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充再快,我们也没法无视手机续航
快充技术仍在进步,就在大部分人都以为,「30 分钟充满一台 4000 毫安电池的手机」已经足够快的时候,这个过程又再一次被缩减:
现在只需要 15 分钟。
就在本周,包括 OPPO、vivo、iQOO 和 realme 在内的四家手机厂商,均对自家的新快充技术进行了重点宣传。
虽然大家在规格、实现原理上有一定差异,但突破三位数功率上限目标还是一致的。
▲ OPPO 的 125W 超级闪充
其中,vivo 和 iQOO 拿出的是 120W,而 OPPO 和 realme 则是 125W,相当于是一夜之间全面进入「百瓦快充」的时代,这也为充电速度带来了非常惊人的提升。
▲ iQOO 演示的 120W 和 55W 充电速度对比
在 iQOO 给出的对比展示中,一款配备了 4000 毫安电池的手机,在 120W 的快充下,5 分钟内就充到 50%,15 分钟则完成了从 0-100% 的充电流程。
而同样电池大小,但仅使用 55W 快充的手机,15 分钟内只充入了约 43% 的电量,速度足足比前者慢了一半。
百瓦快充还不只是 OV 系独有,去年早些时候,小米总裁林斌也在微博上展示了 100W 快充技术,并在 17 分钟内充满了一台 4000 毫安的手机。
而努比亚红魔、联想拯救者等品牌,也都曾晒出过 90W、100W 快充的信息。
综合来看,这种超高规格的快充技术显然已经在实验室或上游供应链得到了验证,现在就看哪家厂商能第一个解决量产和商用问题,补上这最后的「临门一脚」。
但越来越快的充电速度会带来什么?它又能否解决我们对手机续航的不满情绪?
手机电池并非毫无突破,但多出来的部分都用在了其它地方
手机续航是智能手机所面临的共同瓶颈,如果不是因为我们曾经历过一周充一次电的功能机时代,大概没人会觉得,智能机一天一充有什么问题。
只不过这些年下来,它也确实变得稀松平常:晚上睡前,我们会找出床头的充电线给手机插上,然后等一觉醒来后,拿起充满电的手机出门上班,并坚持到傍晚回家。
周而复始,我们养成了习惯,手机厂商也选择维持现状,既不会让整体续航时间大幅低于这个标准,也没想过要做出显著提升。
某种程度上说,现在的智能手机会在续航上保持原地踏步,也受到了这种「习惯」影响。
▲ 去年劲量推出的一款 18000 毫安电池手机,打破了很多人对手机大电池的幻想
电池技术真的没有改变吗?配备了超大容量锂电池的手机也不是没有问世,但重量和体积注定了普罗大众不会坦然接受。
不过就算是体积受限,近几年的锂电池也在能量密度上有所进步,使得手机可以向电池组内挤入更多的千瓦时。
更别说每年芯片工艺的改进所带来的功耗降低,还有软件层面的优化,也多少能让电池挤出一定的余量。
但这些多出来的余量不见得就是给续航用的。
更大的屏幕,更高的分辨率、刷新率,更强的处理器性能,以及更快的网络体验,这些新技术为用户带来了体验提升,也在不断压缩着手机续航。
换做是用户,看到电池有余量,也会在「续航撑一天」这个最低限度目标内,下意识地增加使用手机的频次,或者说更大胆去使用游戏、视频等耗电量较高的应用。
▲ 图片来自:Time
其带来的结果就是,我们以为电池没有进步,但事实上,电池可能永远都「喂不饱」年复一年的各种手机硬件升级,也满足不了我们使用手机的欲望。
所以,除非我们能做到让电池进步的速度远超硬件提升,不然「一天一充」的现状必然会长时间维持下去,而手机在电池上的短板,终究只能靠越来越快的充电技术来弥补。
当充电速度足够快,你可能真的会「没感觉」
手机厂商发展快充的目标已经十分明确了:它们希望用更短的充电时间,来淡化一天一充,甚至是一天两充的负面影响。
那么,就算是手机电量用得很快,但至少能把充电的时间省下来。
从最早的 18W、20W,再到后来 30W、44W 乃至是 65W 等各类标准,手机厂商的快充功率逐年飙升,我们的手机充电时间也在以肉眼可见的程度大幅缩短。
▲ OPPO 这个对比视频,直观地展现了过去几年快充技术的进步
可很多人没想到的是,当充电时间越来越短,并开始无限接近于「瞬时」状态后,它也会渐渐改变我们对充电这件事的感知。
拿之前我体验 OPPO Find X2 Pro 的情况为例,这款手机支持 65W 的 SuperVOOC 2.0 闪充,约 40 分钟就能充满 4260 毫安的电池。
但「电池彻底用完再充电」,其实只是最极端的情况,大部分时候,我们会在电池图标变红,或是剩余 20-30% 电量时,就会开始寻找补电措施了。
结果也不一定是要充满,而是更希望在 5-10 分钟的短时间内充入更多。
▲ OPPO 125W 快充演示,5 分钟从 0% 充至 41%
若是按照 OPPO 现在的 65W 标准,Find X2 Pro 从 20% 充至 90%,需要 22 分钟左右。
而在新的 125W 快充下,它在 5 分钟内,就能将一个 4000 毫安电池的手机从 0% 充至 41%。
5 分钟是什么概念?基本就是你早上刷牙漱口,工作中泡杯咖啡,或是接一个工作电话的时间,而与此同时, 125W 的快充就能让手机从「红血」状态完全复活,支撑起小半天的使用。
▲ 超高速快充普及的话,拖着线一边等充电一边玩手机的情况将不复存在。图片来自:NYT
这才是超高速快充会带来的改变——它真正提升的,其实是我们在「碎片化时间」里的充电效率。
而在百瓦功率的加持下,这种效率提升已经足够模糊「充电时间」这个概念了,若能普及,充电也会潜移默化地变成一件没有负担的事情。
▲ realme 的 125W 闪充,3 分钟可以充 33% 的电
换做以前,充一次电得花 1-2 个小时,所以每当我们出门前发现手机电量只剩 50% 时,就会心烦和焦虑到不行。
但现在,5 分钟的即充即走,充电时间将不再限制于大段大段的时间中,充电也就成了手机使用中「可被忽略不计」的事项。
你不必再下意识地睡前插上充电线,也无需保持别扭的姿势,一边拖着线一边拽着手机,只是为了临睡前追完看到一半的电视剧。
或许理想化的充电本就该如此,而不是万年 5V/1A 的妥协。
百瓦快充的另一端,我们也不能忽视手机本身的续航
在 OV 发布了各自的新快充技术后,有朋友问我,15 分钟充满手机之后,我们是不是可以冲击 1 分钟充满的目标?
老实说,在快充刚面世的时候,也没人能预想到有一天,我们会看到 100W 快充的商用和落地。
只不过在这样的充电功率下,再往上提升,带来的进步也会非常有限了。
毕竟用户感知也是有临界值的,在「5 分钟就能充近一半电量」的现状下,把它继续缩短到 3 分钟,乃至是 1 分钟,还是否会带来实质改变?这是一个问题。
▲ 现在厂商的快充头都开始加强对公有协议的兼容性,但私有协议的部分仍很难实现统一。图片来源:CNET
我们还需要考虑超高速快充普及的成本问题。理想状态下,我们显然也希望让这种「瞬时补电」的体验能全面覆盖,而不仅仅是局限在办公室的桌边,或是床头的一个角落,其他地方就只能使用 18W QC,或是 30W PD 的标准协议。
▲ OPPO 发布的两款超闪充电器获得了很多好评,体积小只是一点,更重要的是对多协议的支持,由此也能看出用户对于充电器兼容性的重视
但这也意味着,如果你想获得最好的体验,就得构筑一个围绕该品牌或产品的「快充生态圈」,那光是购置专有的充电器、充电器,就是一笔很可观的费用。
而是否愿意让自家的充电器对多个协议进行兼容,也完全得看厂商自己是否「良心」。
▲ 5G、120Hz 高刷屏、2K+ 分辨率,体验确实好,但对续航也带来了新压力
另一方面,电池续航的问题还是客观存在的,尤其在 5G 、2K+ 和高刷新率屏等特性逐渐普及的情况下,我已经明显感觉到今年 Android 旗舰机在续航上的「力不从心」,以及总是在「够用」和「不够用」之间反复横跳。
这种对手机本身续航能力的「焦虑」,是再快的充电速度都很难弥补得了的。毕竟没人总希望看到「电池电量不足」的提示框频繁弹出,而我们不可能保证在每次手机快没电的时候,手边都刚好有一个可以提供百瓦快充的配件。
说到底,快充虽好,但续航仍然是大部分人的刚需。谁能革得了锂电池的命,那大概不是创新,而是可以称为创举了。
题图来源:deTe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