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首次!嫦娥四号着陆月球背面
1 月 3 日上午,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南极 – 艾特肯盆地内的冯 · 卡门撞击坑内软着陆,并拍下传回了月球背面近照。
月球已经迎接过人类和不少探测器,但这是第一次有人类制造的探测器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是人类航天史上的历史性时刻。
▲ 嫦娥四号传回的首张近距离月球背面照
嫦娥四号探测器在 2018 年 12 月 8 日搭乘中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升空。经过近月制动、轨道修正、通讯测试、姿态调整等准备后,就开始在月球背面着陆。
▲ 黄色星标处为嫦娥四号的着陆点,图片来自:haibaraemily
根据中科院的介绍,月球背面的环境相当复杂,这次登陆月球背面的难度比正面大得多,同时科研意义重大,其中包括:
- 月球背面 97.5% 为环形山和陨石坑,而正面只有 69%,仍需实地验证
- 月球背面南极 – 艾特肯盆地曾被发现有水冰,是大型陨石坑
- 着陆点所在环形山各类物质丰富,或许保留有月幔原始成分
- 月球背面没有来自地球的辐射干扰,有着更完美的天文观测环境
……
▲ 月球正面和背面,图片来自 NASA
月球自转的同时围绕地球公转,由于潮汐作用,从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我们的一面,另外背向地球的一面被称为「月球背面」。一直以来人类对月球背面的了解并不多。
▲「鹊桥号」中继卫星工作示意图
嫦娥四号任务主要有三部分:着陆器、月球车(巡视器)和「鹊桥号」中继卫星。
为了解决探测器到达月球背面后没有信号的问题,我国在 2018 年 5 月 ,于月球背后 6.5 万公里外的地月拉格朗日二点附近部署了「鹊桥号」中继卫星。这颗卫星负责地球与着陆器、月球车的通讯,为我们传回嫦娥四号的观测数据。
▲ 月面微型生态圈,图片来自:中科院
嫦娥四号上承载了我国许多领先的航天技术,比如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元素钚 – 238 的「核电池」,还携带了一个具有马铃薯、蚕、拟南芥和生命支撑系统的月面微型生态圈。
嫦娥探月工程也是一个国际性的科研合作项目。据中科院介绍,「低射频电探测仪是与荷兰合作,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是与德国合作,中性原子探测仪是和瑞典合作,月球小型光学成像探测仪是与沙特合作」。
嫦娥四号着陆后,月球车将开始在月球背面继续执行更多观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