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ter 苛政之思:众平台之路困境依旧
早前以 “限制” 为关键词的 Twitter API “新政 ” 推出之时,被 Twitter 点名称不受欢迎的 Tweetbot 之后还发邮件稳定用户情绪称所有平台的 Tweetbot 都将继续存在。但是现在事情有了一些小小的波澜。
据 The Verge 的报道,Tweetbot 的开发商 Tapbots 日前在官方博客上发表声明,宣布正在开发中而且在 Alpha 阶段公测的 Tweetbot for Mac 客户端停止公测,这并不是因为 Tweetbot for Mac 应用程序本身出了什么技术性问题,而是由于 Twitter API 1.1 政策对第三方客户端用户数量施加了严格的限制,所以不得不导致公测被迫结束,以下是 Tweetbot 的开发者给出的主要原因:
- Twitter API 1.1 对第三方客户端的最大用户数进行了限制,不得超过十万。
- 而且上述限制只针对第三方客户端,别的服务(比如网页服务)就没有这个限制。
- 用户数量的限制对每款应用都不同,这意味着开发人员可以在不同的应用上拥有不同的用户数量上限。
- 用户数量是通过应用授权的次数统计的,用户在第一次使用应用时将会进行一次授权(想想国内微博服务的应用验证),此后如果用户不去 Twitter 上手动取消应用授权(Revoke Access)的话,那这个授权会被一直算在用户数量里面,即使这个用户只用过一次该应用就不再用了。结果就是 Tweetbot for Mac 在公测阶段就会 “违规”。
- Tweetbot 曾经试图与 Twitter 方面进行协调,将公测期间的用户授权不算在用户数量之中,但是 Twitter 方面没有同意。
但尽管如此,Tweetbot 方面也澄清 Tweetbot for Mac 并不会胎死腹中,这次只是取消了应用公测,主要是为了最终正式版上架销售后能提供更好的服务并且服务更多人。同时开发者呼吁曾试用过 Tweetbot for Mac 的用户麻烦去 Twitter 上手动取消一下对 Tweetbot for Mac 的应用授权,方便其他用户也方便开发者。
而 Twitter 这边,“小动作 ” 依旧频繁。
据 The Next Web 网站的报道,日前 Twitter 取消了消息来源的显示,也就是说今后用户将不知道一条推文是来自什么服务。对此 Twitter 方面并没有为这个小改动做出声明,而据 The Next Web 的推测,Twitter 此举的目的可能有两点:
- Twitter 希望用户更注重推文本身的内容,而不是被各种 “via/来自 xxx ” 所干扰,淡化非官方客户端或第三方服务的概念和影响。
- 很可能更重要的是,Twitter 方面十分担心用户在看到一个 “来自 xxx” 之后,点击这个客户端(或第三方服务)的链接,进而使用该客户端(或服务)。
从个人使用的角度来说,这两个行为的确经常发生在用户身上,Twitter 这一次 “精确打击” 针对性极强,不过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而且这一举动其实在今年 7 月的 Twitter 官方 iOS 版客户端的更新中就已经开始,这回是将这个 “特性” 带入了桌面版,相信之后也会扩展到移动版和其他官方客户端之上。
在取消消息来源的显示之后,第三方客户端(和服务)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窗口和入口,不过想必也是 Twitter 所期望的。
回顾国内国外各家都 “大兴土木” 建设开放平台的一派 “繁荣” 景象,Twitter 不断打造封闭的生态系统的意图却越来越明显。那到底谁的方向是正确的呢?只能说大家各自 “奔跑” 中没有对错,只有目的,借此来寻找增长点或是盈利点——逐利的目的。即使是国内众多在门户的羽翼下成长壮大的微博服务(以新浪微博为首),依旧摆脱不了盈利方面的压力,只是各家由于背景不同,时间早晚而已。
但是,总有第一个 “吃螃蟹的人” 来探索商业化道路,而商业资本市场中试错成本是很高的:如果成功了,那么很可能只是证明这是成功的 “第一人”,商业模式的门槛不高,很容易被复制或者 “微创新”(尤其是国内,是那种得其精髓的模仿),这个领域依旧红海一片;如果失败了,那么谢谢提供教训,至于结果如何,用户和竞争者只能当旁观者。而且最可怕的是,“先驱” 如果在商业化之中用户体验越来越差,那么这无疑会使用户 “用脚投票”,商业化的探索变成一次为后来者的让位。
平台提供商还在 “控制权” 和 “开放” 之中或选择或摇摆的时候。开发者其中的角色又如何呢?
Tweetbot 的开发商 Tapbots 的创始人兼 CEO 此前在接受 CNET 的采访时表示:
“当你在别人的平台上开发产品时,就意味着风险与收益是并存的。毕竟形式瞬息万变,人算不如天算。”
这既说出了开发者的先见之明也吐出了开发者的无奈,开发者的控制权只能行使在自己开发的产品上,有时候甚至这一点都会受到剥夺。有多少开发者不计风险地想借平台成功,却最终成为了一介过客。我们只把成功的少数或是它们成功那一段时间精简出来作为典范。如果模仿和逐利渐渐成为开发者之间或开发界的风气的话,最终受伤只会是所有人。留住信念,保持清醒的认识和视野之后,才能利用形势,开发出一款优秀而成功的应用。开发者是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不可或缺的血液和筹码,开发者有选择的权利。
而对于用户,选择的寡众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体验和价格才是用户比较时的参考系数。
Twitter 或是国内的众服务都是各国的月亮,圆不圆也许谁都无法掌控。它们在成就或是在削弱着自己,但是用户和开发者终究会有一个平台。
题图来自:soft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