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iPad Pro 刚开始配上笔和官方键盘后不久,我的老板,以及不少互联网上 CXO 级别的人纷纷表示:这款设备太棒了,真是生产力工具。
然后,我们这些码字民工在每年 iPad Pro 更新后都会进行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艺术:用 iPad Pro 写文章来证明这玩意儿到底是不是生产力工具。连续几年的答案都差不多:iPad Pro 写文章,可以,但没必要。

然后每年苹果也会组织官方活动,请插画师、设计师等等创意工作者展示他们如何「妙笔生花」,让众人感叹:我们用的不是同一个 iPad Pro。
说完这些无关紧要的前言之后,我们谈一谈正题。
今年的 WWDC 开发者大会很特殊,不仅是苹果第一次以线上直播的形式开发布会,内容精彩程度远超往年。除了 iOS 14 、macOS 设计上的巨大变化外,苹果还在发布会上确认了 Mac 将转用 ARM 芯片的消息。

而从苹果在发布会上的演示来看,原本多见于手机、平板电脑的 ARM 芯片,在桌面端应用的实际效果还不错。在 A12Z 芯片和新系统的加持下,微软 Office 三件套和 Adobe 的 Photoshop 与 Lightroom 软件均能流畅运行。
这不免让人思考,Windows 会不会也转投 ARM 阵营呢?
ARM,已非吴下阿蒙
转换平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就提到过,苹果从英特尔平台转向 ARM 需要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软件生态问题。
由于多年来,苹果在 Mac 上使用的处理器芯片都是由英特尔提供的,英特尔处理器的硬件架构是 X86 架构,和 ARM 架构并不一样。前者使用的是复杂指令集,后者使用的是精简指令集。

程序和处理器之间通过「指令集」沟通,但为 X86 架构编译的软件,能看懂复杂指令集所表达的内容,却不一定能看懂精简指令集表达的内容。
连基本的「沟通」都不能保证,又怎么能保证软件流畅运行呢。
软件和处理器无法好好沟通,让搭载 ARM 处理器的微软 Surface Pro X ,只能模拟 X86 环境运行 32 位程序或 UWP 应用。在我们实际使用期间,Surface Pro X 也出现了软件闪退、卡顿、乃至自动关机的现象。

解决办法也不是没有,需要软件厂商专门为 ARM 编译优化软件,但 ARM 处理器在桌面端市场产品很少,软件厂商并没有积极性去为 ARM 去编译优化软件。
不过,现在出现了一个新影响因素:Mac 要使用 ARM 芯片了。
在过去不久的 WWDC 发布会上,苹果展示了微软 Office 三件套和 Adobe 的 Photoshop 与 Lightroom 等第三方软件的使用情况,它们均能在 ARM 处理器平台下流畅运行,同时苹果自家的大型应用 Final Cut Pro 、Logic Pro 也能流畅运行。

这足以证明 ARM 芯片在桌面端的性能释放效果还不错,而且苹果还在发布会上公布了新的 Xcode 开发工具,以提升软件编译效率,进而加快 Mac 端软件适配 ARM。
此外,A12Z 这块 ARM 芯片的性能此前也被证明过,搭载 A12Z 处理器的 iPad Pro Geekbench 跑分达到了单核 1118、多核 4625,这已经十分接近顶配版的 MacBook Pro 2020 13 英寸成绩了。

▲我们此前测试的 GeekBench 5 单核、多核性能对比数据(星号为新机型,i5 双雷雳、四雷雳版本跑分为 Max Tech 数据)
最近 A12Z 在 macOS 系统下的跑分也被曝光了出来,根据外媒 MacRumors 报道,有开发者对搭载 A12Z 的开发过渡套件(Mac mini )进行了跑分测试,成绩为单核 811、多核 2781,整体成绩接近 MacBook Air 2020。
但这个成绩是基于苹果的通用二进制编译语言 Rosetta 2,且跑分测试时还有 4 个核心没有被激发,性能损失了不少,如果能测试过渡完成后的 Mac mini,相信成绩会更接近 iPad Pro 的跑分。

回到开头的话题,目前最强劲 iPad Pro 的性能,其实已经和入门款的 MacBook 持平了。所以说,对于码字民工来说,目前顶级的移动端 ARM 芯片绝对满足所谓的「生产力」需求,更大型一些的 4K 视频剪辑也不再话下。
当然,在今年 WWDC 上,苹果展出的那一段古墓丽影游戏片段因为渣画质让不少 ROG 或者外星人电脑用户真的笑,笑出声。

花好几万买一台戴尔或者 ThinkPad 移动工作站的人,自然也不会对 ARM 处理器的性能有所期待。
这种场景又回到了开头所说的,「生产力」是薛定谔的,其状态因人而异,对于多数人来说,现在 ARM 处理器性能带来的「生产力」是溢出的,如果你否认,那么恭喜你,你是少数人。

对于很大一部人来说,iPad Pro 的处理器用在了 MacBook 上,还解决了软件兼容的问题,那么绝对是福音一件:一台更轻薄、续航更久的 MacBook Air 谁不喜欢呢?
事实上,一台更轻薄,续航更久的 Surface Pro 早已面世:搭载了一颗骁龙处理器的 Surface Pro X 在去年就已经发布了。
但是,喜欢的人不多,买单的人更少。
原因还是在于 Windows 10 跑在 ARM 处理器之上并不稳定,一些软件也不可用。

当 Mac 决定换上 ARM 处理器的时候,为何大家会更有信心?大概还是对苹果把控系统生态的信心:现今不少的 macOS 应用中的底层代码其实是和 iOS 一样。iOS 是跑在 ARM 芯片上最好的系统。
至于代表 X86 处理器阵营的英特尔,多年前想尽方法希望 X86 芯片跑在手机和平板上,在某一段时间也确实有成效:联想和华硕都出品过 Atom 处理器的手机,还有昂达等等深圳硬件厂商出品过 Atom 处理器的平板。
然而,只有 Core(酷睿)经过了时间的考验,Atom 没有,哦对,Atom 之下的 Quark 系列处理器也没有。

Quark 系列处理器也是一种精简版 X86 处理器,功耗低,面积小,英特尔想让它用在物联网和可穿戴领域,达成 X86 无处不在的愿景。
到 2020 年来看,物联网和可穿戴领域的芯片,毫无疑问会是 RISC-V 的天下,一种比 ARM 更精简的指令集,越简单越轻型的场景,就要用越大巧不工的工具。
手机和平板等移动设备自然不用多说,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会是 ARM 处理器的地盘。

唯一的疑问是,桌面端设备呢?Mac 阵营已经决心革命了,Windows 呢?
前 Mac 主管 Jean-Louis Gassée 也发文称,使用 ARM 芯片的 MacBook 竞争力更强,会促进 Windows 阵营加快对 ARM 支持,甚至让 Wintel 联盟破裂、Windows 电脑厂商转投 ARM 阵营。
X86 最后的阵地
Wintel 联盟是指微软 Windows 和英特尔在电脑领域组成的商业联盟关系,上世纪 70 年代,电脑从实验室走向每个人的家中,个人电脑市场被点燃,像苹果、IBM、康柏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电脑厂商。
不同的是苹果选择了软件、硬件一体化研发、销售的策略,而 IBM 为了快速推出电脑产品,并没有选择自研处理器和软件操作系统。当时还是小公司的英特尔和微软分别拿到了 IBM 的处理器订单和操作系统订单。

就这样, IBM 在 1981 年正式发售 IBM PC,仅一年内就销售了近 10 万台。IBM PC 这种兼容式制造电脑的方法,极大的降低了电脑的生产门槛,而 IBM 当时又受反垄断限制,不能限制其他公司推出 IBM PC 兼容产品,不少公司在看到个人电脑市场有利可图后便很快推出 IBM PC 兼容机。
由于市场上 IBM PC 兼容机越来越多,为它开发软件的第三方软件厂商也越来越多,IBM PC 兼容机很快成为了市场上最主流的电脑产品,连苹果的 Macintosh 也无法阻止。

▲IBM PC 兼容机 Compaq Portable
越来越多的 IBM PC 兼容机让竞争越来越剧烈,同时也让微软和英特尔这两家为 IBM PC 提供核心操作系统和处理器的公司成为了电脑行业的霸主,这两家的隐形联盟也促进了电脑行业的发展,正如安迪-比尔定律所言:
What Andy gives,Bill takes away.(比尔拿走安迪所给的。)
安迪就是原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安迪·格鲁夫,比尔自然就是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了,这项定律的大意是 Windows 系统软件对硬件的要求越来越高,让消费者对更高性能的英特尔处理器有了需求,而英特尔更新处理器提高性能,也能让 Windows 拓展功能。

正是这种隐形的联盟让英特尔和微软在个人电脑领域站稳了脚跟并成为行业领头羊,系统和处理器的更新让电脑成为真正的消耗品,促进了电脑市场的发展。
久而久之 Wintel 就被用来称呼这两家的联合,又由于 AMD 和英特尔制造的桌面端处理器都采用 X86 架构,Windows +X86 架构的处理器,在 Windows PC 端成为了绝对的主流。

ARM 芯片如果要进军 Windows 生态,让软件厂商积极为 ARM 芯片编译软件,就必须突破 Windows +X86 的组合,促使微软和 PC 厂商们推出更多搭载 ARM 处理器的 PC,但这事并不容易。
当我们讨论 Windows 阵营会不会转投 ARM 的时候,这个命题其实未必成立。
就像开头所言:
老板们觉得 iPad Pro 比笔记本好,是因为在 iPad Pro 上回复邮件的体验要比在 MacBook 上好得多。要不然为什么 macOS Big Sur 中的邮件应用也不会改成 iPadOS 端的那样。

创意工作者觉得 iPad Pro 是神器,是因为 iPad Pro 的高刷新率屏幕配上了苹果精心制造的 Apple Pencil,在人机交互,input 和 output 上让人感觉畅快无比。
文字工作者觉得 iPad Pro 不太行,是 iPadOS 现在还不能胜任他们的多任务工作,以及复杂的文件管理需求,以及那个长时间输入就会让人局促不安双脚抠紧的键盘。

这个场景逻辑,和 RISC-V、ARM、X86 的场景逻辑一脉相承。
Atom 和 Quark 代表的 X86 之败,也能预示 ARM 之胜。
其决定因素不是因为英特尔还在搞 14nm++++++++++++,而是曾经只有 X86 才能做的事情,现在 ARM 做得差不多,甚至更好了。比如:4K 视频剪辑这种曾经被认为是重生产力的事情。

在高端游戏电脑上玩《刺客信条:奥德赛》或者《极限竞速:地平线 4》的玩家会沉浸在 4K HDR 的优美画质中。
给《星球大战》系列以及《复仇者联盟》系列做特效的工业光魔公司,使用的是 Clarisse iFX 这种复杂昂贵的 3D 渲染软件,ARM 处理器的电脑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法运行这个软件。

但这种金字塔形的用户分布对于 ARM 处理器来说不是问题,就像腾讯游戏的重心是《王者荣耀》和《和平精英》而不是 WeGame 平台那样。腾讯不会专门做一款门槛极高的游戏满足 HardCore 玩家,ARM 处理器产品的目标用户也不是 Clarisse iFX 使用者。
潮水的方向
如果想让文章快速结束的话,那么大可以搬出过往被用到了无数次的例子:iPhone 发布的时候,当时如日中天的诺基亚内部有高管摔了摔这款脆弱的手机,表示它不足为虑。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但事实上,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很长一段时间内 Windows + X86 架构处理器的组合还会是主流,它们在 Windows PC 端已经发展数十年,而且在此期间一直都是消费电脑市场的主流,市场份额最大。

如此长时间的运营,让 Windows +X86 进入到了越来越多的产业内,出版业、互联网行业、制造业……只要和电脑相关的行业,几乎都会有它的身影,近乎垄断的占有率让整个产业都习惯了「Windows +X86」。

英特尔去年 5 月就联合 PC 产业链的上下游厂商共同推出了雅典娜计划(国内称为英特尔移动超能版),旨在适应时代发展,向移动办公发力。

更为关键的因素在于相比于手机一两年一换的换机频率,电脑的换机频率实在低到可怜:如果不是今年疫情原因,对远程办公和会议的需求猛增,很多人还会继续使用那台重卡慢的旧电脑。

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Windows 阵营先于苹果尝试了 ARM 处理器电脑,如果把早先的 Windows RT 设备也算上的话就更早了(Windows CE 另当别论),但是普及开来的速度会大大慢于苹果的 ARM Mac。
ARM Windows 电脑大概率不会是另一个 Android 崛起的故事,但 ARM 侵入桌面端的潮水不会停歇。
本文由周宇、刘学文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