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续航只能靠堆电池?OPPO Watch 团队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产品

2022-08-18 17:30

智能手表存在着一个「不可能三角」:智能、续航和轻薄,大多产品只能取一,最多只能三选二,市面上几乎没有可以全选的产品。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以运动健康为核心的轻智能运动手表,长于续航,但智能化不足,往往也不够轻薄。

在这个「不可能三角」里面,OPPO Watch 3 Pro 是尽量把产品力往 3 个顶点靠的「三角形战士」。而其中延长续航的故事,则最像夸父逐日,续航不会有尽头,但续航进步也没有尽头……

OPPO Watch 团队为什么要死磕续航?

在聊智能手表续航这件事之前,其实有个根本问题需要明白:

为什么手机大家习惯了一天一充,甚至有的智能手表也能接受一天一充,但是你们为什么要死磕手表续航?

也许是内部讨论过了很多次,除了手表用户可能延续手环使用习惯,健康监测设备需要长时间伴随用户之外,OPPO 产品经理吕柏林对用户行为还有更独特的观察,他对爱范儿说:

为什么智能手表用户会对电量更加敏感?

 

其实有两个点。第一,比如我的手机没电了,插着充电线是可以用的。但手表如果没电,我是没法插线使用的,所以这个佩戴属性就意味着它的充电成本会比其他产品高很多。

 

第二个点是我的平板,手机,电脑只要一插就能充,但是我的手表有一个摘下来的过程,相比其他设备来说,带给用户的操作成本也是更高的。

 

如果用户需要取下手表的频率很高,慢慢就不想戴了。

 

我们做续航,本质上,还是做用户粘性,希望用户多戴着表。

这实际上就是 OPPO 一开始做智能手表的产品主线之一:作为一款智能健康运动监测设备,尽可能地延长续航时间,加快充电速度,让用户多戴少摘。

其实做续航说简单也简单,完全可以通过无脑堆大电池,减少智能功能来做到。

不过如前面所言,用户需求是个「不可能三角」,OPPO IoT 的产品宣言又是「智美生活」,这就给产品技术团队提了大难题:OPPO 的手表,在保证续航的前提下,智能功能要多,同时还要轻薄好看。

一旦涉足到这个「不可能三角」,研发设计难度就会剧增。毕竟,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OPPO Watch 3 Pro 内部设计示意图

但这个市场的残酷就在于,你放弃产品功能,那用户就会放弃你。

于是,在三代 OPPO Watch 上,我们可以看到 OPPO 对于智能手表续航的思考;初代 OPPO Watch 用了两个芯片两个系统,分别是智能模式和轻智能模式,让用户在智能和续航之间二选一。

OPPO Watch 2 创造性地开发出了「UDDE 双擎混动」技术,让大小芯片和与之驱动的两种系统同时在线,择机运行,重度任务时候启用大芯片和智能系统,轻度负载的时候,则使用小芯片和轻智能系统,最终在智能和续航上取得了一个平衡,不再以给用户选择的名义在技术上偷懒。

如果以汽车类比,说二代的重点是换了引擎,那么到了 OPPO Watch 3 这代,则是升级了引擎,加大了油箱,还降低了风阻。

于是,我们可以从 OPPO Watch 3 Pro 上窥见,OPPO Watch 团队是如何系统而长久地思考续航这件事。

 

他们怎么做续航?

在 45mm 及以上尺寸中,横向对比各家的旗舰智能手表,OPPO Watch 3 Pro 的重量几乎是最轻的,37.5g(不含表带)的重量,以及更贴合手臂的弧形屏幕机身,其实也是暗合开头提到的产品理念:让用户多戴少摘,那么不光是续航要长,也要做到佩戴舒适和无感。

既然没法暴力堆出一个傻大黑粗的大电池版 OPPO Watch 3 Pro,那么做续航就变成一个精细活儿。

OPPO 产品经理用两个词形容他们团队所做的工作:开源节流,聚沙成塔。

这一次 OPPO Watch 3 系列首发了两颗芯片:高通骁龙 W5可穿戴平台(下文简称:骁龙W5),和 Apollo 4 Plus,这一大一小两颗芯片,相比于上代均有关键性的进步。

和手机芯片关注绝对性能不一样,智能手表芯片的首要关注点,在于功耗。

这一点,OPPO Watch 团队工程师唐海云深有感触:

这一代 W5 新品应该说是高通真正下定决心,要在穿戴这个领域认真地去搞一搞。

具体来讲,骁龙 W5 用到了目前最先进的 4nm 制程工艺,先天就比旧工艺芯片更省电,更关键的是,这是专门针对可穿戴设备设计的芯片,在功耗和性能上做了平衡。同时,骁龙 W5 的芯片面积也更小,支持更大的电池容量或更轻薄的设计,这对于寸土寸金的手表而言,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

简单来讲,骁龙 W5 的进步就像胖子健身之后变成魔鬼筋肉人,看起来体形小了,但实际上力量更强了,耐力也更久了。

骁龙 W5 的进步是全方位的,而 Apollo 4 Plus 相比于之前的 Apollo 4S 进步不少,由此带来的小核系统内存更大了,其中真正关键的进步是:驱屏带宽更强了。仅是这一关键变化,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由此,双芯都喜提进步,同时电池也大了近 10%,以及更省电的 OLED 屏幕,给本次 OPPO Watch 3 Pro 整体续航提升提供「开源节流」的条件。

不过就算家境殷实也抵不过大肆挥霍,硬件上富裕了一些,再聚少成多,量变产生质变,达到聚沙成塔的效果,岂不美哉?

聚沙的工作并不容易,因为要找到那一粒粒的细沙。

OPPO Watch 产品经理马慧珊说:

智能手表里面大大小小有数百个场景,我们基于场景观察和数据分析,找到了核心的 200 多项场景,然后逐一进行优化。

 

我举个具体例子,比如说你开通了 eSIM, 当你手机跟手表连在一起的时候,就可以用手机的那个网络,不用手表的网络,那就可以节省手表 eSIM 的续航电流,我们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场景,比如,WiFi 连接 、心率监测、跑步记录等等,我们把累计 200 多项场景逐一地进行优化。

 

虽然单个看一个场景可能节省不了那么多电量,但是我们把 200 多项场景逐一累加起来之后,其实最后就会得到一个不错的结果。

这个事情我们在做第一代双擎混动就在做了,不过首发骁龙 W5 芯片意味着我们是第一家做针对性研发和优化,要和新芯片做匹配优化,工作量也是很大的。

在早先的 PC 行业,有个「安迪-比尔定律」,安迪是安迪·格鲁夫,此前英特尔的传奇 CEO;而比尔则是比尔·盖茨,前微软的 CEO 。这个定律的意思是,安迪·格鲁夫执掌的英特尔负责升级芯片性能,而比尔·盖茨执掌的微软则会用更新的 Windows 系统吃掉芯片升级的这部分性能。

类似的,智能手机乃至智能手表领域也有类似的现象。

芯片性能的进步,不只是存在于理论数据或者跑分当中,而一定要是为具体场景服务的。比如手机性能和能耗比,还有电池能量密度的进步,往往被更大型的软件,更精美的游戏所吃掉。

如果对比更早之前的手表,就会发现 OPPO Watch 3 Pro 在 App List 页面滑动的时候,就像德芙一样丝滑,这其中动画渲染需要算力,就有赖于新的芯片。

这种丝滑感受,就是 OPPO Watch 产品经理马慧珊所说的关键词:表现力。这个词对应的就是「智美生活」中的「美」。

最能让 OPPO Watch 3 Pro 敢说「表现力」的新功能,肯定就是与 LTPO OLED 屏幕相映成趣的常亮显示。

自此,OPPO 的智能手表才敢说它是一块饰品,毕竟熄屏之后黑乎乎的屏幕自带电子产品的冰冷感,而常亮的表盘则是腕上的画布。

正如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总是好贵的那样,所有更顺滑更绚丽的功能,都是更耗电的。

前面所说的,通过「开源节流」和「聚沙成塔」省出来的电量,难道就要消耗在这里吗?

是,也不是。

手表进入常亮显示后一会儿,屏幕刷新率就会降低到 1Hz,尽可能地去减少功耗,不过即便如此,屏幕依旧还是耗电大户,在常亮显示下,OPPO Watch 3 Pro 在智能模式下典型使用时间是 3.5 天,比上代无常亮显示的 OPPO Watch 2 少半天,这也是支持常亮显示的智能手表里几乎最长的续航。

但是如果把常亮显示关了,它的典型续航时间将会来到 5 天,支撑一周的工作日使用。

也就是说,OPPO Watch 3 Pro 续航其实多出来了 1 整天,它说:I can do this all day。

 

双擎混动,OPPO Watch 团队做续航的主线任务

唐海云说:

这次续航能够再次进步,是诸多努力的结果,但居功至伟的,其实还是双擎混动技术。

如果说提升续航是 OPPO Watch 的产品主线,那么,双擎混动则是提升续航的技术主线,同时,这也是 OPPO Watch 团队建立的技术壁垒。

过去两三年时间里,OPPO Watch 团队夙兴夜寐打磨而出的独家技术,到今天依旧独树一帜。

双擎不难,混动难,在原来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还是难。

「让 2 个芯片和 2 个系统同时待命,择机而动,无缝衔接」的描述并不复杂,双擎混动就像一张拼图那样,它正确的图案就附在包装盒之中,但想要真正完成它,就得把碎片化的场景优化和技术攻关拼凑完整。

前面已经说了,OPPO Watch 团队需要优化的场景高达 200 个,而其中一个场景又可以再次细分,比如 OPPO Watch 3 Pro 降低了蓝牙功耗,并且提升了兼容性和蓝牙听歌音质,在这次优化过程中,他们测试了 100 多款手机和 100 多款耳机,耗时数月。

去年我们在《 OPPO Watch 团队变了个「1+1=1 的魔术 》里面,记录了他们如何保障大小核切换的时候无缝无感,这是最难克服的场景体验难题。

因为大小核性能差距大,从大核切到小核,从轻量的 RTOS 系统切换到 Android 手表系统,很容易画面卡顿,反应变慢。

为此,OPPO Watch 团队用到了一个「瞒天过海」的技术手法,通过优化 Android 底层,可以预测切换行为,预加载画面,来保障切换过程的无感。

因为首发了两颗芯片,这意味着双擎理论上更强,但这也意味着 OPPO Watch 团队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调试成本。

烈马虽快,但如果驯服不好,那可能就是脱缰野马,更何况他们要驯服两匹烈马。

这代双擎混动 2.0 最大进步在于,小核能力更够干更多重活了,而大核则更持久了,也就是小核更强,大核更久,同时它们之间的通信更灵敏,数据交换更快了。

武侠小说里面,如果一个门派遇到外敌挑战,老是要请祖师爷出来,那大概说明这个门派不太行;但是如果门派里的青壮年弟子就能独当一面,那么这个门派肯定强。

小核能够独挡一面,意味着需要切换的场景就越少,那么手表的稳定性和续航就会越好。

OPPO Watch 为了提升轻智能模式的体验,在小核上新增了流媒体系统,小核现在可以进行音频解码、语音识别,实现了蓝牙通话和语音唤醒,以及驱动动态表盘。

唐海云介绍说,之前语音唤醒运行在大核上,如果启用的话,耗电量将会剧增,现在小核也可以带动这个功能,但功耗却小非常多。

类似需要常驻的功能都是小核的用武之地,前面所说的常亮显示也是如此,虽然我们看着表盘是常亮,但其实在我们停止操作后不久,驱动屏幕的芯片就从大核变到了小核,整个过程完全无感。

而小核能力的进步,其实就是得益于前面所说的驱屏带宽提升和音频解码能力提升等等。

OPPO Watch 产品经理马慧珊对双擎混动这个独家技术非常意,她表示,这个技术壁垒让现有市场里面的竞品,想要达到类似智能模式下的续航时间,只能把手表做厚,电池做大。想要模仿双擎混动?对不起,大小核怎么通信,怎么切换,怎么分工,个个都是难题,慢慢克服钻研去吧。

OPPO Watch 3 Pro,是产品主线(续航)和技术主线(双擎混动)上的最新产品,为了把那个「不可能三角」变为可能,它在产品上的思考,是全面而长期的。

从更久的时间线来看,从初代 OPPO Watch 的双擎分开动,到 OPPO Watch 2 的双擎混动,再到这次 OPPO Watch 3 系列的双擎混动 2.0,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团队对于续航这件事的认知是长期坚持,并且长期进步的。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