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嗡嗡嗡」还是「哒哒哒」?关于手机振动的那些事

产品

2020-02-19 13:00

本文来自「雷科技」,作者 Witkey,原标题《卢十瓦:友商旗舰嗡嗡嗡,小米 10 哒哒哒》,爱范儿经授权发布。

最近,因为一则视频,「嗡嗡嗡」和「哒哒哒」成为了这几天科技圈的热词。

在视频中,手机均开启了打字振动,而各厂商的体验可谓是泾渭分明:

魅族 16s 响应十分干脆利落,是「哒哒哒」;

大多数手机反应迟缓,振动不干脆、很温吞,为「噗噗噗」;

而少部分手机振动体验不佳,不干脆并且整机都在震,荣获「嗡嗡嗡」的称号。

而随着小米 10 的发布,这个半年前的评测视频,这几天却拿到了 200 万的播放量,并且随着部分高管的转发,酿成了一场舆论风暴。

不过,今天小雷不谈撕逼和营销,就聊聊「嗡嗡嗡」的来龙去脉。

为了「哒哒哒」,苹果牺牲了耳机孔

要说起手机振动感受的差异,还是要从 iPhone 开始说起。

在 iPhone 6s 时代,苹果推出了一项新技术:Taptic Engine。

如果你还记得的话,当年的 iPhone 6s 是首款搭载 3D Touch 的手机,时任苹果首席设计师的 Jony Ive 解释道,3D Touch 有三层操作:点按、轻按浏览(Peek)、和重按查看具体信息(POP),再往上施加力度即可进入菜单。

而为了满足苹果心中的「重量按压」,除了一个可以感知压力的触控层,一个可以提供明确反馈的振动马达也至关重要。

而 Taptic Engine,就这样横空出世。

而除了 iPhone 之外,大部分手机采用的都是转子马达和纵向线性马达。

首先从转子马达(扁平马达)说起,可以看到从图中看到,转子马达的转子不处于正中心。

而马达在转动时,不处于中心的转子会产生一个离心力,这个离心力使得马达发生微小位移从而产生振动。

所以,很多手机振动的时候都会慢慢移动,就是因为偏心转子在运动。

在 iPhone 还不支持全景拍照的时候,就有一家名叫 Cycloramic 的厂家利用 iPhone 4 的转子马达,来让手机振动旋转,自动拍摄全景,这个创意拿到了 50 万美元的风投。

转子马达在国产机和早期的 iPhone 上使用的非常多,原因无他:体积小巧。

但现在除了千元机之外,我们很少在中端机看到转子马达的身影。

今天我们听到的「嗡嗡嗡」,就是扁平转子马达发出来的。

而到了后来,随着手机体积的不断增大,转子马达的「转力」有些不够了。

于是,纵向线性马达(Z 轴马达)便横空出世。

这里注意,「纵向」的纵指的是手机的厚度。

纵向线性马达虽然也是圆纽形,但相比转子马达,它利用了手机的厚度空间,体积更小,也更节能,震感相比转子更强。

当然由于体积本身就不大,而手机厚度普遍在 1 厘米以内,这也意味着振动「键程」也不高,但也不会发出「嗡嗡嗡」了。

而在 iPhone 6s 上,就是我们熟悉的横向线性马达。

从图上就可以看出来,横向线性马达的「键程」更长,毕竟利用了手机的宽度。

而且比起纵向线性马达,它的成本也更高,纵向马达成本则在 5 美元左右,横向线性马达的单颗成本则在 8 到 10 美元之间。

而且要达到优秀的振动体验,马达的体积一定要大。

实际上 iPhone 6 就已经上马了横向线性马达,但由于体积小,依旧达不到苹果的要求。

直到 iPhone 6s,苹果下了血本,上了一颗体积「巨大」的振动马达。

到了 iPhone 7,苹果又把振动马达的体积提升了一倍,为此占用了耳机孔空间。

而 Home 键的机械结构也消失了,变成了固定按钮,原本的机械反馈也交由马达振动模拟。

不仅是 iPhone,苹果也在 MacBook Pro 和 Apple Watch 上部署 Taptic Engine。

不夸张的讲,MacBook Pro 的按压反馈极为真实,根本不会认为是固定的玻璃板。

而 Apple Watch 的提醒功能,就像手表在「敲击」你的手腕。

而在 iPhone 11 系列中,虽然因为屏幕模组,取消了 3D Touch 触控层(吃鸡神器,谁用谁知道)。

但 iPhone XS 配备的 Taptic Engine,体积 950 立方毫米,几乎可以获得所有 APP 的适配。

在振动反馈上,iPhone 依然甩别的厂商一大截。

「线性马达」的虚虚实实

这两年,随着国产逐渐步入高端化,不仅是硬件配置要跟上,如何做出「旗舰般」的体验也成为了重要课题。

而线性马达,也成为了宣传的重要阵地。

但虽说都采用了线性马达,横向和纵向的体验可是截然不同的。

大多数厂商的「线性马达」只是第二种,根本达不到 iPhone 的第三种。

而在「营销」之风过后,魅族站了出来,在魅族 15 Plus 与 16s Pro 上,都上马了横向线性马达,甩开了其他厂商一大截。

在魅族之后,小米 9 Pro 和小米 10,Mate 30 Pro,也纷纷上马横向马达。

虽然就目前的拆机,这些马达大小依旧比不了苹果。

但比起原来的纵向马达和转子马达,体验已经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这也是为何开头视频中,魅族的振动反馈比普通手机优秀的很多的原因。

当然,不同的厂商,优化策略也有所不同,比如各大厂商的「打字振动」,在 iPhone 上就没有实现,可能是苹果认为人的打字速度太快,马达跟不上。

马达好是好,但不要中了营销的道

「嗡嗡嗡」事件,可以折射出用户对于手机的「体验要求」在变高。屏幕素质、扬声器都成为了购买的手机的条件,而以前的「极致性价比」给不了他们这些。

不过归根结底,手机是平衡与妥协的艺术,iPhone 的振动是好,但是额外花数美元,放弃耳机孔来换振动究竟值不值?

显然消费者是有着不同的声音的,要不然也不会有人花大价钱给 iPhone 7 装备一个耳机孔了。

对厂商而言,手机的 feature 选择哪些,也是一道选择题:电池、屏幕、信号、快充、拍照、续航、性能、后台,各个厂商都有着自己的优先级,但小雷相信「振动」绝不是第一位。

当然,对于在同价位「明显缩水」使用转子马达的行为,小雷也不会认为是理所应当。

只不过,舆论漩涡中的双方,其实在旗舰机上都是横向马达,反而揪着对方的非旗舰吵来吵去。而表现最好的魅族,却并没有拿「嗡嗡嗡」大肆来做文章。

一个 60 分去大肆嘲弄一个 20 分的人,仿佛自己得了 90 分,然而真正拿了 90 分的人,只是被当枪使。

这次的「嗡嗡嗡」事件,并不是在表扬魅族勇于下料,也不是批评部分厂商能省就省。从一开始,就与「技术」和「体验」无关,只是厂商互相攻讦,数码品牌粉丝饭圈化的又一佐证罢了。

营销如战场,但这本应是技术+按规宣传的战场,而不是双方偷换概念、互相谩骂的战场。

不是不讨厌竞争,但这样真的很烦。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