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开启全程录音功能,真的能让悲剧不再重演吗?
前天是滴滴深夜停运的第一夜,结果打车难的问题立刻涌现,用户重新回到了出租车坐地起价,黑车横行的过去,如果滴滴停运的时间再长一些,说不定呼吁滴滴回归的呼声将会盖过对其安全问题的质疑。
滴滴这次安全整改的力度确实不小,但也是不得而为之,其中在网约车业务中试运行全程录音的功能又引发了争议,牺牲用户的隐私真的能换来更安全的乘车环境吗?
根据滴滴的整改方案,9 月 8 日起,在加密保存数据、保障司乘隐私的前提下,在网约车业务中 (快车、优享、专车等) 试运营全程录音功能。
▲图片来自:见水印
在新版的滴滴 App 中,乘客首次发单呼叫前,安全中心会弹出「请授权录音安全保护」的提示,只有授权后才能使用滴滴出行服务。
这也就是说用户不授权录音将无法正常使用滴滴打车,虽然已经告知用户,但实际上用户并没有选择的余地,要么被录音,要么就别用滴滴。
至于录音的采集会由司机端完成,用户授权后,每次行程中车主端会开启录音。车主也同样没有选择是否开启的权利,「行程录音功能就直接上线了,平台也没有和我们说,司机也没有权限。」一位滴滴快车司机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说。
虽然滴滴录音功能出发点是为了保障用户的安全,但上线第一天就有用户感到隐私被侵犯,一位用户李小姐表示:
那以后就不能在车上聊工作和生活的话题了吗? 感觉司机和乘客都被监控了。
对此滴滴的处理办法是,如果行程中无差评、无投诉,则已经上传的录音会在滴滴的安全加密平台上留存 7 天后自动删除。如有差评或投诉,保存 16 天。如是涉及投诉、甚至是诉讼,会保留到工单处理结束、或者诉讼结束后再删除。
滴滴表示,对于录音音频,司机和乘客都不能单方面调用。只有当行程出现投诉、差评、司乘判责纠纷时,在乘客授权后,滴滴平台工作人员才会调用行程中的录音。而警方和司法机关也需要出具相关法律法规文件才能调用录音。
且不论这种隐私保护措施是否能被严格执行,滴滴确实公开而且强制地收集了用户在使用滴滴打车服务时隐私数据,至于这些数据被用在何处,是否会泄露,目前还没有一个第三方机构能监管,全靠滴滴自觉。
有律师认为,虽然此举能为司乘纠纷及投诉保留证据,但涉及到个人隐私,应该由司机或乘客主动选择开启。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录音功能可选择开启,那么大部分人都不会选择开启,这个功能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了。
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让人想起 Facebook 不久前一项新功能, Facebook 针对「色情复仇」开发了一套新系统,呼吁用户裸照主动上传到 Facebook,当别的账号试图在 Facebook 和 Instagram 上传同一张照片时,系统就能识别出来并禁止其上传,以此防止用户的裸照被人散播到网上。
▲图片来自:Renegade Tribune
无论是 Facebook 还是滴滴,为了解决平台上一直难以根治的问题,都选择了让用户主动牺牲隐私的解决方法,其实都是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做法,而滴滴没有给予用户选择权的设置,会在隐私安全问题上埋下不少隐患。
前段时间今日头条等应用通过麦克风偷录用户隐私等未经证实的传言都曾引发用户担忧,而在滴滴专车快车等密闭空间内,面对每年几十亿的订单,一旦录音数据保管不慎可能就会出现「滴滴录音门」这样的负面消息。
此外,不考虑隐私问题,录音功能对于乘车安全的作用有多大也尚待商榷。一方面,录音功能只能在最新版的滴滴 App 上使用,只要用户或者司机不更新依旧无法启用。另一方面,录音功能确实能为事后的纠纷保留证据,但面对像乐清女孩顺风车遇害案中这样不顾后果恶意作案的司机,恐怕还不足以起到震慑作用。
▲图片来自:第一财经周刊
这需要滴滴对司机车辆的审查都更加严格,这方面的问题也体现在了滴滴这次整改方案中,但这意味着滴滴可能要主动舍弃很大一部分收入。就在 3 个月前,滴滴也曾宣布过一次大整改,结果却令人失望。
滴滴要在中国运营下去,甚至撑起自己希望的 700-800 亿美元估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网约车的市场需求也确实庞大,从滴滴停运一夜就造成打车难就可见一斑,但希望滴滴不要因为目前几乎垄断的市场份额就有恃无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