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台风「山竹」来了又走,但谣言年年都有

生活

2018-09-17 09:43

9 月 16 日下午 5 点,强台风「山竹」登陆广东江门,中心附近风力达到 14 级。

▲ 图片来自 @中国气象局

在那之前,「山竹」掠过菲律宾,也给香港、深圳和珠海等城市带来一地狼狈。香港挂起了 10 号风球,澳门赌场历史上第一次歇业,而广东早早发布台风红色预警信号,进入全城「停摆」状态。

▲  千苍百孔的香港

忙着监测和抢修的政府机构万万没想到,早在「山竹」刮到之前,谣言已经抢先登陆。14 点 28 分,@中国气象局 一口气发布了辟谣四连:

所谓 NASA 宇航员拍到的「世纪最强太平洋恶魔风暴」并不是「山竹」,而是吹袭美国的飓风佛罗伦斯。

传闻的「山竹」时速堪比高铁,但它在经过菲律宾山脉削弱后已经减速,登陆我国时风速约为 162km/h,连动车都赶不上。

这个形状饱满的山竹,实际上,是在 2010 年拍摄的台风玛瑙基础上 p 的。

至于能抵御 16 级台风的港珠澳大桥,应付被削弱的「山竹」绰绰有余。

为谣言而忙活的还不只是中国气象局。这一整天,广东电网对多地全市停电的消息进行澄清,而深圳市水务集团、住建局、深圳网警、腾讯和中国平安轮流发出辟谣:

深圳全市停水停电是假的,华强北户外广告砸死人是东莞事件,平安金融大厦和腾讯大楼并没有外墙脱落,而发生塔吊倒塌的地方实际上在香港……

▲ 图片来自 @腾讯张军

而在太平洋的另一侧,正受飓风佛罗伦斯影响的美国,也因谣言而焦头烂额。

有人称鲨鱼随着洪水游到了受灾现场,吓得人心惶惶。而更过分的是,有人对受灾居民进行保险诈骗,称可以临时受保,将会赔偿因洪水而遭受的损失;但实际上,保险购买后最快也要 30 天才生效。

▲ 图片来自 《华尔街日报》

负责减灾救灾的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于是直接开设了专门的辟谣页面

每次遇上灾害都谣言四起,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都是恐惧惹的祸

在灾难面前,大部分人的情绪反应都是相似的:疑惑(想搞清楚原因),焦虑(想知道事态进展)或恐惧(担心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而罗切斯特理工学院的心理学教授 Nicholas DiFonzo 认为,谣言的诞生和传播正是得益于这些人类情绪。

恐惧会滋生谣言。正是为了抑制恐惧,人们传播谣言。

DiFonzo 教授解释称,人们会通过传播信息来化解恐惧和未知。先不论信息本身荒诞与否,传播的动作也让人觉得好像知道了事情真相,从而抚平内心的不安。而一个群体的集体焦虑越严重,就越容易谣言四起。

▲ 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作品《呐喊》

但恐惧没有让我们「饥不择食」。美国学者 Cass Sunstein 在《谣言》一书中写说,人们是否相信一则谣言,取决于他们原本就有的想法。

以 911 事件为例,当时有谣言称恐怖分子将炭疽杆菌注入了美国 1/5 的百事可乐。这样的谣言之所以被信以为真并得到传播,一方面是因为人们感到恐惧,而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早有预设,认为恐怖分子丧心病狂,没什么是不敢做的。

拿准了人们的恐惧和心理预设,「山竹」的谣言传播也是同理。

▲ 911 事件经典照片《The Falling Man》

有的时候,谣言传播者是没有恶意的,他们甚至是出于好意。跟你分享狂风中被吹得东歪西倒的树,窗户玻璃脱落的高楼大厦,或是全市停电停水的消息,也是想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对信息进行甄别。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研究人员 Jun Zhuang 和 Bairong Wang,最近就 2012 年的飓风桑迪和 2013 年的波士顿马拉松爆炸事件,挑选了两个谣言,对它们在 Twitter 的传播路径进行了分析

他们发现,参与传播的 Twitter 用户中,接近 90% 是不假思索地直接转发或点赞,对谣言存疑甚至尝试考究来源的只占不到 10%。从众心理容易让人一拥而上,而趋于沉默的少数派最终沦为「沉默的螺旋」。

▲ 图片来自 Mashable

社交媒体的兴起也成了另一位「帮凶」。不管是广场模式的微博,还是以熟人社交为主的微信,都有着分分钟数以百万计的传播量,谣言蔓延的速度大大加剧。

一个谣言重复多了,就很容易信以为真了。

打破界限的互联网工具

2018 年 3 月,美国国土安全部就如何应对灾难状况下社交媒体上的谣言,做了一番研究。在研究中,他们认为谣言的成因有 4 种:单纯的错误信息、不充分的官方信息、别有居心的人和过时信息。

而今天互联网的发展,打破了不少信息的获取界限。

以中国气象局和广东供电为例的政府机构,依靠微博、微信甚至是直播渠道来公布各种监测信息。除了承担报道责任的媒体,普通市民也主动将狂风暴雨的第一线现场传播出去。而「山竹」的实时路径,更是可以很方便地通过 app 或小程序查看。

比如 Living Earth app,可以让你以 NASA 宇航员的视角看清台风的模样:

▲ 图自 AppAdvice

Windy.com,除了及时追踪台风的位置和路径,还可以上天下地,看实时的雷电、云层和海浪天气状况:

▲ 图片来自 Windy.com

而「台风路径」、「台风查询」等小程序,这两天也偶尔出现在广东朋友的朋友圈里:

▲ 小程序「台风路径」(左)&「台风查询」(右)

与其一惊一乍成为谣言传播者,倒不如学会主动获取可靠的信息,对来源不明的消息留个心眼。

截止 9 月 17 日 0 时,台风「山竹」继续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渐渐变弱,广州也已经有条件复产复市。而据央视新闻报道,「山竹」导致广东省 2 人死亡,澳门共 15 人受伤。

希望下一年再战,无辜生命的逝去和谣言乱象都会再少一些。

题图来自 hk01.com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