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与苹果—— 必有一战
针对英特尔与苹果的关系走向,Ars Technica 两位编辑写了两篇争锋相对的文章,本文是第一篇,作者认为英特尔与苹果必有一战。
by Jon Stokes from Ars Technica | Logout 译,转载请注明 ifanr.com 译文链接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星系里,有一对金童玉女分别叫苹果和 Google。Google 拥有云端,苹果拥有客户端,两家公司本是世人眼中的天合之作。他们之间的爱一路延伸到苹果公司的顶端,2007 年 WWDC 大会乔布斯携手 Google CEO 施密特发布 iPhone。乔布斯对于两家公司合作的前景应该是非常看好的,有报道称,当他获悉 Google 秘密的 “Gphone” 项目(Android)之后,气得跳了起来。
考虑到苹果公司在 iOS 系列产品上所投入的工程成本——与此同时绝大部分 Mac 机型的 CPU 都比 PC 落后一整代——很难想象乔布斯在看到另一家伙伴宣布全面进军智能手机市场之后会没有受欺骗的感觉。我所指的当然是英特尔,他们刚刚雇了前苹果、Palm 副总裁 Mike Bell 领导公司的智能手机业务。并且有传言说英特尔正在考虑购买基带芯片巨头英飞凌。英特尔已经双脚跳进智能手机市场,而且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打造 iPhone 的直接竞争产品——英特尔想要驱动一整套基于 X86 的 iPhone 竞争产品生态圈。
苹果似乎不想将自己的 Mac 产品线硬件升级到英特尔最新的 32nm 处理器,这是巧合么?不是巧合,但两家公司今后的关系远比 “遭背叛的苹果转投 AMD” 更复杂。
拖住英特尔、观望 AMD
根据 Mac 消费者指南,Mac Pro 平均 236 天升级一次,但现在距上次升级已经过了 510 天。笔记本方面,Macbook Air 已经有 413 天没升级,平均周期则是 255 天。Mac mini 最近倒是按时进行了升级,但它只升级了外表,保留了 Core 2 Duo CPU。苹果似乎打算基本跳过英特尔的 32nm Westmere 产品线,之前他们就表现得不愿升级到 Nehalem。苹果拖慢更新速度可能有以下原因:
首先,苹果有可能正在认真考虑购买 AMD,但可能性很小。各种迹象表明英特尔即将到来的 Sandy Bridge 将会无比强大,很难想象苹果会在这时候跳上 AMD 的船。但从很多方面来看,AMD 的 Bulldozer 有着真正异乎寻常的结构。如此激进的改进不是大胜就是大败。如果项目成功,AMD 就能在 Sandy Bridge 以外提供一个廉价、高性能的备选方案,裸片尺寸不会浪费在集成的 GPU 上,这样一来 Bulldozer 就会成为苹果的好选择。苹果就可以自由选择 ATI 或 Nvidia 的独立 GPU,用不着费力绕过英特尔的 IGP 集成显卡。
因此尽管苹果不太可能在桌面领域转向 AMD,但考虑到 AMD 成功发布 Bulldozer、高利润的英特尔智能手机获胜的后果,这种平台转换也就不那么疯狂了。
苹果跳过 Westmere 还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从系统体系结构的角度来看,英特尔的桌面版 Westmere 是一次倒退。简单说:Arrandale 和 Clarkdale 将内存控制器从处理器裸片移回北桥。这回增大内存延时,不是好事。真正的大问题在于英特尔将包含了 GPU 的北桥和裸片封装在一起。在 MacBook 上绕过英特尔的 IGP 让苹果不满,在桌面机上这么做更糟糕。MacBook Air 更是很可能因为空间限制无法解决。
Sandy Bridge 将 IGP 和内存控制器放回了处理器裸片,至少可以通过降低内存延时提升性能,但你还是得处理 IGP 的问题。
Mac 产品线目前的状况还有可能是因为苹果已经不那么在乎 PC 了。乔布斯将桌面 PC 比作卡车式的小众产品,还会流行,但不过是小众。从苹果在 iPhone 天线问题的发布会来看,苹果在工程方面的重点是不小众的 iOS 产品,这代表着公司的未来。Mac 依然卖得不错,苹果依然可以从 Windows 那儿夺来桌面和笔记本电脑的市场份额。但从整体看,桌面 PC 市场成熟而商品化,在营收增长方面没法和激增中的移动市场相比。
特别是现在整个经济环境都变得更具挑战性——消费市场与企业市场都在拉长自己的硬件升级周期,数据中心才是 PC 硬件销量增长的真正动力。除了少数几个不像 iPhone、iPad 市场那么值得投入的小众领域以外,桌面 PC 已经逐渐变成互联网客户端。
因此 Mac 仍会作为苹果的传统产品存在下去,通过微小的投资带来很好的回报,但 Mac 已经无法追上让苹果市值成为科技类第一的长期、爆炸性增长。或者说,苹果将会乐于采用英特尔或 AMD 的参考设计,包装成出色的移动或桌面产品后推向市场。这样一来苹果就可以将研发费用有效转嫁给芯片制造商,把自身的工程力量投入后 PC 产品之上,让它不同于市场里的其它产品——采用英特尔智能手机参考设计的产品很快就会加入这个市场。
参考体验
你可能会好奇英特尔在智能手机领域对苹果是不是产生了真正的威胁。问题的答案根据 “真正的威胁” 的定义而不同。如果这里的 “真正” 是指英特尔对智能手机市场的认真程度,那么威胁是非常真实的。
在最近的英特尔研发日的提问环节,英特尔 CTO Justin Ratner 提到了英特尔实验室里的 “智能手机动态”,他所提及的动态将很快得到更公开的解释。当时我们针对英特尔自己设计可上市的产品与自己的客户产生的潜在竞争进行了提问。
当时我们暗示英特尔从硬件领域延伸至软件、服务、成品可能会推开一些关键客户。Ratner 保证说英特尔的产品团队设计仅仅是 “参考体验”。他解释说其它公司可以直接完全采用英特尔的参考设计,打自己的牌子出售,也可以自行修改设计。
这段交谈在苹果听来可能不是那么舒服,因为英特尔的智能手机计划实质上是 “我们计划设计一套完整的参考性智能手机套装,从硬件到软件再到程序商店,然后再将它提供给每一家苹果的竞争对手。后者可以直接将它推向市场,也可以改进后再推出。”
下一个问题是,英特尔的智能手机计划到底能不能对 iPhone 造成严重威胁。这个回答是否定的,至少中短期不会(参考之前的 《Intel VS ARM》)。
英特尔当然有可能将 Moorestown 平台缩小到智能手机的尺寸,现在连 HTC EVO 4G 这样尺寸的机器都有了。但正如人也可以训练出只用两条后腿走路的狗一样——这需要很高的技巧,可能得花很大力气来实现一些非常规的突破,并且有所牺牲。
通过新收购的 ARM 平台设计厂商,苹果应该在智能手机市场能继续给英特尔以重击,除非英特尔的架构设计技巧和性能优势能够盖过凌动系列产品的每瓦性能问题,打造出真正的竞争产品。这一天或许会到来,但今明两年不太可能。
前方的麻烦
苹果很可能采用 Sandy Bridge,英特尔也仍将锲而不舍地打造全新生态系统与 iPhone 竞争。所以今年现状不会有变化。本文旨在说明苹果和英特尔的关系:不愉快的终结,就好象 2006-2007 年的苹果——Google 的故事一样。苹果不可能坐视英特尔建立一个与 iOS 竞争的硬件/软件平台,再把这平台拱手让与苹果的竞争对手们。英特尔也不可能坐视苹果开发基于 ARM 平台的产品抢占数十亿美元的市场,却不进行有力还击。
如果 AMD 也行动起来,发布一系列与英特尔竞争的桌面和服务器处理器,苹果有可能与英特尔彻底决裂。就这点而言我们不会做出直接判断说苹果——AMD 联盟即将形成,因为 AMD 这家规模更小的厂商,未来将推出的服务器和移动产品不是成功就是失败——如果 Bulldozer 失败或延迟发售,能和苹果形成联盟的 AMD 就不存在了。对 AMD 来说有点费劲,但仍是可行的。考虑到苹果和英特尔的情况,不难想象苹果将考虑和 AMD 合作的可能性。如果 AMD 成功推出了 Bulldozer,苹果转向 AMD 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强了。
(注意:关于苹果有可能收购 AMD,我想说任何情况下这种可能性都非常小。我前面说过,桌面 PC 市场很成熟了,对任何打算收购 AMD,希望继续推出桌面 PC 平台产品的厂商来说都没有意义,虽然这一市场出货量仍在增长。任何打算通过收购 AMD 来维持一系列桌面 PC 产品线的行为都毫无意义,哪怕这条产品线仍在增长。只有对更奢侈、扩张更快的数据中心市场有兴趣的公司才会想收购 AMD,苹果并没有真正的数据中心产品。收购是为了推进新兴热门市场增长的,而不是延续成熟市场的收入。苹果最近收购 ARM 平台设计公司就属于前者,如果收购 AMD 就是后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