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网络上的另一个我:00 后人设剖析

生活

2020-03-31 15:12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腾讯 ISUX」(ID:tencent_isux),爱范儿经授权发布。

生活是一个戏剧化的表演过程,人设就是这场演出的主角。回望过去,你是否还记得那些精心设置过的头像和兴趣标签?时间来到现在,00 后们已经站上了社交的中心舞台。他们有着丰富的物质条件,他们伴随着手机长大,他们说着扩列、cqy、后宫同好宿敌这些「黑话」。

当 00 后们为自己的线上社交打造人设时,其表现会有什么不同?回归设计本身,有哪些不变的技巧可以帮助用户建立和应用人设呢?带着这些疑惑,本「老阿姨」卧底扩列群,遍历新兴的社交应用,带你康康 00 后线上人设的那些事。

DIFFERENCE:人设表现形式大变样

1. 由大类兴趣到细分属性

-普通 App:请选择爱好:看剧、音乐、二次元…

-00 后:看英剧的我要怎么和看韩剧的人聊?身为 JK 娘的我怎么和 lo 圈的人交朋友?

对 00 后来说,「音乐」「旅行」这种宽泛的兴趣分类已不足以充分定义自我,他们需要更加细分的标签。

标签更加垂直细分:与其他年代相比,00 后们拥有着更多的信息渠道和物质基础,各种小众兴趣得以发展和传播。他们的兴趣圈更加多元细分,暗藏鄙视链。以往大类的兴趣标签已经无法满足他们对于自己的兴趣定位。所以产品需要提供更细致具体的兴趣分类。但要注意过多的选项可能会造成用户的选择困难。如果用户量级太小,过细的分类也会降低匹配成功的几率。

直截了当介绍目的:你是一个「人缘」好的人吗?在 00 后的线上社交中,「人缘」被转化为了 QQ 列表的好友数、资料卡的点赞数、说说的评论数和互动标识上面。这也形成了「扩列」这种强目的导向的社交文化。对于这部分人群,产品可以鼓励用户将养草,养火,互赞,固聊等目的性关键词表达在自己的人设中,方便用户间的识别和筛选。

基于关系的社交:过着单纯校园生活的 00 后们对成人关系有着特殊的渴望。语 C 中他们构建虚拟阶层,扩列群中他们互认师傅、后宫、 兄弟。这些关系满足了他们对于成人世界的幻想,并且成为他们可以去炫耀的社交资产。一些 App 利用了这一偏好,在人设中增加了想扩关系这一项。这种基于关系的社交会激励双方去互动以完成相应的职责(比如师傅要对徒弟的请求加以回应),有效的提高用户留存率和忠诚度。并且有用户可以基于关系发现更多的其他相关用户。

2. 由扁平文字到更「写实」的表达

-普通 App:上传头像和照片让其他人更好地了解你。

-00 后:我声控、手控、锁骨控、各种控。

00 后正处在对于自我形象最关注的青春期。然而他们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规矩森严的校园,展示和装扮自我的欲望无法在线下得到充分的满足。此时线上就成为了这种欲望的出口。随着手机性能和 3D 技术的提高,虚拟世界已经越来越像真实世界靠拢。在人设的建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写实」趋势。人设正在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多方面的展示、美化现实中的你。

多角度的声音展示:声音可以传达丰富感情,声控大军也在不断扩大。录制镇楼音只是基础操作,如今的社交应用各种玩法鼓励用户多个角度的展示声音魅力。(1)访谈类:利用访谈这种强引导的方式,挖掘内心,帮助用户表达自己的特征。(2)唱歌类:选取一小段歌曲引导用户演唱。歌曲演唱成本低,声音表现力好,比单纯的会话更加吸引人。(3)朗读类:用户根据应用给出的文本或剧本进行朗读。此类声音玩法重点在于激发用户声音中的情感,以达到吸引听众的效果。

虚拟形象的拟真互动:虚拟形象满足了青春期学生对于美好自我形象的渴望。其互动方式除了基础的捏脸和换装外,也被扩展到了更多场景。以 snapchat 等为代表的 App 将虚拟形象应用在表情和头像中,或是让用户通过虚拟形象进行视频聊天,减少隐私泄露。还有一些 App 在写实的方向走的更远。比如在普通聊天中加入场景,用户可在其中自由的走动。或者创造一些年轻人喜欢的线下场景,如虚拟形象在线上蹦迪,还可以选择舞蹈动作呦。但是目前虚拟形象本身的交互方式还比较局限,无法像现实生活中那样通过肢体等进行交流,这一点为未来的虚拟形象社交提供了想象空间。

真实照片的线下拓展:对于上传照片这种要求,我们已习以为常。然而新兴的颜值社交应用则更加「硬核」。单纯一张图看脸怎么能够?如何满足手控、锁骨控、腿控的需求?这些应用在设计上更加鼓励用户去上传多张图片,全方位的展示自己。

另一方面,由于颜值社交天然地带有很强的线下目的,所以一些 App 也在扩展颜值的线下场景。如线下扫脸加好友、为好友贴标签等功能,让颜值人设自然的过渡到线下场景。

3. 从只看颜值到挖掘内在

-普通 App:好看的小哥哥小姐姐在等你呦~

-00 后:摩羯座会和白羊座起冲突的,PASS 你居然觉得分手后可以继续做朋友,PASS!

对 00 后来说,线上的社交关系无需延续到线下。既然没法看到真人,颜值的重要性就大打折扣了。在颜值社交的对立面,有一类应用主打三观匹配、灵魂社交。它们试图通过挖掘用户内心来揭秘用户的更多人设属性。

心理测试:通过心理测试为用户贴上不同的人设标签,归类用户。这种方式形成的人设看似科学,但其结果过于抽象且非结构化,很难应用到用户筛选和破冰话题中。为了避免这些弊端,不妨尝试一下心理测试的变体– 投票类测试。其耗时短、冲突大并且测试结果明确简单,从而可以很好的产生话题,引发交流。

玩法测试:答题类心理测试的结果缺少变化,玩法也略显枯燥。一些应用将心理测试加入游戏化的元素,增加趣味性。比如产品可通过画图来判断用户的性格,QQ 小程序通过双方画心的契合度来预测两个用户的匹配度。这类人设建立的方式会产生 UGC 内容,引发二次传播,促进其他用户参与。

问答:以 Hinge 为代表的应用让用户回答特定问题来丰富其人设。用户也可以自行设置问题,等待其他人回答。与心理测试相比,问题的答案更加个性化,也更容易引发后续话题。但需注意由于问答的流程长、内容多,人设的识别度和社交效率较低。因此它适合于恋爱类和慢社交类应用,并不适用于快餐类的社交发现场景。

4. 从自我评价到他人视角

-普通社交软件:请填写自己的用户资料。

-00 后:和我聊过的人都知道,我是固聊,点赞狂魔,话痨不粘人,小姐姐眼熟我一下。

「自我」是形成于周围人的头脑中,然后再交付给本人的。00 后喜欢的扩列文化中很多行为具有承诺性质。用户的 QQ 扩列宣言中常有养火花、互赞等要求。这些标签依赖于其他参与者的评价。他人的评价有助于增加用户人设的真实性和丰富度。例如 QQ 在用户资料中设置留言区,其他人可以在此评价你。也可在合适的互动节点处,如聊天结束、语音结束时,邀请好友为你打上印象标签。若想进一步增加用户粘性,不妨添加游戏化机制,如集卡模式。此方式可鼓励用户收集评价,促进好友间的互动。

SIMLARITY:引导用户完善人设的小技巧

-人都是懒惰的,没有哪代人可以逃脱这个魔咒。

怎样让懒惰的用户心甘情愿的完善自己的人设呢?

1. 增动机:在合适的场景中引导用户完善人设

阻断关键互动流程:为关键互动流程设置门槛,只有完善必要人设信息后才能完成互动。例如朋友 App,用户必须填写全部用户资料后才能进行匹配聊天。要注意,这种方式打断了用户当前操作,仅适用于引导用户填写非常必要的人设信息。

运用社交激励:社交激励可通过两个方式实施。第一,利用从众心理,别人有的信息我也要有。在用户查看其他人的人设项时,设计上可提供一个快捷设置自己人设的入口。第二,满足虚荣心,告知用户优质人设会带来更好的社交成就。例如应用可邀请其他人为照片打分,用户上传的照片质量越高分数越高。也可预测用户当前人设信息可以匹配到什么样的人。若想匹配到男神女神,得更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人设哦~

运用猎物酬赏:直接告知用户完善资料会得到的奖励,简单有效。奖励既可以是立刻兑现的奖赏,如会员。也可以将奖励融入到积分体系中,为产品带来长期收益。需要注意在运用猎物酬赏时,要给用户明确的进度作为实时反馈,避免由于迟迟达不到目标而产生挫败感。

2. 降成本:降低用户建立人设的脑力成本

描述自己,并非易事。在线上人设建立时,同样需要一些方式来降低用户的思考成本。

系统预填写:系统可以挖掘用户数据,预填写一些资料。第一,用户在其他场景中填写过的资料可直接复用在人设场景中。第二,分析用户的行为。利用用户在平台中已经沉淀的行为数据,帮助用户预填写个人信息。例如分析用户曾经加过的群可预测出此用户的兴趣和人口特征。第三,协同分析。根据用户好友的行为,以及和他有同样行为的其他用户的数据,协同预测用户的人设特征。运用此方式时需注意隐私问题,不妨给用户选择是否使用这种预填写方式的权利。

给出例子:面对扩列帖或镇楼音此类非结构化的信息,用户会感到会手足无措,不知道填些什么。此时不妨给用户一些引导提示。应用可以选择给用户提供示例,例如录制镇楼音时可以给出一些示范的话语。也可以考虑使用强引导方式,将一个大的人设项分解成若干部分,逐步引导用户填写。

放弃填空题,试试对话体:面对丰富的人设内容,传统的表单式填写极其考验用户的耐心。与其将所有内容抛给用户,不如将其分解,用对话式手段逐步引导用户填写。除了传统的分步填写外,产品可以利用对话机器人进行引导。机器人的人设和有趣的话语,可以将枯燥的填写过程变得有趣,提高完成度。

3. 表达:增加人设的辨识度

人设信息变得丰富后,怎样保证用户快速识别他人人设呢?

信息「标签化」:丰富的人设内容带来了很多非结构化的信息。例如 QQ 扩列中充斥着长文本帖子,用户很难快速识别关键信息。此时我们就需要将这些信息进行「标签化」处理。例如可以在用户卡片中直接展示关键信息标签,让用户快速做决策。声音等富媒体类型的人设信息,则需要一定的转换才可以实现标签化。例如应用可以提取用户声音的音色部分,为其打上标签如萝莉音、御姐音。也可以则将声音信息转换为文本字幕方便用户快速查看。

突出共同点:人设优先服务于他人,其次才是自己。我们建立人设是为了获得其他人的喜爱。所以在设计中不妨突出观众和该用户的的共同点,促进接下来的互动。例如在查看他人人设时,可以在与自己相同的标签处,用动效、高亮等设计手段突出展示。让用户对他人快速产生兴趣。

STEP FURTHER:让人设应用进入产品的增长回路

-普通人设: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成果 0-5

用户辛苦建立的完美人设,如果只是静静地躺在用户资料中,岂不可惜?人设蕴含的丰富信息可以充分整合到产品的增长回路中,为社交产品的各个环节提供增长可能。

充分扩展人设的应用场景: 人设不仅仅用于识别对方,它还可以成为各个社交环节的辅助元素。在聊天破冰中,人设可以用来引出破冰话题,在社交互动中,人设本身可以成为互动的一部分,比如虚拟形象可以直接在空间内和其他人进行交互。

人设内容具有互动性:静态人设只能起到「看」的作用,但是当人设内容中加入互动性功能后,人设本身就可以成为很好的破冰与互动的触发器。例如人设中的声音名片加入接唱和回复功能,用户可以和对方的声音名片互动,快速破冰。又如 Hinge 允许用户在人设中加入问答题,其他用户可以回答,回答成功即可以匹配。

人设本身具有传播性:人设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用户的理想自我,其本身就具有分享的属性。因此在人设的设计中,别忘了为用户分享提供「物料」。Zenly 会为用户提供多种漂亮的模板展示自己的信息,促进用户去分享自己的人设「名片」。除了「名片」外,人设也可探索其他的分享模式。例如一些应用将人设形容词生成壁纸,供用户使用。让人设成为产品传播途径的一环,带来用户增长。

结语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当 00 后登上社交的主舞台后,设计者在为他们的线上人设做设计时难免会感到惶恐。因为毕竟我们不一样。他们处在独特生命阶段,拥有独特的成长环境。因此他们喜爱的人设更垂直、更写实、更多元、更互动。但我们其实也一样,同样遵从于人性的特点,可利用相似的手段去激励他们按照产品目标完善人设。

人设只是社交的开端。若想帮用户成功交到朋友,还需要发现匹配、破冰、关系沉淀等几座大山需要跨越。其中的秘密,本「老阿姨」还需要继续地探寻 o(* ̄) ̄*)o。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