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家,才能真正称得上「未来之家」
这两年家居类指南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尤为火爆。在外打拼的的打工人,或多或少都憧憬有一个温馨的小窝,一旦有机会都会满怀雄心,给自己和家人添置幸福感。
在爱范儿编辑部,同事们在给新居装修时,都特别热衷搭建一套智能家居系统,作为科技编辑的我们往往会对未来的家冒出一些美梦时刻:
希望打开家门的气息就像走进森林的清晨;
希望沙发上堆得乱烘烘的衣服能有阳光的味道;
希望冰箱里昨天存放的食物吃起来依然新鲜如初;
希望吃饱喝足后打开淋浴头一秒就能洗上热水澡……
然而当你推开家门,迎接你的可能是美梦破灭的时刻。
同事小津就因为智能家居险些造成家庭危机。智能门锁半夜弹出提醒,在厨房酿酒却触发了全屋的消防报警,糟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来自另一半,小津丈夫对智能家居一窍不通,这些问题都要她自己解决,两人的摩擦也逐渐增多。
小津的经历令人思考,当我们为科技产品发布会上的新技术欢呼并为此买单时,是不是忽略了一些比参数性能更为重要的事情——人的感受。
无论是智能家居还是一件普通的家电,在家这个空间内本质都是与人交互的产品。而我们常说家的温馨和幸福感,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个交互体验。
智能家居从最初的概念萌芽到发展成现在的千亿级市场规模的庞大产业,虽然已经历了近 30 年的发展,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门槛依然不低。
光是 HomeKit、Zigbee、蓝牙、Wi-Fi 等各种繁杂的协议标准,就已经让大部分人无从下手。还有目前市场上各种品牌和产品之间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协议,兼容性较差,一旦买错智能设备就变成「智障」。
这种体验无异于开盲盒,你不知道打开的是一个贴心懂你的智能管家,和给你带来午夜惊魂的赛博贞子。
因此我们认为智能家居需要一次进化,不需要不断做加法,反而要以最简单的模样出现,让人们可以邂逅生活中那些未曾体验的美好。
动「真感情」的智能家电
1997 年,比尔盖茨花 6.5 亿打造用计算机控制一切的智能别墅,在当时也只能算一个猎奇新闻。
现在,大家已经开始使用手机或智能音箱远程控制空调、热水器等家电,我们对智能家电已经不再陌生。
只是过去的智能家电,大部分是冰冷的,只能满足我们的基本需求。
随着中国进入第四消费时代,我们从追求物质主义开始转向追求体验和精神享受——生活在升级,智能家电也在升级。
智能家电的未来创新,也应该从「看热闹」「能满足」,走向「会关怀」。
可当下智能家电品牌,厂商大都还是以性能参数作为核心卖点。其中美的却另辟蹊径,它提出了「人感科技」的概念——不只是满足用户日常生活基本需求,更要关怀其与家人的具体使用体验和感觉
听起来多少有些玄乎,其实就是以人作为万物尺度,将人的感受作为产品设计优先级最高的需求。
比如说我们一般以为洗衣机能把衣服洗干净就够了,但其实不仅于此,像我身边一些刚刚成为宝妈奶爸的朋友,除了需要洗得干净,还要穿得放心、穿得舒服。
同事阿祥的宝宝刚满一岁,宝宝穿的衣服都需要贴身柔软,如果宝宝还穿了没洗干净、没消毒杀菌或者没晾干晾透的衣服,就很容易引起皮肤过敏。
他直言自从换上美的「舒适肤感元气洗烘套装」后,这些问题就轻松解决了——洗衣机搭载 COCO 元气棒,抑菌又阻垢,独有的快净洗程序,快速洁净衣物的同时,还能杀菌和抑菌;干衣机搭载三效除菌烘和四重毛屑过滤,让衣物更加的舒适贴身,衣服也真正有了「舒适肤感」。
而在夏天,当空气中弥漫着闷热,阿祥会很纠结家里要不要开空调,倒不是担心电费太贵,而是担心冷风直吹引起家人的不适;冬天同样也烦恼,就算有地暖,离暖气片近就热,离远点穿少了又容易受凉。年迈的父母,刚满一岁的儿子,都是他要考虑的。
后来阿祥换上了美的「全屋舒适体感中央空调」,不同于普通空调,这台空调让房间的温感变得平滑稳定,给人一种近无风般的舒适体感,背后是来自这台空调 3 千多个散流微孔出风的控风系统。它还集成了地暖、新风、加湿和除菌净化系统,能让整个房间都有着无波动的暖气,家人们在家就能呼吸到有着新鲜感和洁净感的大自然空气。
至于冰箱,我这个经常在家做饭的上班族更是深有体会,打开冰箱,各种肉类、蔬菜、水果的味道混合在一起,扑鼻而来,还没做饭,食欲就已下降了不少。
来自美的的「清新感净化冰箱」就能很好照顾到我的需求。冰箱内置的 PST+智能净化技术,做到了一级净化,让食物入口就更有清新感;首创的脉冲杀菌技术,能穿透包装,3 分钟实现 99.99% 除菌,实现了洁净感,直接和异味与细菌说拜拜。
这对我意味着可以存放更丰富的食材,尤其是生鲜蔬果这类不易保鲜的菜。第二天打开冰箱取菜时,我还能闻到清新蔬果味,还不用担心细菌破坏食物,大大提升了我的用餐体验。
我们发现,为了实现这些新产品的技术,美的和全球顶尖科研研究院合作,5 年间足足花了 500 亿的科研投入在里面——美的花这么大成本在科技上并不意外,要真正做好智能家电,技术自然是最底层基础。
而这些尊重「人的感受」的的家电,让我第一次觉得家电也可以有「人情味」。
从美的为产品注入的「人感科技」可见,智能家电若只聚焦技术的竞争,一味追求更高的性能和更多的功能,已经无法无法满足如今的消费者。
技术的变革不是为了颠覆一切过往,抢尽锋芒,而是在推进更好技术的同时,也充分照顾到用户的情感需求,回归照顾「人的感受」初衷,让用户感受到「人情味」,心甘情愿接受「改变」,这才是科技应该有人文温度。
帮你思考的智能管家
比尔盖茨之前在《未来之路》中就预言:
不远的未来,没有智能家居系统的住宅会像不能上网的房子一样不合潮流。
智能家居系统的核心在于智能,我们认可的「智能」,正从自动开灯走向万物互联,让智能家居更加开放和互联互通的 Matter 协议也正逐步落地,它将让所有智能家居都能结合在一起。
语音音响下个指令,洗衣机就会自动洗衣服;当我们离开家时,所有的灯、窗帘会自动关上,扫地机器人会自己干活……
但就像开头提到的,智能家居的操作依旧不够简单。智能家居的本质是要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舒适,而不是让人们为了使用智能家居而去学习各种复杂的操作。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拥有像《钢铁侠》里面的智能管家贾维斯?从 ChatGPT 这样的大模型产品上似乎已经看到了这种可能性。
「人工智能之父」艾伦·图灵曾在 1947 年就提出了一个假说:机器也许有一天能像人类一样思考。虽然目前即便是 ChatGPT 和人类思考逻辑依然有差异,但的确在很多场景下可以帮助我们思考。
好的智能家居可以为人思考,提前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并执行,让用户的操作接近于零。而美的「人因智能」更进一步,它的核心不是让机器像人类一样思考,而是为人类思考。
美的把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自动驾驶的「人因科学」引入智能家居领域,打造一种打造因人而异的智能交互情境,具体来说你在一天的实际生活可能是这样的:
⏰6:00 全自动光敏窗帘拉开,40 分贝音乐模拟自然醒,起床啦!
💧7:15 先走到饮水机前,喝一杯 58° 无沙无氯无菌的健康温水,手机 app 上正实时着显示家里水质的报告,嗯,还不错。
🍳8:00 打开 30 分钟快手食谱,速成一顿美味新鲜的早餐。
👔9:00 叮!衣服自动洗好了,1 秒内就把消息推送到手机,晾衣架不用我去开,就自己联动开启了。
🤖️10:00 出门上班~全自动机器人开始自动清理家里的垃圾碎屑,太乖了。
🪴12:00 中央空调和加湿器开始自动洁净加湿,让整个房间恢复大自然的清新。
🌡️14:00 只用 2 分钟, 120 平的房子里的空气舒适度,都能重新调节到最适宜家人们的度。
😯15:00 手机突然远程收到「可疑入侵」的闪电传照,噢原来是快递员放快递在家门口了。
👂18:00 终于下班了!家门一打开,音箱就开始自动播放我爱听的播客——今天是姜思达。
🍱19:00 拿出冰箱里的新鲜菜肴,继续跟着手机 app 云端的智能菜谱,1:1 复刻米其林大厨的美味晚餐,so easy!
🍴19:30 点燃灶具,烟机自动排烟,凉霸自动吹风,大热天做饭也不会一身汗,做完饭全身一点油烟味都没有,赞赞赞。
📷19:50 烤箱可以自动识别食物熟度,调节烹饪曲线,还能帮我分享美食延迟拍摄视频到朋友圈,贴心!
📢20:00 一楼喊声「吃饭啦」,二楼 0 延迟播报语音,我家的小朋友们蹭蹭蹭下楼了。
🏃21:00 运动时间到,踩上跑步机,空调自动变低两度,有氧运动也更舒服了。
🚿22:00 运动完去洗个热水澡,软水机已经提前软化水质,洗完澡感觉整个人都松弛了起来,这时联动软水机的洗烘套装也开始行动了,明天一早又能穿上柔软舒适的衣服。
👶 22:30 开始困了,先去哄孩子睡觉,云管家早就自己学习好了小朋友的习惯,灯光、空调、加湿器通通联动开启哄睡模式,音箱播放起动画片声音逐渐降低,灯光逐渐变暗,1 小时后孩子进入深度睡眠,声光自动关闭,温度升高 0.5℃,风量 1。
🌛23:00 孩子睡了,最后瞅一眼手机上这个掌控全家的 app,我也可以安心去睡了……
是不是已经很像科幻电影里的场景?
不过随着智能家居套系连接的产品也越来越多,互联的体验的顺畅则至关重要,这也是智能家居最容易翻车的地方。
不少智能家居系统都有自己的接口标准和数据平台,如果想要全屋智能家居和家电都实现联动和数据共享,就得在家里安装不同的控制设备,不仅操作繁琐,流程复杂整不明白,还指不定哪个环节就有安全隐患。
这也是基于「人因智能」科技中最让人惊喜的升级。全套智能家电只要连接到同一网络,就会自己搜寻设备自配网,一键就能让全屋家电互联互通,实现了「快」的速度。同时各个设备之间也自己学会了「找朋友」,在不同的场景需求下,不同的家电能智能协作,解决了「多」的问题,多样化的智能家居也能「聪明」地工作,智能家居真正实现了「傻瓜式操作」。
这样的互联互通体背后,主要来源于他们的 3 个技术:
1.Quick-Connect 全栈物联技术,关键词是快。联网仅需一步的物联芯片、家电行业全品类 Spec 自主定义、云边端全链路体系搭建,是软硬件快速联动和保证隐私安全的强大基础。
2.Home-Space 全域超感技术,核心是准。通过毫米波雷达、红外热感应以及 BLE 传感套件,不仅能精准识别人,甚至是静态人体,还能感知周围细微至 0.1 度的温差,更能兼容多种传感器。
3.Self-Evolve 主动学习技术,内核是主动。这能让智能家电通过 IFTTT 场景引擎加上行为数据预测,给我们带来更主动的智能管家服务。被动智能自此转为主动智能,技术才能真正为每个人解决个体的问题。
在这三大技术下诞生的一个个生活情境,真正让传统基于空间、时间维度的智能家电服务,上升到了关注感受的维度,满足了我们生活中的真正需求。
在科技行业,AI、5G 和 IoT 在过去几年正迎来爆发式的发展,智能家居则是这几项技术落地共同的终端,是未来生活的趋势,但是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需求和喜好,如何让智能家居真正贴合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美的人因智能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诞生的,让万千情境,因人而异。千人千面的智能家居套系将人与家电的交互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赋予了智能家居更多新的可能,让每个用户都能享受到最适合自己的明日生活,更代表了智能家居发展的重要趋势。
制造年轻人的新家居美学
对于家居产品,设计无疑是年轻人最关心的点之一。你会发现市场上的爆款产品,大都是功能与设计完美结合的产物。
毕竟,当下是「审美即是内容」的时代,年轻人为设计和视觉买单,已经并不鲜见,刘悦笛在《生活美学》中就提到过,当代生活和艺术正在「审美泛化」,生活正艺术化,艺术也正生活化。
当生活和艺术越来越一体,我们关注审美,实际上关注的是生活品质的外在呈现,是生活日常的秩序感,还有精神层面上的享受。
要谈美的这三个点,得从美的这次正式发布的整个「美的 INFINI・无际套系」来看。
外观呈现上,整套新品目前已经推出了墨影灰、极地白两种颜色,都是自然原色,富有现代美学,极简大方,也很百搭。
产品组合上,全嵌冰箱、洗烘套装、洗碗机、蒸烤箱、微蒸烤箱、风管机、小多联等多类产品都可以浑然一体,巧妙融合进墙壁。
所有家电的整体性看起来更强,也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有种无形扩容的感觉。
家里就算是小空间,也显得整洁而有秩序。
设计细节上,值得一提的点是美的再次透露出的人文关怀。
简单来说,就是人机工程学设计的落地,以及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比如整体洗衣机箱都一改尖锐的利角,变成舒润的圆角;10% 倾斜角的管线机,与台面保持了整齐的水平线,不会高低不平;油烟机正好深度 380mm 可以避免炒菜撞到头……
美的称全屋空间为「无际空间」,设计语言为「轻柔几何」「自然原生」「灵动交互」,认为其可以「构建人与空间的共生融合,创造无限自由的视觉精神享受,提供无限可能的有感生活」。
「无限自由」和「无限可能」虽然听起来比较虚幻,但至少让我们看到了大众的传统家电设计,也能有更多现代和轻巧的新面貌。
科技人文新交互,以人为尺度
在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里,我们都未曾停止过对「未来的家」的想象。
1911 年,托马斯 · 爱迪生在《迈阿密都市报(Miami Metropolis)》上预言:「21 世纪的婴儿将会躺在钢制的摇篮中摇晃,他的父亲将坐在钢椅上,身旁是钢制的餐桌,母亲的闺房则用各种华丽的钢制家具装饰。」
对当时的爱迪生来说,一个钢制的房子便是他对先进科技的全部理解。从工业革命迈向信息时代,我们对于未来家庭的想象逐渐变得更加丰富。
今天,5G、AloT、WiFi7、视音频 AI 算法、泛智能跨界融合……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今年只会如浪潮袭来和普及,让智能家居走上加速的快车道。
但技术能不能成为真正的生产力,却要打上一个问号。
当万物加上一块屏就称之为「智能家居」,难免有人称其为智商税;当为智能而智能的家电越来越多,虽然吸引了一波敢于尝新的年轻人,但他们炫耀一次过后就不会再回购,还把它们都摆上了闲鱼;当越来越多智能家居产品成本高、稳定性差、体验差,整个市场口碑必然会受其影响,只能各家自扫门前雪。
这中间的鸿沟,主要在于技术却并没有真正为人所用。
新的科技因为没有真正融入我们生活,反而给我们带来了更多限制和累赘。
当下的智能家居进化,其实要做的是「破梦」的工作——不要把用户当笨蛋,不要把消费者当韭菜。智能家居得从「弱智能」到「强智能」,从高高在上和虚头巴脑中,真正思考如何关注人的感受,真正落地走进日常。
美的作为家电头部厂商,正快速推动中国家电市场的智能化,就像一团星星之火,已经准备好了燎原。
这家一直以来重视技术驱动的企业,以「人感科技」杀了出来,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创新的另一面——在智能家居领域,让科技和人文终于有了新交互。
在这些让科技具有人文关怀的实践里,藏着一些无法用标准和数字衡量的事物。
这也是一个未来的信号——智能家居的再一次进化,需要在推进更好技术的同时,更能照顾到使用者的情感需求,让用户下的每一次选择都有尊严和价值。
智能家居市场同样需要更重视如何「以人为本」,才能在普及的层面再上一个新台阶,让更多大众真正过上实在的智能生活。
毕竟在这个人生几近 1/3 的时间都待着的家,是我们最有潜力接近未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