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AI 抖音洗脑神曲爆火,我们和「五条人」吉他手聊了聊:感到危机!

公司

09-19 16:35

 

抢走人类工作之前,AI 先帮我们维权。

一首因为鼻子被隆鼻机构做毁而写的维权歌曲爆红网络,这首歌全由 AI 制作,却仍然收获了大批听众的喜欢,短短 5 天时间就突破了 100 万播放量,还登顶了微博热搜榜。

关于这个话题,我们「五条人」乐队的吉他手小斌聊了聊,他的观点是:AI 就是音乐时代的「智驾」。

▲ 《乐队的夏天》名场面,左起分别是「乐夏前工作人员」世杰、仁科、小斌、阿茂

AI 助力找回「妈生鼻」

「还我漂亮鼻子,还我漂亮鼻子……」不断重复的洗脑歌词暴躁愤怒,但曲风却柔和优美,极大的反差加强了「把我变成格格巫」的幽默风格,使其很快就在网上爆火,短短 5 天时间就突破了 100 万播放量,还登顶了微博热搜榜。

但这首歌的背后有着一个充满辛酸的颇具戏剧性的故事。抖音博主秦新宇(事发前 20 万粉丝,如今已经 115 万粉丝)在整容机构手术隆鼻,结果拆线后发现鼻子形状严重失真,整形效果不仅未达预期,反而让她的外貌出现了明显的问题,鼻梁变得不自然,甚至有些「鹰钩鼻」的感觉。

这种结果让秦新宇极为崩溃,原本期待变美的她反而被毁了原本自然的面貌。

▲ 整容被毁后的鼻子侧面看甚至有点像《西游记》里面的妖怪

在这首歌之前,秦新宇已经维权长达半年的时间,并且诉诸了各种渠道,但都没有得到理想的处理结果。

作为一名互联网从业者,秦新宇本身就有不错的网感,为了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他开始另辟蹊径,拍摄了一系列搞怪视频,反讽这家店前台、麻醉师、美容师、治疗师、售后都是一个人,还用矿泉水瓶模仿「小莉帮忙」等名场面,但都反响平平。

▲ 秦新宇模仿《小莉帮忙》,用山东方言说「整前他们说我像吴彦祖,整了之后结果像格格巫。」

直到网友给他提建议:「何不用 AI 把这些做成一首歌?」于是他决定加大力度,就有了这首《还我妈生鼻》。

在直播中,他在播放歌曲的同时,加入了夸张的舞蹈动作、面部表情,还会在歌曲间隙卡点大喊「还我妈生鼻」这样简单有力的口号,迅速调动了网民的情绪,更加强了洗脑程度,一时间让这首歌突然爆火。

随着这首歌的爆火,各种博主开始使用这首歌进行二次创作,出现了 Rap、R&B 等不同版本,甚至成为大量抖音视频的背景音乐,甚至这首歌已经出现在了 KTV 里。

▲ 来自抖音用户「卝 KUANG」

▲ 抖音上甚至出现了《妈生鼻》手势舞挑战

▲ 歌曲里提到的「欧雅医疗美容」成为了打卡圣地

更有甚者,网上还出现了疑似网友恶搞整容机构,推出了 diss back 的歌曲《不还妈生鼻(那咋了)》,甚至还有再次回应 diss back 的歌曲《凭啥不还妈生鼻(反击版)》,也想蹭蹭流量的红利,让这一事件的热度持续升温。

或许很多人会将 AI 音乐当作一个有趣的新奇玩物,但在这起维权事件中,AI 音乐却被意外赋予了一个新的角色。

而这首歌之所以能够爆火,「五条人」乐队的吉他手小斌认为体现出 AI 音乐让很多人喜爱的关键——熟悉感,他在接受 APPSO 采访时说道:

我听过一个说法觉得比较有意思,就说有一群发达国家的一些电影制作人,拍了一个关于城市纪录片给一些非洲的、没有接怎么接触过现代社会的人去看,结果他们是对这个短片最大的反应是片子里的一只鸡。因为他们对这只鸡更熟悉,所以只有当这只鸡出现的时候他们的反应才是最大的。我觉得大概可以这么理解:我们本身就更偏爱熟悉的东西,这是 AI 生成的音乐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惊喜的原因。

恰恰 AI 音乐由于大量存在拼凑的内容,因而很容易给听众熟悉感,这是 AI 音乐让很多人更容易接受的更深原因,正如这首歌网易云应用评论区一位网友的评论:

AI 生成的歌曲让很多听众「沉迷」其中的同时,也带来了现实的价值。在 7 月 28 日发布的视频中,秦新宇表示机构方面已经做出回复,相信将会得到一个公平的结果。

无独有偶的是,最近很多极氪车主也同样深陷维权风波之中。

极氪汽车因技术更新,导致智能驾驶系统无法在老款车型上升级,同时新款车型价格又低于老款,许多车主买车才几个月的时间,就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新车变「旧车」,对此非常不满,并组织起了维权活动。

我们仿照《还我妈生鼻》,完全使用天工 AI 生成了一首《还我智驾芯》。虽然会出现一些读音错误,比如把「氪」读错,但整体听起来旋律简单、歌词重复,总而言之就是——很洗脑。

这种「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的做法虽然抽象,但也扭转了受害者弱势的地位,使其能够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进而推动维权进展,也可以看做是 AI 时代让一个人变成「超级个体」的具体案例。

AI 音乐应用不仅给了普通人创作音乐的权利,在后续的访谈中我们发现,它也是音乐行业的「先进工具」。

对话「五条人」吉他手:AI 是音乐里的「智驾」

Q:你身边的人,音乐人、乐手,或者说做这个行业内的人,他们使用 AI 的情况怎么样?

A:我个人而言,我比较看好的是 「AI 剥离乐器」这个功能。这个还是很好用的,就包括你想弹一些 cover(翻弹)或者你想听听某一个乐器的细节的时候,它能把处理好的音乐再很清晰地分离的出来,这个技术我觉得以前是完全做不到的。

以前是光靠频段来区分的,比如你吉他的这个频段分割出来,但其实(这个频段)里面还会混杂很多贝斯什么的别的乐器,现在技术是能做到,吉他这一轨是比较干净的,可能有时候他捕捉会有点失误,但是已经很好用了。

▲ 编曲软件 Logic 中的「分轨拆分器」

还有的就是 AI 生成的鼓,或者 AI 生成的贝斯之类的。其实这个在 AI 出现之前也有,比如这个 Logic 它就有个自动鼓机,它会根据你贝斯的重拍来调整他的底鼓什么的。但这个还是算不上是到 AI 这种级别了,只是一个简单的很好用的小功能。但现在是有 AI 贝斯、 AI 鼓手都有了,和声也能大概地检测出来。

我觉得(AI 音乐)最大的限制还是在于学习样本的复杂程度,还有人本身对它的想象力吧。我觉得如果说你能给它的提示词更丰富一点,它拿到更多的样本,可能会更有用。但如果你只是给它一些朋克什么的,它还是会给一些最刻板的朋克。它对创造一些比较基础的音乐还是很有用的。

要说我的顾虑就是,它可能会确实会侵占一些音乐人的生存空间,就是一些比较基础的那部分,因为听众确实是不会去想问题。据我所知在「干活」的时候,有些人会用 AI 鼓手,其实就相当于传统的鼓机的作用,但是会更贴切你做的音乐,不用修改太多东西。比如给一个公司做一个商用的伴奏,就可以直接不用修改很多东西,在这个基础上做别的内容,会节省一些精力。

▲ 演出中的小斌

Q:这些 AI 工具现在在音乐制作中有没有一些比较实际的案例。

可能就有一首很火,但是他用的是 AI 模拟一个人的声音。你知不知道披头是去年还是前年,有一首歌就是用 AI 还原列侬和保罗的声音重新编曲做的一首歌。

(使用 AI 从 John Lenon 生前留下来的录音样带提取人声,并重新编曲、混音制作出的完整版新歌《Now And Then》,被评论为「AI 在音乐行业中争议最小的一次应用。」)

▲ 号称「披头士最后一首歌」的《Now And Then》

我听了一下,感觉还挺好的,就是像是肯定像的了,因为它也是有这个能力的。这可能会是一个挺好用的用途,对吧?比如说还原一下某个去世的歌手、乐手。

但我觉得这个功能最大问题应该是版权问题,就是对肖像权也好,或者对你的人声的识别权利。比如有人用你的声音唱一首歌,他赚了很多钱,他应不应该给你钱?或者你没有授权的情况下,你声音被人用来做一首歌,就是这么一个问题。

我记得之前挺多用孙燕姿的声音,那孙燕姿一分钱没收到。人家赚了一大堆钱,可能她自己过得还不如以前,因为现在很多人直接用他的声音。对,他甚至就是可能他原本的歌没有人家用他声音唱的歌火了,他可能受影响。大家原本用她声音唱的歌要给她钱,但人家搞的 AI 歌不收钱,只收那个流量费或者什么流媒体那种费用,那他可能也会受一定的影响。所以这是 AI 人声更大的问题是版权的问题。

▲ 视频网站上关于「AI 孙燕姿」的搜索页面,不少歌曲播放量已经超过 100 万

Q:最后一个问题,就是 AI 会产生像合成器这样的影响吗?

我觉得可以这么理解哈,以前的车都烧油,合成器就好像新能源汽车,AI 就像各种「智能」驾驶系统。合成器是乐器,目前已经有硬件和软件两种形态,是某些音乐的一部分。 AI,是音乐生产工具或辅助工具,不是一种乐器。

但如果问题是 AI 的诞生对音乐有没有可能产生像合成器的诞生对音乐的影响,那答案是:绝对可以。

AI 音乐应用——下一个「合成器」

之所以会提出最后一个问题,主要在于我们必须反思,在技术不断进步、工具越来越强大的今天,音乐创作的本质是否正在被改变。

实际上,音乐从来不仅仅是一个关乎乐器的艺术,正如小斌所言:「最大的限制在于人的想象力」。纵观 80 年代至今的流行音乐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趋势:技术与音乐的结合不断推动着流行音乐的普及与演变。这其中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合成器。

▲ 拥有独特音色,影响力巨大的 808 鼓机

丰富的音源、独特的音色、轻便的体积、价格以及模块化的设计,让它成为了很多音乐家们的利器。

听众们也越来越熟悉合成器的电子效果和声音,让电子音乐从实验音乐成为越来越世俗化的音乐,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

甚至形成了一个专门的音乐风格——合成器流行「Synth-pop」。

▲ 合成器流行成为「新浪潮(New Wave)」音乐的重要分支

但由于合成器流行音乐作品普遍缺乏艺术的开创性和音乐素养,所以尽管其在商业上较为成功,却在业界备受质疑,很多人认为合成器的创作和演奏有违音乐艺术家的追求。

但后来合成器的流行成为了大势所趋,成为了后续流行乐和摇滚乐的重要元素,直接影响到后来诸多流派,成为现代音乐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如今的 AI 音乐或许也有相似的境况。对于更多不懂音乐的人而言,AI 音乐应用更多的意义在于,给了我们一个「玩音乐」的机会,就像不久前「自动挡」吉他 liber live C1 的爆火,让很多人第一次不用经历繁琐的学习过程,就能体会弹唱的乐趣:

乐器不是刚需,但弹唱是。写歌不是刚需,但音乐是。

▲ 无弦吉他 liber live C1

更重要的是,这背后隐藏着的创作可能,降低了音乐对门外汉的门槛,让更多人能够通过 AI 的创作取得影响力,正如前面秦新宇使用 AI 创作歌曲一样。

给非专业人士降低门槛,为专业人士提供实用工具。

这或许就是 AI 音乐应用在当下的最大意义。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