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 Chakram 鼠标体验:旗舰级性能和售价,全能便捷的体验
万万没想到,鼠标也会成为办公室里面的易耗品。事情是这样的,作为一个曾拥有上十把机械键盘好几个鼠标的坚定 Windows 用户和键鼠交互拥趸,因为不断地借给同事鼠标忘了借给谁,后来我只剩下一款鼠标了,那就是 ROG Spatha 这款双模无线鼠标。
作为此前 ROG 旗下最高端的鼠标,ROG Spatha 的质量确实没得说,超高强度地用了三年之久只是鼠标微动坏了,在淘宝花了十几块买来一对微动换上就继续服役。所以,当 ROG Chakram 到我手上的时候,我更多的好奇是,它能否替换掉 Spatha,成为我的常用鼠标?
更小,也更大众
作为接替 Spatha 的旗舰无线鼠标,Chakram 和前者有着截然不同的气质风格,它们更像是两款并列产品,而非迭代关系。这首先就体现在它们的外观和重量上,Spatha 体形巨大,线条凌厉,重量坠手,而 Chakram 体形适中,线条柔和,重量也不夸张。
▲ 左:Chakram;右:Spatha
可以这么说,Spatha 是我能够舒适掌握鼠标的体积极限,三围是 137 x 89 x 45 mm,并且它 173 克的重量带来的是满满的厚实感,因此对于鼠标垫的要求其实也很高,铝合金或者塑料表面更适合它。
至于新品 Chakram,三围是 132.7 x 76.6 x 42.8 mm,握持起来就刚刚好了,这也照顾了一部分手比较小的用户,并且 122 克的重量也不算很重,加上针对手型做了人体工程学上的优化,以及磨砂表面的处理,所以整个握持感受还是比较不错。
不过我的肌肉记忆还是属于坦克型的 Spatha,所以刚使用 Chakram 的时候,会有一种鼠标太轻,DPI 设置太高的错觉。
从二者外观上的区别获取也能感知一二,重型坦克型鼠标 Spatha 使用感受是步步为营,更适合 RTS 即时战略游戏,这种游戏对精准度有更高要求;而相对轻盈的 Chakram 则比较适合 FPS 射击游戏,强调的是速度和反应。当然这种分类而言是针对顶尖游戏高手的,绝大多数的玩家的水平还没到去触摸外设性能瓶颈的程度。
可能是最方便的鼠标
在我相当年轻的时候,相当关注电竞赛事,那个时候就听说,魔兽争霸的选手们都使用有线鼠标,因为无线鼠标链接有延迟,会影响操作。
后来才发现,那拉拉扯扯的线缆才会影响操作,尤其是现在很多鼠标的连接线真是又粗又硬又长(比如 Chakram 自带的这根),拖拽起来感觉鼠标前面顶着根竹竿,而采用无线连接方式之后,对比之下就有一种「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的无束缚感。
除了这个硬邦邦的有线连接方式,Chakram 还有无线 2.4GHz、低功耗蓝牙两张连接方式,这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
无线 2.4GHz 连接的延迟相当低,低到了 1ms,已经到了绝对不会影响选手操作的程度,事实上的使用感受也是如此,鼠标指针的跟手度如丝般顺滑,不过接收器得单独占一个电脑的 USB A 口,并且相应的鼠标的耗电也高一些。
而蓝牙连接就方便多了,直接进行配对就可以连接,省电也省接口,不过在蓝牙连接模式下,就不能使用 Armoury 软件进行鼠标的灯光性能宏键设置了。至于蓝牙连接的延迟提高,我倒是没有感觉到,毕竟人的感知极限在 100ms 左右,蓝牙连接的延迟仍要远低于这个数值。
三种连接模式也是照顾到了各种用户需求,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用户感觉鼠标跳帧漂移,这一般不是鼠标硬件的问题,而是鼠标供电的问题,所以 Chakram 鼠标接收器得单独占据电脑的一个 USB A 口,不能和其他外设共用一拖三一拖四的拓展 USB 接口,不然就会供电不足。
不得不说 ROG 的产品因为不省用料寿命确实挺长,以至于鼠标微动成了耗材,再加上不少用户喜欢 DIY 给自己的鼠标换上适合自己的微动,所以在满足 DIY 用户上也花了点心思。
Chakram 外壳采用了模块化磁吸结构,完全不需要螺丝刀进行拆卸,直接动手就可以卸下外壳,然后送附赠的镊子取出和换上微动,整个过程一分钟内就可以完成。
鼠标包装中随机附赠一对微动,和本体的微动都是来自于欧姆龙,型号不同,但都属于市面上中高端的微动产品,手感比较大众化,脆绵均衡。有更高追求的用户也可以去选购更高端的微动产品进行替换。
其实最困扰无线鼠标用户的不是延迟,不是指针漂移,更不是什么换微动,而是充电。
900mAh 的电池容量对于一款鼠标来说不算小了,所以它的续航成绩还算不错,按照每天正常使用十小时的强度,支撑一个礼拜没什么问题,毕竟我是硬生生的看着它最后 25% 的电量支撑了两天的使用。
无论是早先的换电池,还是后面的触点无线充电方式都不那么完美,这表现在换电池需要常备干电池,而触点无线充电的方式一般充电速度相当慢。实际上先前使用 Spatha 的时候每次鼠标没电的时候,就意味着我有了顺理成章摸鱼一小时的机会。
在接入了 Qi 无线充电协议之后,Chakram 就兼容了市面上各种 Qi 无线充电底座,充电速度能大幅提升,加上 USB Type-C 有线快充的加入,使得这款鼠标能够「充电五分钟,游戏四小时」。
▲ Balteus Qi 鼠标垫的无线充电区域
另外,ROG 还出品了一款 Balteus Qi 鼠标垫,内置了 Qi 无线充电区域,接上电源之后,把 Chakram 放到对应充电区域就可以无线充电,所以在午休中下班后,随手把鼠标往那儿一放,电就来了。
不过在 10W Qi 无线充电模式下,Chakram 充电的速度就大打折扣了,从电池耗尽开始充电,充到 75% 大概用了一小时十分钟,充满用了接近 2 小时。需要说明的是,在 ROG 通用的 Arm0ury 软件上显示的鼠标电量其实是 25%。50%,75% 和 100% 四档显示的,所以以上的充电速度并不十分精确。
灯与性能
对于一款游戏鼠标来说,性能和灯光哪个更重要?
虽然多数人嘴上说的是当然是性能最重要,但是心里估计想的是「灯光才是游戏鼠标的灵魂」。
在 Chakram 上,有三个地方可以亮灯,分别是尾部的 logo,滚轮和左右键下方的灯带,整体来说灯效还算克制,没有太过于杀马特,选个小清新的粉色淡蓝色甚至还有点儿可爱。
系统自带了七种灯效模式,也支持用户针对三个灯光分区进行分别定制,应该能满足玩灯爱好者的需求。
至于性能这块,不妨来看几个数据:100 至 16000 DPI 传感器能以高达 40g 的加速度,追踪每秒 400 英寸 (IPS) 的移动速度。2.4GHz 及有线模式中,轮询率为 1000 Hz 。
不过说实话,16000DPI 的性能上限几乎没人用得到,对于 FPS 玩家来说,一般比较合适的 DPI 设置会在 1000 左右(1080P 屏幕下),40g 的加速度和 400 的 IPS 也都是为了用户在高速移动下保持鼠标指针稳定不丢帧不漂移,这两个性能指标的上限也很高,毕竟没有人能握着鼠标在鼠标垫上一秒移动 400 英寸(10 米多)。
在软件中可以设置四种 DPI 数值,然后通过鼠标底部的 DPI 按键进行切换,也可以通过 DPI 按键和滚轮的组合进行无级调节。
另外轮询率关系到的是鼠标在无线连接下的延迟,1000Hz 意味着延迟最低能压到 1ms,当然这个轮询率包括按键的延迟也都是可以调节的。
最后,来说结论,毫无疑问,去年发布最近才上市的 Chakram 已经全方位地超越了四年前的 Spatha,在 1000 元以上的旗舰鼠标阵营里, Chakram 加上 Balteus Qi 鼠标垫能够提供非常不错的使用体验,也更适合大众用户,若说有什么不足的话,那就是 1399 元的价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