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一年的测验,Tim Cook 成绩如何?
作为 IT 巨头苹果公司的掌舵者、堪称伟大的乔布斯的接班人,Tim Cook 永远不可能仅仅把自己看作是一个 CEO,即使他希望如此。万千用户的注视、竞争对手的敌视和幕后股东的虎视,这些目光纵横交错最后都叠加成重量落在他的肩上。让我们暂且放下这些带有感情色彩的东西,来检视一下他这一年来给苹果带来了什么,无论是好是坏。
台风
许多人认为 Tim Cook 说话太沉闷,乔布斯充满热情讲演和教主般的感染力完全可以将 Cook 甩出几条街。
单纯对一场发布会而言 Cook 的表现确实不算抢眼,从开头到最后结束没有一句废话。“Thank you for coming this morning. We’ve got some really cool stuff to show you.” 听起来似乎要接上几句振奋人心的话,“怎么 cool?哪里 cool?Cool 到什么程度?” 然后…… 然后就开始介绍零售店的情况和大篇幅的展示数据,若台上的是乔布斯,恐怕会把每位观众的心挠地痒痒的,再拿出干货。
其实 Cook 的口才并非不好,也许是他认为口才好对他目前的状态来说没有太大的必要。之前 WWDC 等场合 Cook 都尽量压缩自己的发言时间,把机会留给其他人。真要看口才,可以去看看他在奥本大学的演讲视频,讲的还挺好。
过犹不及的泄密
每一次苹果发布会都像一场电影首映,票房和关注度从来都不对等,可以说这种令人又爱又恨的 “吊胃口” 行为本身就是苹果创造的生态圈的一部分。我想这也是乔布斯伟大之处的部分体现——有节制地披露细节,带动用户兴趣,经过控制范围内的造势最后将众人的兴趣拉到峰值,目前还没有谁像苹果一样如此娴熟且高效地利用好这种营销手段。
但 Tim Cook 掌权的这一年,事态发生了十分诡异的变化——泄密都泄到了 “赤裸” 的程度。路社透、华尔街日报、彭博社等严肃媒体通过他们的渠道 “证实” 了许多传言。Tim Cook 在 AllThingsD 的 DX 大会上说要提升产品的保密度,就等于承认了现在的保密程度较乔布斯时代有下滑——也就是说并不是有意为之。尽管如此在发布会上我们并没有看到 Cook 对此有任何应对的措施, 然后就是那句乏味甚至有些讽刺的 “It’s an amazing time at Apple”。
我们笑称这是一场 “长达半年的发布会 ”,但这种情况对苹果来说一点都不幽默,反而应该带来恐慌和反思。
往好的方面想,苹果开始抛弃这些多余的营销手段,走向成熟稳健的风格——反正无论大家失望与否,iPhone 5 还是会大卖。将解决力重点放在产品和服务上,外加已经困扰苹果许久的专利问题并没有完结的意思,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好,哪有精力顾得了那么多?另外就算通过泄密真能组装出一台 iPhone,似乎对苹果的地位也构成不了多大威胁(譬如山寨厂商),搞不好这还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再者,对于苹果的产品而言,甚至是对于所有的数码产品来说,用户的阈值已然变得太高,逼迫设计师继续干吃力不讨好的活儿还不如做好手头的工作——这种想法对 Cook 来说并非不合理。
热衷于解决问题的 Tim Cook 自然不会忽略保密的重要性——无论他是否认同它的必要性,若是连内部信息的控制都无法保证,恐怕真正令 Cook 担忧的就不是众人的质疑,而是他在公司内部的地位是否牢固了。加上发布会上才提到的 Ping 今天就爆出要下架的消息,这是不是意味着已经开始内乱了呢?
频繁现身中国
相较于乔布斯的冷漠,Cook 对中国似乎揣着满怀的期望。当他还是苹果首席运营官的时候就曾与中国移动进行过会面,而在今年就先后出现在北京的和郑州,当然重头戏应当是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会面。
在操作层面上就有许多变更,比如在今夏推出的 OSX Mountain Lion 和 iOS 6 中进行中国本土化的改进,包括植入新浪微博以及百度搜索引擎。
我认为中国之行并不全等于战略重心的东移,反而可以看作是一种补救措施。这种补救是双方面的:一方面源于乔布斯的刻意忽略,另一方面则归因于与中国市场的相容性不好。
其一,市场咨询公司 Stenvall Skoeld 在年初发布调查结果显示,截止至去年年底中国市场的 iOS 设备数目已达到 2100 万部,报告同时指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iOS 的渗透率达到了 10%;但在其他地区,iOS 设备的渗透率过低,与发达地区相比落差过大。也就是说即便是刻意忽略,苹果产品依然在中国卖的好,而且可以卖得更好。这么大一块肥肉显然是不可能置之不理,但和肉放的时间太长很有可能会烂掉的道理一样,若是太长时间不予理睬,等到真想投入精力整合市场的时候恐怕会有诸多麻烦。其二,正如在会面中李克强表示中国将 “依法为中外资等各类企业平等竟争创造良好环境、并加强知识产权”,结合 Cook 的富士康之行,对产业链的整顿便是重点之一。两方面因素结合,互相牵制,若是稍有不慎恐怕对苹果来说损失不会小。
生产链条和产品设计的二选一
出生于阿拉巴马州的 Tim Cook 在被乔布斯招至麾下之前,曾在 IBM 工作了 12 年,负责运作 IBM 的 PC 部门在北美和拉美地区的制造和分销,随后在 Compaq 工作了六个月,负责材料采购和产品存货管理。
在接替乔布斯之前,Cook 是苹果公司的首席运营官,在库存管理、制造和分销运作上的经验十分丰富。但他强大的生产链运作能力,不一定能保证苹果能一直推出非凡的设计,iPhone 5 的设计就被粉丝戏称 “iPhone 4 的拉长版”。我们相信艾维一如既往对产品充满热爱,依然是那个 “Product Guy”,然而没有了乔布斯在旁刺激,似乎他的设计灵感不如从前。
其实我认为没有外观的变化算不上缺憾,苹果本就不是只靠外观取胜的公司。一次就出一款手机的孤傲风格决定就算外观再怎么变,iPhone 还是 “千机一面”,况且用户有的是办法让自己的爱机变得与众不同。强大的软件服务和完整的生态圈已经能够牢牢拴住用户,沿袭过去的设计顶多会让用户有点不爽而已。但反过来看,同样的做法(完善服务)竞争对手也在做,并且做的不赖,一旦 Google 或者微软在服务上达到了苹果现在的水平,恐怕到时就算一次推出十款手机,或者发疯似的 “以换壳为本” 也挽救不了局势了吧。
结语
其实总体看来,Tim Cook 交上的这份答卷还算不错。苹果最新财报表示,截止 2012 年 7 月 13 日,该公司发行流通股 937406000 股。截止纳斯达克当地时间周一收盘,苹果股票收于 665.15 美元每股,该公司市值也达到 6235 亿美元。从数据上看,苹果已经成为有史以来市值最高的公司。数据已经证明了 Cook 的成绩,其他的就只是锦上添花了。Tim Cook,祝你好运。
题图来自 AllThing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