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实探辟谣:新疆棉花地里没啥人,两个人要管 3000 亩

公司

2021-04-30 12:00

新疆尉犁县的秋天一来,棉花就开始争先恐后地成熟。

人们经过一排排金黄的白杨树,来到辽阔的白色棉田,那里棉花吐絮就像云朵蔓延到地面,又像海浪一般,荡漾着新疆农民丰收的幸福。

不过这种幸福,在前段时间变得异常离谱。

为了弄明白新疆棉花的故事,我们想从棉花播种开始,看看一切到底如何发生。

极飞科技作为农业科技领域的头部,上周就在尉犁县开展了国内首个无人化棉花农村项目。

他们自己包了一块地,然后让两位 90 后在这管理 3000 亩棉田,证明无人化管理,已经足以让大规模种植成为一件简单的事情。

这也用事实直接表明,关于新疆的一些谣言纯属无稽之谈。

爱范儿也去到现场,实探了这一片广袤棉田,并且进入新疆棉花工厂,围观了棉花从棉絮到棉产品的全过程。

这个小县城里,正在开启一场「棉花帝国」的革新行动。

从棉田走到棉厂,看「无人化」改变新疆棉花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也是世界三大产棉区之一,新疆棉产量占国内比重约 87%。

面对着巨大的需求,同样也需要巨大的产能。

最早期,人们要在棉田里亲自下地的时候,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日日汗滴禾下土,还要遭受农药对人体的侵害,就算有了拖拉机,上面也少不了一个狂打呵欠的驾驶员。

▲ 历史早期农民亲自下土,为棉田打药的珍贵影像

而现在,2020 年数据显示,全新疆棉花机械采收率已达 69.83%,南疆 40%,北疆地区超过了 95%,大批采棉工密布棉田,早就已经是老照片中的历史。现在 3000 亩棉田也根本不需要多少人力,因为只用 30-40 个长工来管理巡田。

这次,则只有两个年轻人来管理这片棉田。

这两位 90 后名为艾海鹏和凌磊,他们是驾驶植保无人机的飞手,后来成了棉花种植技术的研究人员。​他们打算用一系列「无人化」的工具和技术,来展现种植大规模棉田的全过程。如果他们可以,那么更多年轻人也都可以。

而 4 月,正是棉花播种的最佳时节。

当我们走进那两位 90 后管理的 3000 亩棉田,远望过去,只能看见一片荒芜的黄土地,沙砾在地面狂乱起舞,几排稀落的白杨树在远处傲然挺立,告示着这片广袤土地的边界。

3000 亩有多广呢?如果你没什么概念的话,它大概有 280 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

首先这两个人要做的,就是通过土壤监测仪,来判断最适合棉花播种的日期,这个日期无论早了或晚了都会影响收成。

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龚槚钦和我们说道,之前就有村民为了抢先一步卖棉花,于是提前播种棉花种子,没想到后面乌鲁木齐突然下雪,提前播种的棉花种子全死了。

现在,土壤检测仪可以检测从地表到地底 40 厘米,然后后台可以根据温度推测最适合播种的日期,然后再启动播种机工作。

当进入新疆库尔勒以南 30 多公里处——那 3000 亩棉田的入口时,其中最显眼的,莫过于土地上几台来回驾驶的无人播种机,它们已经在马不停蹄地开展工作。

▲ 农民此刻在车上监控,无人播种机也可以自己行动​

能实现「无人化」,是因为播种机上装配了极飞农机自驾仪,它们可以让播种机自动走出笔直的路线,规模化地在一条条路线上撒播棉花种子,这样机械采收也更方便。

播完种的结果,会实时地云端同步记录,在手机上就可以远程看到现场,由此一个人就可以管理很多个农机。

播种 20 天左右,棉花就会陆陆续续地发芽。

这之后的管理过程,同样大部分都已经「无人化」,我们也到访了当地农户,询问了这两年他们种植棉花的​体会。

接下来,就到了遥感无人机的用武之地。

它不像人要睡觉休息,而是能在棉花地上 24 小时飞行,然后为棉田拍摄高清的数字地图,使用 RTK 技术(Real-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差分技术) 的无人机,定位精度能到厘米。

这些图片将上传到极飞背后的智慧农业管理系统,系统就能通过 AI 对棉花基本苗进行分析,并给出修缮的建议。

之前棉田的人力成本过高,生产管理也很粗放,不过现在农民们看着实时的图片和智能结果,可以很快发现哪里缺苗,然后去及时地补播和改善。

一个多月后,棉花越长越高,极飞的农业无人机和农业无人车,就会对它们进行全自主打药、撒肥。

过去的人工喷药耗时耗力巨大,而且农药很容易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后来的拖拉机喷药虽然自动化了,但碾压进高密度种植的棉花地,也很容易让棉花减产。

现在无人机能在空中喷药,不仅不会损伤任何棉花,而且喷洒也更均匀和准确,效率也更高。

同时,农民们还能在家直接用手机或电脑,直接观看和判断农药是不是都有准确喷洒到,棉花是不是有遭到害虫侵袭,有没有杂草抢夺了棉花生长的营养。

在这里建立起来的,是一套从田地间到背后管理的农业物联网设备。

它包含了智能相机、气象站、检测仪等等,就像一个会动的智能稻草人一般,从棉花播种,到棉花收割的 140 天内,实时采集棉花图像、气象、土壤的数据,然后告知「主人」棉花成长状况,全天为棉田站岗。

我们去看棉花播种那天,恰好刮起了大风,干燥的沙尘从黄土地上扑面而来,很多农民都忙着去检查和处理受灾农田。

这时,农田里搭建的物联网设备,也就可以检测到受灾的情况,然后对症下药。

过了成长期,到最关键的秋收季节,为保证棉花收割产能最大化,农民也会用到自主农业无人机,进行脱叶剂喷洒作业。

脱叶剂能让棉花叶子快速成熟脱落,然后机器就能集中采收,还能让棉花更加「纯粹」,不含过多的叶片等杂质。

可以看到,在这几个月里,人们都不需要亲自下地,就可以看到棉田里正在发生的事情,然后对症管理;也不用手动计算和判断,系统将智能分析给出决策建议——农民只用做维护系统的人。

在整个棉花从播种到生产的过程中,人工的部分已经少之又少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还越来越高了。

▲ 极飞新疆运营中心捡到的去年的棉花

当棉花收割完成,它们就会被送到棉花工厂。

我们在到新疆的第二天去了棉花工厂,今年的新棉花还刚播种,工人们正在处理去年的棉花。

意外的是,整个工厂区并没有见到记忆中那些整齐划一、双目无神,手中不断重复着同一动作的工人,每间厂房里,大概也就 3-5 个工人,他们的主要工作是监督和检查。

这些人在大型的机械和小小的过道中穿梭,不同类型的机器正在飞速运转着,我们也见证着棉花从棉絮到棉线的过程——

首先把棉花打松变成均匀的棉花丝,再汇合他们进行除尘、清除棉籽和杂物,然后蓬松的棉花就会落到梳棉机上,被梳理成棉条;

然后将这些棉条联合在一起进一步精梳,去掉短纤维以让棉纱粗细一致,最后再进行并条,也就是把棉条连在一起,压缩成粗纱、细纱,这些纱线就将变成不同的织物。

这只是棉花完成的一部分「使命」。

我们没有参观所有棉产品生产的工厂,但也能在这里窥视到「自动化」在棉花工厂里的普及。

等到今年秋天,极飞的两位年轻人也会将 3000 亩棉田的棉花送到棉花工厂。

爱范儿也在这里洒下了一把种子,等到 9 月,我们将再次去到新疆,验证这片地的实际成果。

这是科技给棉花产业带来的改变,也是科技给人带来的改变。

它改变的不止是每天捧着手机的城市居民,还有原本要在田地里辛苦一辈子的农民。

越来越多年轻人,都将加入「种棉花大军」

如果那 3000 亩棉田进展顺利的话,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龚槚钦表示,今年这块地能收获 900 余吨优质新疆棉,预期收益 200 万以上。

所以分下来,这两个 90 后每人就能拿到人生中第一桶「100 万」。

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短期内赚到 100 万,的确是一笔让人心动的回报。

现在,新疆棉花的耕、种、收的机械化程度都已经越来越高了,机采棉的普及也让棉花种植户的收入越来越多。

极飞这次的活动也像是一个未来实验,他们打算让那两个年轻人来试试看,无人化农场的模式,是否能够可复制、可推广。

虽然 3000 亩的答案要秋季再揭晓,但这个过程,已经能让更多年轻人看到,不需要种地经验,人们通过无人化技术,就可以高效种田、科学管田,也能获得丰厚收入。

在国际上,我国的植保无人机是「一枝独秀」,全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超过 8 万台,在装备总量、作业面积上其实都发展到了全球第一。

极飞一直投身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前头,在这方面有着很大的号召作用。

他们 2013 年 9 月开始扎根棉花地,从最开始的无人机公司,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家智能科技公司,有着农业无人机、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农业物联网和智慧农业管理系统等系列农业科技产品。

同时,极飞也提出了「新农人」概念,就是希望科技让农民成为最酷的职业之一,也希望让更多年轻人能够回乡创业,让家乡振兴。

据说去年极飞的员工在掌握种棉技能后,就有 1/4 都去「种地」了。

而对于年轻人如何管理「无人化」的棉田,当时海鹏向我们介绍道,他们两个人管理 3000 亩地,主要得具备的 4 个能力是:

  • 丰富的作物科学知识
  • 选择性的外包服务
  • 高效率的自动化设备
  • 智能化的农业 AI

当爱范儿问到龚槚钦,这对于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是否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如何才能更容易上手时,龚槚钦笑着说:「其实最好是找一个合伙人」。

随后又认真补充道:如果 AI「长大」了,那么你就不再需要合伙人了。

他提到现在极飞发力的中国四大作物上,作物模型已经完善到可以根据地域情况实时掌控各种变量,不过现在依然约有 300 多个变量因素,目前能够识别并且决策的变量大概就是 10-20 种。

「如果 300 多个变量全部完成了,那么种地真的什么都不用干了」,龚槚钦说道。

我们不是要做一个更高效的工具,而是要把人替代掉。

虽然现在新疆 75% 的机采棉田里,都用到了极飞农业无人机,农田机械化程度已经很高了,不过实际上,中国农业在自动化管理层面,依然还是薄弱的。

除了耕、种、收,还有「管」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依次来说,棉田耕地和采收的机械程度已经可以实现 100% 了,播种环节包括覆膜、打孔、播种的机械化率是 80%,而管理环节包括巡田、除草、打药、浇水、施肥、打顶,这部分的机械率只有 20%。

极飞加上 3 月刚获得的超 3 亿人民币 C++轮融资,已经成了中国农业科技领域获得最大笔融资的公司,未来想必他们还会有更大的动作,这也透露出了农业数字化的商业前景。

不止极飞,还有很多公司都盯上了农业数字化。

比如华为提出「互联网农场」,阿里巴巴成立数字农业事业部,京东城里智慧农业共同体,大疆同样也在智能农机上不断发力,他们都争先恐后地让农业种植全过程都变得「无人化」。

在共同让农业无人化进步的过程中,也需要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让 100% 无人农场的未来尽早到来。

他们会看见,现在的农村,不再充斥着繁重低效的苦力,也不全是归园田居的安逸,这里同样涌动着最新科技的浪潮。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极飞科技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