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Apple Watch 发风险提醒时,就该停下工作去检查了
浩铭在信中表示,得益于 Apple Watch 的心脏健康提醒,他及时到医院就诊并确诊了心肌炎,经过及时治疗,浩铭的身体状况也得以快速好转。
最近,浩铭也接受了爱范儿的线上采访,经过一番交流,我们从中更加详细地了解事件经过。
是 Apple Watch 的高心率提醒,让我意识到情况并不简单
浩铭目前 17 岁,就读于上海的一所国际学校。由于学业繁忙,课程紧张,为了完成课业,熬夜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浩铭告诉我们,在今年 1 月底的时候,他开始觉得身体不适,持续高烧了 2、3 天的时间,最高体温一度到达了 40℃。但起初浩铭和家里人都觉得只是普遍的流感季感冒发烧,所以只打算在家吃点药多喝水并好好休息,并未联想到身体会出现其他疾病状况。
▲ Apple Watch 的高心率提醒
但随着病情的加重,高烧到第三天的时候,浩铭早上起床开始感觉到胸口有些许疼痛,而 Apple Watch 也开始频繁地推送「高心率」的通知——在非活跃状态下,心率一直高于 120 次/分。
那天看到 Apple Watch 多次推送这个高心率提醒,其实我当时也没有感觉到身体有特别不适,但原本不以为然的我也开始变得重视了起来。
于是在家人的陪同下,浩铭当天的晚些时候仍决定前往医院。
▲Photo by Eirc Shi on Unsplash
在医院经过多项检查之后,结果也让浩铭感到比较意外,其中一项关键化验指标(似乎是肌钙蛋白)要比正常值高出了 200 多倍,医生诊断浩铭是病毒感染而引起的心肌炎, 情况可谓是刻不容缓,当即就安排住院治疗。
▲ 在病房里接受治疗的浩铭
好在就医及时,在经过一周左右的住院治疗之后,浩铭的身体情况逐步好转,现在已经可以出院回家休息了。
「如果没有 Apple Watch 的提醒,可能我不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浩铭告诉爱范儿:「如果不管不顾的话,心肌炎的症状可能会更加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正在上高二的浩铭而言,及时就医治疗最重要的是没有耽误学业进度:
高二的学习已经足够紧张了,如果在开学之后出现症状,那时候才去就医的话,那我很可能会落下学业,也可能得休学再复读了。
这么看来,Apple Watch 不仅仅可以用来看时间,用于早期发现健康风险的情况下,它还能抢回一些时间。
健康跟踪检测,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初代的 Apple Watch 已经具备了心率检测功能,除了房颤(AFib)检测功能,从 2018 年的 Series 4 起开始,苹果还为 Apple Watch 增加了心电图绘制(ECG)功能。
那些出现心跳加速或心悸等症状的用户,可使用 Apple Watch 移动心电图房颤提示软件记录心电图并记录相关症状,所记录的波形、结果、日期、时间和用户记录的所有症状都可通过健康 App 导出为 PDF 文档,共享给临床医生。
除了让健康数据得以进一步量化之外,Apple Watch 的健康检测算法也在日益精进,不但能够更加精准地记录身体数据,而且还能通知用户潜在的健康问题,甚至提供采取相应行动的建议。
例如在健康 app 当中,我们能够看到「有氧适能」的功能,它能够提供经科学证实的 VO2 max(锻炼期间身体可使用的最大氧气量)估算,并且在检测到有氧适能水平降至「低」的时候,会发出警告通知——这种状况与严重长期健康问题的风险相关。
当我们看见这项通知的时候,及时动起来进行锻炼,依然有望改善有氧适能水平,而且还能通过健康 app 看见有氧适能的变化趋势。
在谈及 Apple Watch 健康风险提醒的时候,我们其实会比较好奇,当用户佩戴手表并看见健康风险提醒的时候,会不会特别重视?
在浩铭这里,我们自然听到了肯定的答案,而且在此次经历之前,浩铭也表示曾经在新冠疫情时期看到过手表提示「高心率」的风险提醒,那时候刚好身体就是不太舒服,后来抗原检测也显示阳性。当时他也就明白了,默默地在工作着的 Apple Watch ,健康数据的记录和提醒,应该都是准确的。
和 Apple Watch 建立了信任感之后,与之匹配的反馈就是对数据和健康提醒变得更加重视。
自此,浩铭也逐步建立起了对 Apple Watch 健康跟踪的信任感,也开始关注手表上的一系列健康功能。虽然现在他还未满 18 岁,部分功能还未能完全适用,但他已经在健康 app 中,打开了家人共享功能,让家人能够同步看到他的健康数据,在心肌炎的康复过程中,也能及时获得各类指标的提醒。
▲ 这块 Apple Watch,是浩铭的生日礼物
所以对于浩铭来说,这枚在最初只是因为「很酷」而买来的生日礼物,现在也变得更有意义。他腕上的那只 Apple Watch 不单单是一个看时间或者通知的工具,还成为了他最贴身的健康管家。
给健康腾点时间,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我们也期待着 Apple Watch 能够继续进化,能够提前精准地预测到我们潜在的疾病风险,预防疾病的发生。
但需要注意的是,手表只能起到一个监测的作用,它不能治病,只能作为预警参考,若有身体上的不舒服还是要去医院及时就医,遵听医嘱,切记不要讳疾忌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