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华为麒麟、高通骁龙两家行业巨头 SoC 相比,联发科的 5G SoC 略显低调了一些。
早在去年 11 月下旬,联发科推出了首款采用集成 5G 基带设计的天玑 1000,但由于这款 SoC 并没有像另外两厂产品那样「一发布就被大量用」,因而并不是很多人知道,天玑 1000 系列已经量产,而且系列中端型号天玑 1000L 已经被用在 OPPO Reno3 里。
![](https://s3.ifanr.com/wp-content/uploads/2020/05/iQOO-Z1-24.jpg!720)
▲ iQOO Z1 是首款采用天玑 1000Plus 处理器的手机,
虽然华为已经有自研的麒麟,其余厂商都已经有高通的供货,但国内 5G 手机市场正值上升期,四千元以下的中高端 5G 市场仍然有较大的需求,可此时厂商也需要寻求创新的突破口,避免新手机之间的同质化,正因如此,用上 5G 不久的联发科就有了市场。
iQOO 在今年上半年推出过两款 5G 手机,iQOO 3 和 iQOO 3 Neo 都是四千元以下的 5G 产品,但在 2000-3000 元之间,iQOO 仍有着较大的 5G 产品空缺。
![](https://s3.ifanr.com/wp-content/uploads/2020/05/5111589871075_.pic_hd.png!720)
而这一空缺在今天开始,由全新的 Z 系列来填补,系列中的首款机型 Z1,是 iQOO 第一台使用联发科处理器的手机,也是首发联发科天玑 1000Plus 的手机。
iQOO Z1 售价一览:
- 6GB+128GB:2198 元
- 8GB+128GB:2498 元
- 8GB+256GB:2798 元
和之前定位中端的天玑 1000L 完全不同,天玑 1000Plus 的定位是旗舰定位,它是系列工艺和性能最高的产品,与麒麟 990 5G、骁龙 865 同级,而且这枚 SoC 是本月初才正式发布的新品,可谓是新鲜登场的新旗舰。
![](https://s3.ifanr.com/wp-content/uploads/2020/05/iQOO-Z1-20.jpg!720)
▲ iQOO Z1 为 6.57 英寸钻孔屏,屏幕最高刷新率 144Hz
这次天玑 1000Plus 的卖点主要是 5G、省电、屏幕刷新率、画质引擎、游戏 / 视频优化几个方面。这是目前全球唯一一款能支持 5G+5G 双卡的处理器,而为了减少双卡 5G 下的功耗,这次处理器也搭载了联发科独家的「5G UltraSave」技术。
简单来说,「5G UltraSave」是一项能根据网络信号条件、数据传输情况,来动态调节基带的工作频率、传输带宽和电源管理的技术,从而让 5G 基带部分更加省电,在双卡 5G 的条件下也能有较长的续航能力。
![](https://s3.ifanr.com/wp-content/uploads/2020/05/iQOO-Z1-13.jpg!720)
实际体验中,我将两张 5G 手机卡插入到 iQOO Z1,这是我第一次看见两个信号栏同时显示 5G 标志。
但在目前来说,我们还暂时体验不到 5G 双卡双待的好处,毕竟我们日常以 5G 为主力,副卡 4G 接收电话和短信也已经够用。
![](https://s3.ifanr.com/wp-content/uploads/2020/05/iQOO-Z1-23.jpg!720)
▲ iQOO Z1 有太空蓝、星河银、幻彩流星三种配色,这是「星河银」
不过,正如双卡从过去 3G+2G、4G+2G、5G+4G 组合不断升级,5G+5G 双卡是个必然趋势。尽管我们现在真正会用到双卡 5G 的场景不多,但它本质上是一项为未来趋势而准备的技术,比如在之后的 5G 短信、视频通话或还没出现的新功能中,副卡也能使用比 4G 更快的 5G 信号传输。
那么双卡 5G 场景下,会给手机续航带来影响吗?iQOO Z1 的电池容量是 4500mAh,数据上这个容量和普通 5G 手机在同一基准线。
![](https://s3.ifanr.com/wp-content/uploads/2020/05/31.jpg!720)
在我双卡开启 5G 信号条件下,手机在较重的使用强度下也有 4.5 小时以上的亮屏时间,截至至 26% 剩余电量,总续航接近 20 小时,这一成绩和普通 5G 手机相当,估计手机亮屏时间能到 5.5 小时左右,总续航能到 24 小时。
需要注意的是,这次测试我是在 144Hz 刷新率下进行的,所以在双卡 5G 加高刷新率下,手机耗电理应比普通 5G 手机更大,但 Z1 的这个成绩确实让我有点意外,因为这只相当于单 5G 的消耗。
![](https://s3.ifanr.com/wp-content/uploads/2020/05/iQOO-Z1-11.jpg!720)
除前面提到的 5G UltraSave 省电技术,联发科也曾在天玑 1000Plus 的产品文档中提到过 HyperEngine 2.0 游戏优化引擎,这个引擎其实是 CPU、GPU 以及运存资源的调配机制。
不过 HyperEngine 2.0 内部也有针对网络功耗做优化,在我们进行游戏的时候所用的是 5G,但在手机待机时会切换到 4G,从而节省待机时的电池消耗。
我曾经在《手机配件其实在帮你偷偷省电》介绍过几种 5G 手机的省电方法,看来联发科的这个省电机制也能收录到「偷偷省电」的行列当中。
![](https://s3.ifanr.com/wp-content/uploads/2020/05/iQOO-Z1-29.jpg!720)
另外,4.5 小时的亮屏时间只是我在 144Hz 刷新率下得出结果,而且也是双卡 5G,算是 iQOO Z1 的在最大耗电使用下的续航情况。但平时我们平常很少会这样用,所以我们也是可以通过一些选项延长续航。
在设置中,144Hz 的刷新率是系统的最高选项值,这也是这次天玑 1000Plus 所支持的最高刷新率,交互流畅度的提升明显可见。不过我们也能将刷新率调到 90Hz,或者直接交由系统动态调节,这样能让手机的续航增加 1-3 个小时。
![](https://s3.ifanr.com/wp-content/uploads/2020/05/iQOO-Z1-28.jpg!720)
这里我个人会建议交给系统动态调节,在滑动桌面这些场景下用普通 60Hz,刷微博、微信用 90Hz 已经基本够用,这些场景使用 144Hz 虽然会更加流畅,但有点大材小用,而且也会增加屏幕功耗。
144Hz 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游戏场景中,这相当于是一块小电竞屏,在游戏场景中,高刷新率能带来流畅的游戏画面效果,减少游戏镜头移动时的拖影,这才是真正体现 90Hz 以上高刷新率优势的地方。
![](https://s3.ifanr.com/wp-content/uploads/2020/05/xunh.jpg!720)
自进行一轮测试后,我将手机电池用到 15% 剩余量,随后通过 iQOO 的 44W 充电器进行快充,并得出 15-100% 电池的充电数据,在 30 分钟内充电 57%,至 73%;至 100% 总耗时 57 分钟,充电速度可观。
然后,我开始第二轮测试。
第二轮测试我主要是做性能对比。天玑 1000Plus 在定位上是和骁龙 865、麒麟 990 系列平级的产品,它除了能支持 5G 以外,也支持 WiFi 6 和拥有独立的 APU 负责 AI 资源调配。
![](https://s3.ifanr.com/wp-content/uploads/2020/05/5151589871672_.pic_hd.png!720)
细化到 SoC 的各项参数上,天玑 1000Plus 同样用的是 7nm 工艺,CPU 架构是 4+4 的 A77+A55 大核加小核搭配。GPU 用了 ARM 新架构的 Mali-G77,性能和能效控制都能称得上是旗舰级别的水准。
这次联发科也将天玑 1000Plus 的 APU 升级到 3.0 版本,性能比 2.0 提升了 2.5 倍,这种效率上的提升能体现在每次拍图后的 AI 图片处理、背景虚化、识物和语音识别几方面。
借助于跑分软件(所有软件均为同一版本),我们能看到天玑 1000Plus 和骁龙 865、麒麟 990 5G 两款主流 SoC 的差距。
在安兔兔跑分中,骁龙 865 以 57.8 万分位居第一;天玑 1000Plus 的表现也不差,也能拿到 52 万分位居第二;麒麟 990 5G 的成绩是 50.1 万分。
![](https://s3.ifanr.com/wp-content/uploads/2020/05/2191589872393_.pic_.png!720)
▲注:天玑 1000Plus 为正常模式下运行;麒麟 990 5G 为性能模式下进行
在 iQOO Z1 的「电池」选项中,我们能打开「Monster」模式提高 CPU 频率运行,在这个模式下,手机的安兔兔成绩 53 万分。
后来我用 GeekBench 4 针对 CPU 性能跑了一次,天玑 1000Plus 的成绩依然还是在骁龙 865 和麒麟 990 5G 之间。
但这次天玑和麒麟的比分有点意思,CPU 之间的体质接近,在单核性能方面天玑 1000Plus 略比麒麟 990 5G 高,而在多线程方面则是麒麟 990 5G 比天玑 1000Plus 更高。
唯独是骁龙 865 将其余两款 SoC 抛离在后,单核多核分别以 100-200 分取胜。
![](https://s3.ifanr.com/wp-content/uploads/2020/05/akvDcI5oa8ouHcNY.png!720)
GFX Bench 我用了骁龙 865 和天玑 1000Plus 作对比,在曼哈顿 3.1、3.0 离屏,霸王龙离屏测试中,骁龙 865 的数据整体会更高一点,但天玑 1000Plus 的数据也只是相差 11fps(最高值),综合差距并不是很大。
![](https://s3.ifanr.com/wp-content/uploads/2020/05/1PdZDGnAeZu2pZMo.png!720)
在游戏测试中,我使用《和平精英》、《王者荣耀》和腾讯 Perfdog 来查看游戏运行情况,在「HDR 高清画质」和「超高」帧率下,手机以 40fps(不排除未来手机量产后会提供更高帧率运行可能)运行,此时测试工具折线图显示占帧率和 CPU 稳定,除极少情况会出现卡帧外,其余时间均流畅运行。
![](https://s3.ifanr.com/wp-content/uploads/2020/05/213.png!720)
▲ iQOO Z1(天玑 1000Plus)和平精英运行情况
![](https://s3.ifanr.com/wp-content/uploads/2020/05/2-6.jpg!720)
▲ iQOO Z1(天玑 1000Plus)王者荣耀运行情况
测试了一轮后,我用热感仪对三款 SoC 进行测温,此时三款测试手机均在同一软件跑分,以模拟在相同压力下的发热情况,三款 SoC 的发热情况相近,骁龙 865 温度最高,天玑 1000Plus 和麒麟 990 5G 都不到 40 摄氏度。
![](https://s3.ifanr.com/wp-content/uploads/2020/05/20200519T124906-2.jpg!720)
▲测试室内温度 22 摄氏度,测试结果 ±1 摄氏度
需要备注的是,由于三款手机的温控机制不同,而且每个用户的使用情况、使用环境温度也不同,因此 SoC 的温度结果仅供参考。
就围绕产品本身来说,如果骁龙 865 的综合性能是 Android 阵营中的十成功力,那么天玑和麒麟都能做到超八成甚至更高的水准。要是不刻意给天玑挑刺的话,你所需要的它基本也能做得到,它是一款表现对得起第一梯队排名的 5G SoC,仅次于骁龙,能力和麒麟相当。
![](https://s3.ifanr.com/wp-content/uploads/2020/05/iQOO-Z1-33.jpg!720)
当然,天玑所带来的好处并不只是产品性能够强,而是给予了厂商在高通阵营以外的选择。
在面对麒麟阵营的新机一部部登场,手机厂商需要寻求新的 SoC 给手机创新带来突破,尽管骁龙 865、骁龙 765 系列产能已经不成问题,但近乎「月更」的手机厂商也不能总以「旧旗舰打新中端」出新,iQOO 选择用联发科天玑开出一个 2500 元价位段的 5G 系列,这其实不但是 iQOO 的一次尝试,对于联发科来说,也是展现「我能追上骁龙旗舰」的机会,通过 iQOO 的带货能力,让大家重新认识联发科处理器。
![](https://s3.ifanr.com/wp-content/uploads/2020/05/iQOO-Z1-25.jpg!720)
▲ 主摄 4800 万像素,其余为超广角镜头及微距镜头
不过天玑 1000Plus 虽然在性能上可以追平骁龙和麒麟,但它仍缺少「有趣」的灵魂让大家记得住它的存在,譬如高通的 GPU 性能、麒麟的 APU 功能,这些都能让人记得住产品和后续迭代。
我不得不承认天玑 1000Plus 的双 5G 和省电技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然而尽管如此,单凭这些并不足以能让人记住它。相反,若联发科能和厂商善用 AI 和图像、影视功能,相信大家会对联发科 SoC 刮目相看。
![](https://s3.ifanr.com/wp-content/uploads/2020/05/DSC006492.jpg!720)
其实在评测部分中我有一点没有提到,就是天玑 1000Plus 内置了联发科独家的 MiraVision 画质引擎,这个引擎会联合 APU 3.0 进行 AI 运算,随后对 4K 画面逐帧调节,其中就包括画面色彩、亮度、对比度、锐度、动态范围等等项目,同时也能将 SDR 实时优化成 HDR,提升影视画面的色彩和清晰度。
我一向主张厂商通过功能去带动硬件升级,让用户通过功能的好处去升级,而不是单纯对参数的追求。从性能和运算能力看,天玑 1000Plus 这个底子并不差,它能够承载更多复杂的计算任务,只不过它是刚问世的胚子,有待厂商去挖掘它潜在的能力。
![](https://s3.ifanr.com/wp-content/uploads/2020/05/iQOO-Z1-5.jpg!720)
基于天玑 1000 系列这个开始,在个人看来,联发科未来可以继续深造 AI 娱乐方面发展,像 AI 拍照、视频拍摄增强、AI+AR 游戏、性能资源调配等等,以「移动娱乐」这一大方向增加行业影响力。
iQOO Z1 给了天玑 1000Plus 一个好的开始,因为这个品牌很年轻,而且受众也很年轻,而年轻用户对手机娱乐需求也非常大,这是联发科展现实力的好机会,但无论是 iQOO 这个新系列,亦或是联发科天玑,它们都需要持之以恒的创新,才能让系列家族继续壮大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