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漫威失去斯坦·李,江湖再无金庸,为什么最近去世的名人特别多?

文娱

2018-11-13 18:01

一觉醒来,漫威之父斯坦·李(Stan Lee)去世的消息已经在微博和朋友圈刷屏。

尽管老爷子年事已高,但这个消息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太过突然,毕竟前几天在电影院里还能看到斯坦·李在《毒液》中遛狗呢。

斯坦·李 创造了钢铁侠、绿巨人、蜘蛛侠和雷神等八成以上漫威知名的超级英雄,是当之无愧的漫威之父。

斯坦·李的去世,不免让人联想到前不久去世的金庸。这两位毫无交集的老爷子,一个描绘了最受欢迎的超级英雄宇宙,一个书写了荡气回肠的武侠江湖,都成为了一代人的美好回忆。

在斯坦·李和金庸之前,近期已经有多位名人相继离世,央视主持人李咏、嘉禾电影创始人邹文怀、「靓绝五台山」的蓝洁瑛……

有媒体曾统计,仅在最近两个月,华人世界里去世的文艺界名人就有 13 位。最近在朋友圈和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充满着缅怀和感伤,而且会重复看到这样的话:

最近怎么了?!这么多名人一下子都走了。

是啊,到底怎么了?为什么名人去世变得越来越频繁,一个个「时代」都急着落幕,这股名人去世潮真的是偶然吗?

为什么名人去世越来越频繁?

虽然我们还沉浸在悲伤中,但去世的名人真的更多了吗?这个问题其实经不起推敲,名人的去世潮更像是流行文化兴起带给我们的错觉,电视电影互联网等流行文化载体的更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以斯坦·李和金庸两位老爷子为例,漫威之父斯坦·李在 1961 创办漫威漫画,在此后十年创造了无数经典超级英雄形象,不过从 1972 年开始就逐渐淡出了创作,斯坦·李带领漫威赶上了美国漫画界的白银时代,但当时漫威的影响力只存在于一个亚文化圈子里。

▲图片来自:Pinterest

斯坦·李缔造的漫威宇宙成为全球热议的话题,无疑是从千禧年后大量漫威改编的超级英雄电影开始的。

多数人对斯坦·李的印象,大概也是每部漫威电影中雷打不动的龙套演员,他是《X 战警》里的热狗摊小贩,《绿巨人》里的保安、《蚁人》里的酒保……

▲斯坦·李在漫威电影中的客串. 图片来自:Reddit

同样是在斯坦·李退下一线创作这一年,金庸完成了最后一部武侠小说《鹿鼎记》的连载。金庸小说在华人世界已经收获了一大批读者,连邓小平睡前都要看几页,但更多人接触到金庸的武侠江湖是从各种改编的影视剧开始。

▲剧版《鹿鼎记》

和菜头在金庸去世后曾发起过一期「你读过金庸小说的小说吗」的问卷调查,有一万多人参与,发现从 70 后到 90 后三代人中,金庸小说读者数量呈下降趋势的。

▲图片来自:槽边往事

虽然这个调查不算严谨,但已经能反映一些现象:凡有井水处皆有「金大侠」的影响力,主要是通过大量改编的影视作品维持的。

可以看到,斯坦·李和金庸基本都在上世纪 70 年代前就完成大部分作品的创作,但受众主要集中在某个亚文化圈,是影视作品将这些亚文化包装成更符合大众审美和趣味的流行文化,真正推向了大众。

以影视媒体为载体的流行文化上世纪 60 年代开始兴起,而在那个年代红起来的名人基本已经年过七旬,慢慢开始有人离世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这只是造成「名人去世潮」的原因之一。

不是更多名人去世了,而是共同回忆中的名人去世了

类似的名人去世潮也曾发生在 2016 年,这一年有英国歌手大卫·鲍伊、拳王阿里、凯瑞·费雪(《星球大战》中饰演莉亚公主一角)等数百位名人去世。

▲ 粉丝悼念大卫·鲍伊

BBC 通过对比 2012-16 年间发布的讣闻数量发现,名人逝世人数的上升趋势非常明显,不过此后几个月去世的名人数量又恢复到和四五年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 2012-2016 年间每年 1-3 月名人死亡数量. 图片来自:BBC

当我们在感叹越来越多名人去世的时候,需要先搞清楚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名人?究竟是我们知道的去世名人多了,还是去世的名人真的多了。

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曾就「名人去世潮」发表过一份数据报告,他们用某人是否能够通过多种语言被报道来定义名人的标准,维基百科语言版本中的语言越多即越有名,比如比如歌手大卫·鲍伊在在维基百科有 104 种语言的介绍。

▲绿色曲线表示有 70 种以上维基百科语言版本的名人过世数

如果把维基百科语言版本超过 70 的人视为超级巨星,那么在 2016 年去世的「超级巨星」共有 16 位,2015 年、2014 年和 2013 年则是 9 人、10 人、14 人,虽然 2016 年是 4 年来最多的一年,但其实和 2013 年相差无几。

根据这份报告,印刷术发明之前名人数量所占全球人口的比例都极小,且变化不大。但随着杂志和报纸等印刷媒体在 17 世纪晚期出现后,名人比例的增长明显增快,电视、电影、广播等媒体的诞生都不同程度加快了增长速度。

还有一个值得留意的数据是,如果依据职业划分来统计 2000 年到 2016 年的去世名人数量。会发现表演艺术家的比例上升明显,从 2000 年的 29% 上涨到 2016 年的 36%。

▲依据职业划分的年过世名人数,黄色代表表演艺术家

回想一下你最近印象深刻的去世名人,有多少人是与影视娱乐圈相关的,对这个问题也大致心中有数了。

我们缅怀「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江湖,唏嘘出道即巅峰的「疯女人」,怀念那个最会砸金蛋的大长脸,但有你是否又知道同样是在今年去世的国学大师饶宗颐、文坛大师刘以鬯、光纤之父高锟,起码后面这几位都没有在社交媒体引起大规模刷屏。

▲ 金庸曾说:「有了饶宗颐,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

这里不是要说谁更值得悼念,而是我们怀念的,更多是伴随大众文化消费品井喷中诞生的名人,背后则是流行文化给几代人塑造的共同回忆。

就像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那份报告的结论,名人的数量,不会受限于传播的方式和范围,而是受限于社会大众的关注度和记忆力。

纵观那些在社交媒体刷屏的去世名人,不少都是成名在纸媒电视的黄金时代,那时报纸电视还垄断着大众传媒的话语权,大家看的都是《还珠格格》,才拥有这么多共同记忆,因此相关的名人去世时才能引起这么大范围的共鸣。

朋友圈和微博里的蜡烛,加剧了「时代的落幕」

到了互联网时代,名人去世的传播速度更快了,同时给每个人提供了更多的表达空间和平台,这也加剧了名人去世的刷屏速度,制造了「更多名人去世」的错觉,就像专栏作家宋金波在一篇文章说的:

今天人们可以监测到更多的地震,但地震并不一定多了。

如今哪位名人去世,大量自媒体无数支蜡烛就会在微博和朋友圈中点起来,迅速登上热搜榜。因为话题自带流量,又会带动自媒体们第一时间跟进,前段时间李咏去世,据新榜统计就有数千公众号为此发声。

▲ 李咏

在多方助推下,对去世名人的哀悼在互联网时代逐渐变成一场全民参与的仪式,但也很容易变成一场狂欢。

今年物理学家霍金去世,刷屏朋友圈的不只有对霍金的悼念,还有讽刺跟风悼念的文字,嘲讽和反嘲讽双方在社交媒体中打起了口水仗,至于怀念霍金的初衷反而变得没那么重要了。

不过由于移动互联网的碎片化,人们拥有的共同回忆可能会越来越少。一出生就处在互联网时代的 00 后,或许不会集体看着同一部电视剧、动漫、小说长大,更加看重个性化的他们也许催生出更多亚文化圈子,而不是迷恋同一个明星。

或许在未来能够像斯坦·李和金庸这样能为大众创造共同回忆的名人会越来越少,当我们在悼念他们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悼念那个充满共同回忆的年代。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