商已经开始测试 5G 网络,这一项技术将让智能设备之间的传感器更加顺畅地进行数据传输。当现实世界被传感器覆盖,我们手握连接这些传感器的智能控制中心,真正万物互联的时代也在逼近了。
在我看来,vivo 的 IoT 布局,是在整合自身和智能家居厂商优势的同时,利用 Jovi 人工智能对现实生活进行数字化。这个万物互联的开放生态,将为用户建立起便捷高效的未来生活,在商业上也充满想象力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