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VOOC 闪充之父张加亮:充电 5 分钟如何从「通话 2 小时」到「开黑 2 小时」?
9 月 17 号 VOOC 闪充技术发布会据说是有史以来 OPPO 开过最长的发布会。
OPPO 最初的预想是,65W 充电功率的 SuperVOOC 2.0 能够在半小时时间里把一部 4000mAh 电池的手机充满,发布会也大概在半小时后结束,那么充电演示和发布会同时开始同时结束,这就有了一个很戏剧性的「节目效果」。
实际上这种戏剧性效果并没有发生。这次发布会用到的 Keynote 页数并不算多,但是潜心研发 VOOC 闪充技术 7 年的张加亮对自己研发出来的技术实在是太熟悉了,一开口就滔滔不绝,VOOC 家族的 3 个新技术足足讲了 2 个小时,这个时间足够把 4000mAh 的电池充满 4 次。
业界已经有了通用方案,他为什么要做 VOOC
发布会会后,爱范儿对 VOOC 闪充团队负责人,人称「闪充之父」的张加亮进行了专访。
2004 年就进入 OPPO 的张加亮已经在这家企业工作了 15 年,正好,9 月 17 号 VOOC 闪充技术发布会当天也是 OPPO 的 15 岁生日。
作为工龄和 OPPO 品牌同岁的员工,张加亮在 OPPO 内部的职位其实也是相当稀有:研发科学家。整个 OPPO 内部,拥有「科学家」头衔的员工,只有四人。
令人好奇的是,在业界已经有了通用充电方案的情况下,张加亮为什么还要去做 VOOC 闪充的研发?
是的,VOOC 闪充的研发最开始其实是张加亮的业余研究项目,不是 OPPO 正式立项的研发项目。在 5V1A 是主流,10W 充电已经算较高功率的时代,充电速度已经成为了张加亮本人在电子产品使用中的一个体验痛点,刚好他又是一个电子产品发烧友,直到现在人到中年依旧还是一名「极客」,最后他偏偏又是有技术有知识能解决问题的「极客」。
三个条件叠加,有痛点有兴趣,同时也有能力,就构成了张加亮踏上 VOOC 闪充研发之旅的动因。
▲ SuperVOOC 充电头
在昨日 OPPO 官方公众号 OPPODAILY 的《15 岁 OPPO,15 个故事》里面,记录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2012 年,OPPO 在智能机市场转型不顺,春节前尾牙上,有几个工程师利用手中材料,堆叠出一款轻薄的智能手机 Demo,厚度不足 7 毫米。趁着酒劲,他们把这台样机拿给 Tony 看,Tony 一见倾心,当即拍板将此机器作为 2012 年重点机型。这就是震惊业界的 Finder。
同年开始的 VOOC 闪充的路径也是类似,张加亮刚开始做这个技术的研发的时候,OPPO 深陷转型之痛,实验室资源和工具资源远远没有今天这样充足。张加亮和另外一起做研究的三个小伙伴甚至自掏腰包买了不少的实验设备,这其中有几百块的红外温枪,上万块的万用表,甚至还有近 20 万的数字示波器。这些设备就藏在张加亮在公司的宿舍,组成了宿舍楼里的实验室。
起源于车库的 Google 和苹果,和同样起源于宿舍楼的 Facebook,都证明了相比于环境,人才是创业创造中是更重要的因素。
张加亮说:
公司也给我做过职业测评,其他的项我都不一定认,但这项我是比较认的。显示说我的抗压、抗打击的能力比较强,我自己也跟我周围的朋友这么吹牛的,我说我是天塌下来当被子盖的。我也认为,如果一个人抗挫折、抗打击的能力不行,想办成事情很难的,干事情哪有那么容易呢。
他之所以要强调自己的抗压能力,是因为即便他能克服实验室和器材的困难,VOOC 闪充技术从他的宿舍走向真机商用之间,还隔着千山万水。
▲ 首款搭载 VOOC 闪充技术的手机 Find 7
VOOC 闪充首发在 Find 7 手机之前,内部也有不少的质疑声音,这里面两种逻辑最为常见:
- 苹果和三星都不做的事情,我们为什么要做?
- 高通和 MTK 都有现成方案,还能兼容同用,我们为什么自己单独做?
如今 OPPO 早已经证明,他们的低压高电流方案,在效率安全和发热上比早先的高压快充方案都要优秀。但是在 2013 年前后,张加亮要做的工作是从 0 到 1,不仅要重新做定制充电头和充电线,还要给公司管理层以及拥有一票否决权的品质部「过审」。
这意味着作为项目负责人,张加亮在自己带着团队做研发的同时,对外还要说服供应商配合方案出物料,对内要面向公司管理层和品质部证明自己方案的可行性,这并不是一个顺畅的过程,相比于研发能力,张加亮的沟通能力实在不够突出。
回过头来看,张加亮对当初的境遇却十分看淡:
其实自己(做 VOOC 研发的原因)倒是很好解释,就是兴趣爱好的支撑,说白了就是爱折腾。
公司那边其实也好解释,当时也不是说急着一定让公司认可 VOOC 闪充,况且,自己如果足够努力,做得足够好了公司一定会认可的,要不然也不会花这么长的时间。
当时我也能理解,VOOC 闪充这么一个新的东西如果放在一个重要的产品上,我是老板我也会考量,怎么破这个局怎么来检讨呢?真的说明自己做得还不够好,不够努力,就继续折腾呗,你说不行就不行呗,自己再鼓捣鼓捣看行不行。
电池也是有标准的,最大的标准是消费者
如今,VOOC 闪充的用户已经超过了 1.45 亿人,张加亮也已经过了需要向公司证明 VOOC 闪充价值的阶段。
不过,有一个群体的否决权却比公司管理层和品质部更大。张加亮说:
电池也是有标准的,包括国标、行标,每个公司还有自己的企标,但最终最大的一个标准是消费者。
其实在采访的时候,张加亮提到最多的两个词就是「用户价值」和「平衡」。
最开始的时候,张加亮自己作为用户的体验痛点,是 VOOC 诞生的诱因。到后面,数千万上亿用户的需求,是 VOOC 闪充技术进化的驱动力。
真正让 VOOC 闪充技术火遍大江南北的,是「充电 5 分钟,通话 2 小时」这句广告词,以及 R 系列手机热销,但实际上,VOOC 闪充技术也并非十全十美,比如它的充电头和充电线都是定制的,充电头更大更重,线也粗一些。
张加亮对这种权衡进行了类比:
举一个例子可能不太恰当,但这是我碰到的真实的经历。一个哥们儿去买数码相机,推销员思路就有问题,一味地跟他介绍这个相机如何省电。那消费者认吗?我要的是好不好用,能不能拍出好照片,再怎么跟他说省电也是没有用的。
这就是张加亮眼中的「用户价值」和「平衡」:在更快的充电速度面前,消费者能够接受大一点的充电头和粗一些的充电线。
他进一步解释说:
OPPO 内部有两个路线图。一个是技术路线图,一个是产品路线图,技术路线图是「造军火」的,是充实技术货架的。产品路线图是控制产品发布节拍和产品节奏的。两个路线图是相互绝缘的,不代表你有什么它就要用什么,当然也不代表它要用什么你就有什么。
最近 OPPO 发布的 65W 的 SuperVOOC 2.0 以及 30W 的无线 VOOC 充电技术,都可以说是技术货架上准备就绪的。
什么时候把「军火库」里的「军火」拿出来秀肌肉,也是平衡后的结果。张加亮说:
产品端要平衡的东西也很多,比如说市场的动向,消费者的诉求和习惯,包括产品市场上竞争的事态有一系列的因素。
▲ 搭载 50W SuperVOOC 超级闪充的 Find X 兰博基尼版
所以,外界看来,之前的 50W 的 SuperVOOC 超级闪充,到现在的 65W 的 SuperVOOC 2.0 虽然一直在商用市场上遥遥领先,但是当我问「面对自己的领先成果,有没有一点儿的满足或者骄傲?」的时候,张加亮的答案有点儿出乎意料:
这个倒没有考虑过,骄傲也谈不上,满足也谈不上,说消极也谈不上,我觉得这些都是顺理成章的。
▲ 30W 无线 VOOC 闪充充电速度
30W 无线 VOOC 闪充技术是 OPPO 发布的首个无线充电技术(早先的 Finder 可以通过加装背夹的方式进行无线充电),在此之前,业界使用无线充电的手机已经有无数款了,早期智能机时代的 Palm Pixi Plus 和 Lumia 900,到现在的三星苹果等等。
为什么 OPPO 到现在才发布无线充电技术,并且一发布就是业界领先的 30W 功率?
张加亮说:
其实 OPPO 第一代做无线充电是从 5W 充电功率开始做的,中间肯定也尝试过其他的版本,但是出于价值或者竞争力的问题,对外发布的是这个,但不代表 OPPO 在内部只鼓捣了这一个。我们也有更大的,只不过没有发布,当然也有功率小一点的。
现在发布的是比较贴近市场需求的,现在再弄一个 5W 充电功率的肯定没有任何的价值,如果再整一个更高的,可能其他的要素就不合算。
(5W 和 10W 无线充电)确实对用户的价值比较弱。因为它的好处和缺点不平衡,再加上这几年快充发展得比较快,把它鄙视得太厉害了,你想各种快充一会儿就充好了,谁会用那个东西?
5G 时代耗电场景多了,充电场景也得跟上
在「充电 5 分钟,通话 2 小时」的时代,电话还是一个高频常用的功能,现在呢?工作场景之外,确实很少有人再打电话了,人们在微信上社交,用微博了解资讯,优酷上看剧消磨闲暇时间,抖音上刷短视频度过碎片化的等待时间,《王者荣耀》变成了新时代的麻将…
也就是说,在 4G 时代的尾巴,人们不需要担心流量限制的时候,各种社交娱乐需求增加了更多的耗电场景,尤其是手游已经成为耗电大户。到了 5G 时代,将会出现更多类似的场景,让手机功能更强大更好玩,同时,耗电也更快。
这就是 OPPO 喊出「充电 5 分钟,开黑 2 小时」新口号的背景。
相信不少人已经在高铁站见过 OPPO 的 VOOC 充电桩,现在机场候机区的不少座椅下方也有支持 VOOC 闪充的充电接口,在标配的充电头之外,VOOC 闪充也有众多的第一方和第三方配件,比如车充和充电宝。这就是速度之外,VOOC 闪充所做的场景扩充。
30W 的无线 VOOC 闪充出现的背景,也有 5G 时代对碎片化充电场景需求增加的因素。
▲ SuperVOOC 2.0 充电速度
在 2016 年,OPPO 就推出了 SuperVOOC 技术,落地商用到后来的 Find X 上其实是到了 2018 年。SuperVOOC 2.0 发布是在 9 月 17 日,而即将在 10 月 10 日发布的 Reno Ace 就会首发这个技术,这一次从发布到商用,中间隔了不到 1 个月。
这种节奏的变化可以看出 OPPO 技术发布的初衷,OPPO 工作人员对爱范儿表示:
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时间来更新这个技术,总得有一个大背景,很简单,其实就是现在需要。到 5G 时代,就目前而言手机功耗确实比较大,尤其视频、游戏等应用场景也确实都是高功耗的,确实需要更快的充电技术。
这个逻辑可以解释很多问题,比如相比于国外的智能手机厂商,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在钻研充电技术上毫无疑问是走在前面的,这其中又以 OPPO 最为领先。当我问「为什么是中国手机厂商,为什么是 OPPO ?」的时候,张加亮说:
比如当年华强北的山寨手机比较盛行,做得比较便宜。乔布斯当年就没有能力把手机做便宜吗?肯定不是,是他的诉求和定位决定了他没有这样做。
至于为什么是 OPPO。第一,OPPO 是消费者需求导向的,这点肯定不容怀疑。第二,在充电这件事上,我们下手比较早,踩得比较准,稳准狠,等大家回过神来的时候,OPPO 已经走到很前面了。不代表当初别人都没有看到它的价值,有时候它不单单是能力上的问题,可能是能力上完全没问题,但是因为诉求、理念,或者是价值观的问题。
我不敢说我们的能力比谁谁谁都强,只能说我们的努力程度比谁谁谁更好一点。
但是,走在最前面,也意味着要做最困难的事情。张加亮在去年的时候就有自我反省:以前条件很差的时候做得还挺好的,现在条件变好了反而不容易出成果。
其实这也意味着,越往后,VOOC 闪充技术进步的空间其实就越小。张加亮打了个比方:
原来从 30 分考到 60 分可能很容易的,60 分考到 80 分也相对还可以,要是从 90 分冲刺 100 分,特别是语文,可能相对来说有点难,因为我们一直在挑战行业资源和技术的极限。
也许这些行业和技术的极限就在张加亮的实验室里,他向爱范儿透露,如果只是纯粹技术的折腾而不考虑产品化,功率就可以很大,比如用碳酸锂电池,几百瓦的功率都有。但是他也强调了:
VOOC 闪充实际上是一个技术平台,具体到功率大一点、小一点不重要。比如 VOOC 闪充采用直充,有双向通讯这几个技术的条件,做更大一点也没问题,无外乎就是平衡其他要素的问题。但是我们一般不单独地 PK 功率,要看综合的表现。
如果说现在张加亮和他的闪充团队已经开始为 5G 时代手机的充电场景有所考虑和准备的话,那么当他在采访接近尾声,对我给出的未来想象表示「完全有可能」之后,我们大概也明白了,即便他说从 90 分冲刺 100 分很难,但并非不可能。
我问:
现在 65W 充 4000 毫安时可以 30 分钟充满,两年后会不会 100W 充 5000 毫安时花 20 分钟这样子?
他回答:
完全有可能,充电速度这个方面有可能一直演进。但是市场认不认、消费者认不认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但技术诉求的方向肯定会这么走,OPPO 不可能停滞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