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小时,5 个结局,自选剧情,这部神作把电影做成了游戏
如果你是科幻迷,《黑镜》无疑是不得不看的神剧。《黑镜》擅长以极端的黑色幽默讽刺和探讨科技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2011 年开播的第一季豆瓣评分如今仍然高达 9.4 。
可自从 Netflix 接手制作《黑镜》系列之后,不少观众诟病这部剧集不再深刻,开始走向平庸。不过最近 Netflix 推出的电影版《黑镜》,似乎要让这部剧集重新回到神坛了。
这部电影名为 《黑镜:潘达斯奈基》(Black Mirror: Bandersnatch),讲述了一位程序员将一部奇幻小说改编为游戏,却被卷入一场意想不到的冒险中。
电影剧情其实并不特别,但却采用了全新的交互形式。观众可以在观影中通过不同选择来影响剧情走向,电影有 5 个不同结局,所有支线剧情的总时长达 312 分钟。
(《黑镜:潘达斯奈基》中文版预告,来自:腾讯视频)
过去《黑镜》中一直在用各种未来的黑科技来讽刺当下,这一次 Netflix 直接把《黑镜》以「黑科技」的形式呈现,这大概最「黑镜」的一部《黑镜》了。
《黑镜:潘达斯奈基》到底是部什么电影?
在电影的开头,是程序员 Stefan 在一个早晨醒来,脑中萌生出一个想法:将交互小说《潘达斯奈基》开发成一款游戏,而 Stefan 的父亲正在准备早餐,这时候观众就要为主角作出第一个选择了:
是要吃桂格白糖莎翁,还是家乐氏玉米片?
不要小看这种简单的选项,因为每个选择也会影响着后续剧情的发展。类似的选择在电影中还有很多,小到听什么歌,大到如何处理尸体,这不仅打破了第四面墙,还让观众成为故事的一部分。
电影每条支线都埋下了很多选择,理论上按照排列组合会产生成千上万种选择方式,还有网友制作了算法流程图来介绍庞杂的支线(剧透慎入)。
由于电影的故事线过于复杂,Netflix 还专门开发出一款工具,来协助编剧构建这些分支庞杂的故事线,在故事走不下去时提醒编辑们。
虽然观众可以做的选择众多,但据 Netflix 介绍最终的结局只会有 5 个不同版本,观众在过程中有可能因为错误选择而得到重新选择的机会,但新的选择未必会得到更好的结局,也可能会走向相同或者更糟糕的结局。
完整观看一条支线大约需要 50-90 分钟不等,但根据不同的选择,等待你可能是一条有趣刺激的故事线,也可能是一个平淡无奇的结局。
这反而激起了很多观众的好奇心,不断重头开始探索不同的可能性,通过倒放去研究每个选择背后的意义,最后花在上面的时间很可能比 312 分钟的总时长还多。
这种交互式电影让不少观众大呼过瘾,也有人指出「形式大于内容」。不过这部《黑镜》让形式和内容高度结合,已经让这种交互形式本身成为了电影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剧情的深入,观众在电影中除了通过选择来决定剧情走向,电影也在不断暗示观众的存在,比如主角好几次在电脑前对着天花板发问:「谁在那儿?」,在高潮部分男主濒临崩溃时直接更是喊出了「谁在控制我?」。
这个设定有点像《楚门的世界》,男主在电影中是一款游戏的设计者,但在观众这个角度来看,他不过是这场游戏中的一个人物,电影其中一条支线里男主就猛然发现自己身处 21 世纪的一个片场,就像当初楚门发现自己的生活不过一场全球直播的真人秀。
▲《楚门的世界》剧照
但操纵男主命运真的是屏幕前的观众吗?如果真的这么简单那就不是《黑镜》了。男主在游戏成功制作的结局中,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我之前一直想给玩家太多选择,后来我回去删除了很多选择,现在他们以为有自由意志,但其实结局是我来决定的。
确实,即便你在电影中处于上帝视角,但无论作出哪一种选择,都是编剧事先设定好的。而电影中对自由意志的探讨,从把故事背景放在 1984 年就已经开始暗示。
在推荐算法无处不在的今天,数据和算法决定并主导着用户看什么,所谓的「自由意志」是否真的存在呢?我们爱看的电影、书籍和漫画,以及人生中的众多选择,是不是都完全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呢?
通过这种极具科技感的交互形式来探讨科技对人的影响,让这部这两年落入窠臼的《黑镜》系列重新开始引人深思。
第一个吃螃蟹的 Netflix 想做什么?
《黑镜:潘达斯奈基》可以说是一部实验性电影,有影评人将其称作「全球自选剧情功能的首个试作」,不过这部电影其实不是第一部交互式电影(interactive movie)。
早在 1967 年,捷克导演 Radúz Cincera 就推出了史上第一部交互式电影 《自动电影》(Clovek a jeho dum),这部电影时长只有 63 分钟,观众可以通过按手中的红绿按钮来投票选择剧情发展。
不过碍于当时的技术限制,每当电影到了需要选择的关键节点,都需要暂停放映,然后由主持人上台引导观众作出选择,再按照观众的投票结果播放相应的片段。
到了《潘达斯奈基》整个过程已经十分流畅,用户在播放时 Netflix 会在每个选择到来之前预先缓存两条可能的路线,以保证用户无论怎么选都会很流畅。
而且对于影视作品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观众对角色产生共情,将自己代入到角色中跟着剧情走,交互式电影在这方面有更大优势。
在《潘达斯奈基》中,观众虽然和角色身处不同的世界,却能为主角作出选择,观众成了故事的参与者,有了更强的代入感,被激起的好奇心也驱使他们主动探索更多可能性。
虽然《潘达斯奈基》不是第一部交互式电影,但将这种类似游戏的交互形式引入电影,Netflix 却可以说是第一个吃螃蟹的。
主角一次次通过不同选择来尝试改变命运,这个设定其实已经快被好莱坞玩坏了。比较经典的电影就有《恐怖游轮》、《蝴蝶效应》和《源代码》等,但与我们在银幕前看着这些主角一次次命运轮回相比,亲自参与其中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恐怖游轮》海报
而且《潘达斯奈基》中独特的观影体验只能在 Netflix 上实现,盗版资源完全无法再现这种交互形式,即便通过剪辑把不同的支线剪接在一起,体验也会大打折扣,这种全新的交互形式对于防盗版确实很有效。
这也意味着这是一部无法下载的电影,如果观众想完整观看这部电影,必须订阅 Netflix 的会员,这对于 Netflix 的用户增长无疑有很大帮助,在《潘达斯奈基》上线之初一度让 Netflix 服务器宕机就是很好的证明。
▲《黑镜: Bandersnatch》的交互,用一个新图标来表示交互式内容
如今独家内容已经成了各家流媒体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像《潘达斯奈基》这样的交互式电影也能让 Netflix 在流媒体平台中形成差异化,并在交互式电影这个新兴领域建立起领先优势。
从看电影到玩电影,这在游戏中早已不新鲜
在《潘达斯奈基》中,观众已经能像玩游戏一样沉浸在电影的交互中,某种程度来说这部电影其实就是一部角色扮演(RPG)游戏。
《潘达斯奈基》的交互其实就是利用电子游戏编程语言 Twine 制作的,这是一种用于叙述交互、非线性故事的开源工具,因此这部作品可以说是电影和游戏的结合体,「看电影」已经不能准确概括体验这部作品的方式了。
实际上这种形式在游戏圈已经不算新鲜,这就是这几年兴起的「互动式电影游戏」,今年走红的《底特律:成为人类》就是代表作之一。
这部游戏的设定是未来 20 年后,仿生人与人类之间的冲突和抗争。游戏中有 3 个主角,每个主角有不同故事线,但这些故事线之间又会交叉影响,游戏会根据玩家的选择进行分支,每个小章节至少有 3 个不同的结局走向,据称游戏的剧本长度超过了 2000 页。
是不是和《潘达斯奈基》十分相似呢?唯一不同的大概是《底特律:成为人类》是由游戏厂商制作的,虽然结合了电影的情节展示方式,但大多数人还是会认为这是一部互动性较强的游戏。
类似的「互动式电影游戏」还有去年在 Steam 平台上线的 《夜班》(Late Shift),以及 PS4 上的《超凡双生》、《暴雨》和《直到黎明》等。
《潘达斯奈基》和这样的「互动式电影游戏」本质上其实已经没有太大区别,不过当你分别带着电影和游戏的预设去体验时,还是会差异的。
你把它当做一部电影时,里面的故事线就是电影情节,「缘起-对抗-解决」的三幕剧结构整体的完整性更为重要。
你把它视作一款游戏时,里面的故事线就是游戏剧情,很多玩家都不会体验完整个故事,需要在每个小章节给玩家更多刺激。
▲《西部世界》剧照
这种交互式形式会不会成为未来电影的趋势呢?现在下定论还为时尚早。不过这种交互电影/游戏的极致形态其实已经有了蓝图,那就是 HBO 的《西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