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控诉:触摸屏有什么大不了?
by Jeremy Kessel Akanekou 译
iPhone 面市一年半来,给移动世界带给了巨大的震动。触摸屏和为之优化的 UI 前景灿烂,而且它们的结合无疑是相当成功的,iPhone 迅速占领了智能手机市场最大的份额。
其他的主要手机厂商紧随其后 (现在电脑厂商也参与进来了),疯狂般地争相推出各自的触摸屏手机。为什么?
PCMag 的 Sacha Segan 对这个最新热潮有很多不满。在他最近“ 为什么我厌恶触摸屏”中,他这样写道:
触摸屏实际上是没有触摸感觉的屏,我们能接受这种不自然的幻觉,是因为现在的计算机界面到处都是这类虚拟的指代和不自然的错觉。
人类是善用工具的动物,我们要通过实实在在存在的物体与外界互动。
但当你按下 iPhone 的屏幕按钮,你感觉不到任何东西,按每个按钮都是一样的:没感觉。你完全不费力气—— 正是因为你不是真的去举起重物,所以你会觉得自己举几吨重的东西都没问题。但是,你其实是放弃了一种真正的感官感觉。
但这样的讨论就和所有的事物一样,有多面性。另一方面,触摸屏已经具有压倒性的发展趋势 (甚至在电影 High School Musical 中都频烦出现),制造商一窝蜂地发售甚至还不成熟的触摸设备。仅仅因为它们有触摸屏,完全不是因为这些设备已经功能很强或性价比高了。
以全世界最受喜爱的触控产品——iPhone 为例,几百万科技癖怎么能忍受一个连基本剪切粘贴功能都没有的 iPhone,还用它在外面的时候替代电脑?答案是:他们不能。他们只是有意忽略了 iPhone 的缺点,因为 iPhone 除此之外的(多点触控带来的)“ 用户体验” 让人很爽。
为何不让用户决定什么功能有用什么没用?仅仅因为触摸屏并不能代替鼠标/键盘所能完成的所有操作和任意事项,它就是失败的?当然不是。用户最终想要的是能让生活更便利快捷的科技,如果 iPhone/G1 或者其他触摸屏设备能做到这一点,当然很好,如果不能,买个 BlackBerry Bold 或者其他有轨迹球的全键盘手机算了,或者闭上你抱怨的嘴巴,把笨重的电脑走哪带哪就得了。
我同意 Sasha 所说的触摸屏不是终极解决方案,但也不是说触摸屏在电子设备领域就一点地位都没有。电子玩意就是成年人的漂亮玩具而已,就跟我小时候选择玩星球大战而不是特种部队的模型兵人,它并不意味着特种部队的对其他孩子价值就不大 (不过,特种部队从来都没这么酷)。
创新、竞争,尤其是研发方面反复的试错,是一项技术获得成功的最重要元素。把所有鸡蛋放到一个篮子 (不管它是触摸屏、提供嗅觉体验的电影还是其他可能的风尚) 里不是个好主意,但也不是说这些技术在针对特定用户的特定的应用中就不能不会成功。
Jin Morrison 的歌说得再好不过了:
Come on, come on, come on, come on now
Touch me, babe!
Can’t you see that I am not afra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