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不需要刷数据
如果要评选 2019 年的迷惑行为冠军的话,那么来自豆瓣小组的帖子《周杰伦微博数据那么差,为什么演唱会门票还难买啊?》可以视作是冠军的有力竞争者。
这件事的荒谬之处在于,流量明星的粉丝们,已经习惯于虚假的繁荣,而无法理解一串串数字背后的真实环境。
上周末的时候,正好是 OPPO、浙江卫视、中国音像协会唱片工作委员会在重庆联合举办 OPPO Reno 造乐节,周杰伦也是嘉宾之一。晚上浙江卫视年中盛典的时候,各路明星纷纷献唱,其中有周杰伦、李荣浩、陈粒等创作型歌手,也有一些流量明星,一个显著的区别是,流量明星上台的时候,下面全是刺耳的尖叫声,但是一到演唱环节就没声儿了。但是周杰伦上台的时候,尖叫声也有,演唱的时候,几乎是全场大合唱(包括五音不全的我)。
阳光下的泡沫
虚假的繁荣就是,流量明星上台,粉丝们只能扯着嗓子喊「啊啊啊啊 XXX 我爱你」,但是真实的繁荣则是,在一个各路粉丝齐聚包括不少路人观众的晚会上,底下观众能和台上的周杰伦一起合唱。
一场造乐节和年终盛典晚会上的两种境况,其实只是个粉丝经济泡沫的缩影。
而这个泡沫也早已经暴露在阳光之下,人尽皆知,但是只有造泡沫的人还在自我欺骗。
年初的时候,央视就已经开始戳泡沫了。当时央视报道,某艺人用户发布的一条宣传新歌视频的微博,获得了超过一亿次的转发。以目前中国微博总用户数 3.37 亿人的比例来看,相当于每三名微博用户当中,就有一人转发了这条内容。但实际上,上亿转发当中没多少是真实数据。单看一些艺人明星的微博转发数、点赞数,乃至粉丝数量,的确不少都能够给人以一种「网民不够用」的观感。这背后依然还是那个早就不是秘密的老话题:数据注水。
央视也指出,热衷选秀节目和狂热追星的粉丝通过雇用水军为支持的偶像刷榜刷量,而艺人经纪公司和一些新媒体平台则从中嗅到商机,也在背后推波助澜。
自从有了流量明星被发明之后,造星似乎变成了一场公式化的运动,哪怕这个明星没有演技没有唱功没有代表作,仅仅凭着假唱和面瘫脸就能成名。
其实也不能说流量明星们没有代表作,只不过代表作没有名气而已。比如由新浪微博、新浪娱乐联合主办的 2018 亚洲新歌榜评出的年度十大金曲中,我打赌正在阅读本文的你顶多听过两三首。
作为比较,10 年前的 2008 年诞生了这些榜单金曲:陈小春《独家记忆》、郭采洁《诚实地想你》、范逸臣《无乐不作》与《国境之南》、张韶涵《亲爱的那不是爱情》、丁当《猜不透》、萧敬腾《王子的新衣》、吴克群《为你写诗》、梁静茹《会呼吸的痛》、南拳妈妈《下雨天》、郭静《下一个天亮》以及周杰伦的《说好的幸福呢》《给我一首歌的时间》《我不配》《稻香》…
作为路人,除了感叹下劣币驱逐良币,实力派青黄不接之外,也可以用脚投票。一旦到了这个环节,流量明星的泡沫就濒临破灭了,粉丝们投票打榜刷数据在行,但是,实打实的票房数据等等那就实在刷不动了。比如梁朝伟吴亦凡主演的《欧洲攻略》豆瓣评分 3.5,首日票房 9700 万元,第二天的票房收入就开始急剧暴跌,才 2400 万元,第三天 1400 万元,而第四天日票房收入才 550 万元,最终这部电影也血亏告终。
延伸到我们更关注的智能手机领域,这里曾经是智能手机品牌和流量明星结合得最紧密的领域之一。这两年来,事情也在起变化:手机厂商的新增代言人正在减少,原代言人带来的声量手机厂商总量的比重在降低,简言之,就是明星们(主要是流量明星)对于手机们构建影响力来说已经没之前那么重要,这种情况在 OPPO 和 vivo 这两家大厂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在以往,这两家厂商的代言人阵容可以用「天团」来形容了。现在呢,这两家厂商越来越不娱乐了。
去年上半年,这个趋势就非常明显了,除了少数代言人,比如胡歌能给厂商带来大声量之外,大部分的明星对于手机的厂商的营销价值没之前那么强了。
当然,这个现象也要分两个方面看,首先是消费者更加理性,因为喜爱明星就去关注和购买某品牌手机的动力越来越小;另一方面,手机厂商也开始大力着手去围绕产品本身去做营销,让技术为产品代言,比如华为的拍照,OPPO 的充电和屏下摄像头,vivo 的屏下指纹和真·全面屏形态等等。产品和技术给品牌带来的声量比例多了,相应的,明星带来的声量比例也就少了。
所以今年手机厂商们即便想和娱乐发生些联系,也更偏重质量和口碑,比如 vivo 赞助了今年口碑和热度都不错的《乐队的夏天》,而 OPPO 和浙江卫视搞的这个原创十大金曲就显得正常多了。
和菜头在微博上把明星分为了 3 类,一种是行业专家型的,俗称实力派,特点是有作品,跨平台,生命周期长,拥有社会美誉度;然后就是凤凰传奇这样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大众明星;还有就是没作品有(假)数据,替换率高,真实社会认知度低的流量明星了。这里有个关键词:真实社会认知度低,具象一点儿说就是「他唱歌,没人跟着合唱」。
周杰伦不需要刷数据
对于 85 后到 95 前说,这一批人算是经历了周杰伦事业的巅峰期,自然知道周杰伦当年是如何叱咤华语歌坛的。专辑销量、获得奖项、电影票房等等数据在此就不列举了。
说到周杰伦和刷数据的联系,就不得不提网易云音乐那无比活跃的评论区,在网易云音乐《晴天》这首歌的评论区下面,一共聚集了 200 多万条的评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首歌也是网易云音乐里评论数最多的歌曲,遥遥领先于第二名的《雅俗共赏》,直到最近才被后者超越。评论数被超越的原因也很简单,网易云音乐已经没有这首歌的版权了。
周杰伦对于一个音乐 app 有多重要?
今年《财经》杂志的一篇《谁来拯救阿里大文娱?》说的很清楚了。曾有虾米音乐的员工表示,「周杰伦」 三个字对一个音乐播放器而言意味着 15% 的 DAU(日活跃用户)增幅,这是一块肥肉。
现在,周杰伦歌曲的版权合作方是腾讯音乐,想要在手机上听周杰伦的音乐只能在 QQ 音乐、酷我音乐和酷狗音乐上听。当然,iOS 用户也可以订阅 Apple Music 听周杰伦的歌。
▲ 数据来自 QuestMobile
而现在,腾讯音乐旗下的三款音乐 app 正好就是国内月活用户最高的三款音乐 app,网易云音乐位列第四(不计入全民 K 歌),阿里系的音乐 app 们已经基本成为边缘参与者。
对于已经上市了的腾讯音乐而言,握有版权在手的周杰伦歌曲已经成为一张驱动业绩的王牌。从今年 4 月开始,想要听周杰伦的歌曲就得开通会员了,不然只能试听 60 秒,这个调整很可能意味着将会有大批的腾讯音乐三大 app 用户开通会员,成为付费用户。刚好,腾讯音乐 2019 财年第二财季就是从 4 月开始的。要知道,同样人气高涨的五月天、王力宏等等歌手组合不少歌曲的独家版权也在腾讯音乐手上,但是非会员也听得到。
从移动互联网商业的角度来看,周杰伦的商业影响力并不体现在微博超话或者各种人气榜单的数据,三年没有发新专辑的他确实并不需要粉丝们去打榜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