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位设置一对一摄像头引发热议,没有「摸鱼自由」比 996 更反人性
你好,下班了吗?今天愉快地工作了吗?有没有认真地摸鱼?
要小心,老板若想知道你的一天在做些什么,一点也不难。
神出鬼没的监控软件、厕所坑位计时器、五分钟打一次卡…… 以为江郎才尽了,现在又冒出朴素又硬核的「摄像头大法」。
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 「深圳一公司设置一对一工位摄像头」,网友称其为「精准防摸鱼」。
该公司合伙人回应称,安装摄像头是防止游戏在发行前泄露,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安装摄像头花费 2 万余元,由于引起误解已经拆除。
装监控是为了「保密」而非「防摸鱼」,似乎说得通,但它是否违法、是否侵犯个人隐私,不妨较个真儿。
老板盯着你办公,并不违法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宋竟一指出,公司在公共区域安装摄像头并不违法,但「一对一」地在个人工位上安装摄像头可能涉嫌侵犯员工隐私权:
在公共场所安装监控设备所收集的信息,只能用于维护公共安全。如果员工知情并同意,并无问题;如果员工不接受,公司强制安装则涉嫌违法,员工可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与工位摄像头类似的,是在办公电脑上安装监控软件,这同样不违法。
▲ 图片来自:《人生切割术》
福建枫华律师事务所律师彭晓晖表示,公司在工作场所安装电脑监控软件,没有非法公开员工个人信息,只是监控员工在工作时间内的行为,「这个属于公司的权利」。
与此同时,据《民法典》第 1032 条,该软件一般只能用于公事,在「限定范围内」使用。
问题来了,何为「限定范围内」?没人说得清这个边界在哪里。
在个人的角度,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在公司的角度,事先告知员工(最好是书面)且不非法公开员工个人信息,那么公司在办公场所安装摄像头,或使用软件监控员工工作情况,至少在法律层面没有被禁止。
简言之,是否在「限定范围内」,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图片来自:《楚门的世界》
事实上,早在 20 多年前,员工上网行为监控软件已经投入使用。
但有些微妙的是,监控的范围越来越大——从保障公司的核心数据和客户资源,到感知员工行为和监测员工离职情况。
今年 2 月,「深信服」公司的一套「行为感知系统」引起热议,它可以监测并预知公司内有离职倾向的员工,解决「人员离职风险」和「员工怠工情况」等所谓「痛点」。
深信服董秘蒋文光表示,「行为感知系统」的重点是泄密追踪分析,公司并不监测谁的数据,这是客户自己的行为:
可以把我们理解成是卖刀的,并且是有许可证的,这个刀是谁买了,用去做什么,我们没办法干预。
「行为感知系统」更像监控软件的升级版,它是否违法,同样没有确定的答案。
一种观点是,判断离职,很难被认定为人力资源管理必需;唱反调的则觉得,这可以理解为「数字化辅助人才管理决策的一种方式」,尽管更简单粗暴些。
▲ 图片来自:MangoStar Studio/iStock
至少,就像上文所说,企业应明确告知员工并获得员工同意。
公司用监控或软件保障信息安全,提高员工效率,这原本无可厚非。
但因为没有确定的边界,企业管理权和员工人身权难以平衡,员工隐私的边界被不断侵蚀,时时刻刻被盯着的感觉当然也不好受。
深信服风波也好,监控摄像头也罢,只是一片短暂可见的涟漪,水面下的暗流早已涌动。「中新经纬」调查发现,「员工监控」成了一门生意:
相关程序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监控员工的网页浏览记录、聊天记录,实时监视屏幕,分析员工离职风险,每台电脑收费 350 元。
拦住你摸鱼的手,方法有那么多
在老板们的嘴里,摄像头和监控软件是为了信息安全和工作效率。
我们不必说得那么正式,就说说「防摸鱼」还有什么方法。
2020 年 10 月,快手被曝光安装厕所坑位计时器,堪称「带薪拉屎」杀手,不过这可能是个美好的误会。
@快手小客服回应称,因为园区内厕所位置有限,又不方便直接增加厕所坑位,安装计时器是为了测试卫生间使用的次数和时间,判断需要增加的移动厕所的坑位数量。
2021 年 11 月,国美集团 《关于违反员工行为规范的处罚通报》露出,11 名员工被通报「占用公司公共网络资源,从事与工作无关事宜」,其中出现频次比较高的应用有腾讯视频、抖音、网易云音乐等。
对了,国美集团还表示,高度关注内部通报违规外泄情况,将按公司保密规定予以追责。
今年 4 月,武汉某公司行政要求员工下班时提交「手机电量应用消耗」截图,抽查一天中手机里的应用分别消耗了多少电量。
这种方式可谓简单粗暴,不费一兵一卒断绝手机瘾,但员工手机内的个人信息属于个人隐私,公司如果没有经过本人同意,涉嫌侵犯个人隐私。
今年 5 月,尚德机构要求北京朝阳区员工,在居家办公时安装电脑监控软件,「必须每 5 分钟自动截屏,每天截屏不够 89 次的算旷工」。
更夸张的是,摄像头每 5 分钟抓拍一次人脸,如果几次抓拍不到,就要扣除全部绩效,领导和 HR 也跟着扣钱,导致「大家都不敢去上厕所」。
此外,天眼查上还有 「智能工牌」等专利,实时追踪员工行动轨迹不再是空想。
针对这些防摸鱼手段,常用的一句吐槽是「一个公司开始强调考勤、打卡、纪律的时候,就是走下坡路的时候」。
这句话有些绝对,却不无道理,也可以反过来理解——公司经营状态不好,所以更加注重内部管理,但监控员工只是一个方便的权宜之计,更多棘手的问题被视而不见。
就像中智北京公司法律事务部负责人张家玮所说,企业考勤管理关键在于明确目的是什么:
考勤管理的直接对象是员工的工作时间,但是背后的价值是企业工作秩序的管理…… 好的企业不是不需要考勤管理,而是依靠考勤管理所需要实现的,已经通过其他方式有效地实现了。
过度监视员工,两头都不讨好
为何我们对于工作场所的摄像头和监控软件有心理上的排斥?
在有关监控、防摸鱼的新闻中,边沁提出的「全景敞视监狱」频频被提及,福柯把它作为现代纪律社会的隐喻,它不应被理解为建筑物,而是一种权力机制和政治技术。
身在「全景敞视监狱」的人,看不见监视他们的人,却知道自己是被监视的对象,他们会永远警戒自己的行为,随时依据组织设定的标准,评估自己的行为和姿态,做「自己的警卫」。
也就是说,知道自己被监视的那一刻起,「全景敞视监狱」已经降临,这种不信任感和权力不平衡感是令人不适的。
▲ 图片来自:《玩乐时间》
芒福德的《技术与文明》则向我们展示了,从 14 世纪开始,钟表怎样使人变成遵守时间的人、节约时间的人和现在拘役于时间的人。在一个由分分秒秒组成的世界里,大自然的权威已经被取代。
如今对于「摸鱼」的穷追猛打,让时间被更多地赋予了价值,它关乎金钱,化身图表上的数字,并带给人心理上的恐慌,让我们感觉没有犯错的自由和花时间思考的自由。
▲ 图片来自:《记忆的永恒》
过度监控员工,对公司也不一定有好处。
在疫情期间,不少美国公司同样用远程监控软件跟踪员工的一举一动,包括连续截取屏幕截图、录制视频、监控特定关键字等等。
据 Fast Company,一些学术研究表明,它可能会适得其反。
2017 年,美国贝勒大学的研究发现,监控软件与更大的员工压力、更低的工作满意度相关,员工表达出更高的离职意愿。
2019 年,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的研究更进一步,当员工受到监控时,他们不太愿意为公司做出创新成果。
▲ 图片来自:《人生切割术》
就算是支持监控软件的一派,也认为应该「谨慎使用」它,比如使用前提是员工认为有必要改善他们的工作质量,公司不在部分涉及隐私的网站上跟踪员工。
对老板而言,员工每分每秒全身心投入工作自然是最好,但最朴素的道理是,打工人不是机器人,高强度工作之余难免会摸摸鱼。否则,那只是一个看起来很忙、但产不出优秀成果的躯壳。
然而,开头拆除了监控的深圳某公司,将考虑安装监控软件或用其他方式防止代码泄露,「成本可能会高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