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搜索、PPT 一锅端,这块 AI 画布一用就回不去了
用 AI 搞创作,还能有什么新奇的玩法?两个月前,李彦宏发布了新的 AI 创作工具「自由画布」,据说将在文库和网盘联合上线。
一开始听到画布,我立刻就犯了「空白文档恐惧症」,拖延稿子的时候,对着一个 Word 文档都能发上半天呆,一块无限的画布,估计更难从头开始。
但体验了 1.0 版本后 APPSO 认为,和预期得很不一样:一点也不麻烦,非常能干,甚至还解决了我长期以来的烦恼。哪些烦恼呢?
打入冷宫的收藏夹再也不吃灰了
拿到一块据说完全能容纳任何格式文件、甚至是链接的自由画布时,我的第一联想其实是,这不就是 AI 版的收藏夹么?!
结果发现,它不是收藏夹,而是解冻收藏夹的 AI 神器。
前段时间心血来潮,学习视频混剪,但存在这样的情况:某个教程解决了我的一个问题,然后放在 B 站收藏夹,不会再被打开。等新鲜劲过了,我的首页还能刷到类似的视频,看标题或许用得着,照样冷藏处理。
但是时间一久,收藏夹就变成了杂物间,再想找到指定的内容,就要把相关的视频全都翻出来看一眼才行了。
对格式的包容度很高,支持上传和处理图片、文件、音频、视频,还能直接把链接丢进去的自由画布,能帮我解决「资料不吃灰」的问题么?
我试验了一下,把这些链接都框选起来,然后提问题,比如非常基础的「帧的概念」,自由画布就可以根据资料作出解释,省得我再打开视频自己看。
更神奇的是,自由画布还可以基于这些链接,生成长文——看完一篇文章的速度,总比看十个视频的速度要快。
我随手写了一个主题,「给小白的剪辑建议」,自由画布不急着生成文章,而是先基于这些资料和我的主题,生成一个提纲。
提纲看起来还不错,结构分明,条理清晰,每个部分都有参考资料,直接生成,或微调再生成,都可以。
生成的文章,行文没有一眼看出的 AI 味,参考的资料严谨地附在了句子后面,像篇论文。文章从基础概念,讲到基础操作,框架性挺强的,很适合快速学习。
同时,自由画布还解决了一个问题——搜索。之前剪着剪着遇到问题,我都是打开小红书、B 站、浏览器搜索,搜索栏密密麻麻的标签页,看着就心烦意乱。
但画布直接就支持「AI 全网搜」,问「速度线调节」之类的问题,我不必跳转到太多地方,开一个剪辑软件、开一个自由画布,就能不断地为爱发电。原来,知识可以这么丝滑地进脑子!
除了各种链接容易积压成灾,还有一种媒介,我也消受不起,那就是播客。
尽管身边很多朋友爱听播客,但我不行。在电脑前做事的时候不能听,会分心。通勤的时候也不爱听,总觉得会遗漏信息。如果是英文播客,又多了一道语言的关卡。
我接受了,我就是个视觉型学习者。于是,我把一个 47 分钟的英文播客上传到了自由画布,内容是 Claude 团队聊用户都在用 AI 干什么,让它帮我总结内容,输出就是中文的。
音视频总结看似平平无奇,很多 AI 都能做到,但对我这种习惯用文字学习的人来说,无疑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而且,这只是自由画布其中一个功能而已,它不仅能干,而且全面。当我选中这个音频,提问「人们使用 AI 的场景主要有哪些」,自由画布帮我摘取了重点。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固然仰赖于个人的努力,但也离不开趁手的工具。
如果像自由画布这样,一个地方解决多种问题,各种格式的材料可以更有条理地组织和加工,知识可以更智能地提取和交互,那么我想要上进的心情,也会变得更加强烈一些。
让天下没有难啃的大部头
画布能帮我学习,所以我能更好地工作。但那些工作里的杂活,或者亲戚拜托我办的事,我想直接让画布帮我干。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有时候,拖延某事的主要原因,是资料太多,不知从何下手,事情还没有开始做,就高估了需要的时间,想要原地摆烂。或许,可以有更简单的方式呢?
《哈利波特》,世界级 IP,几乎无人不晓,但如果有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向我们求助,帮做一个 PPT,讲清楚哈利波特的故事,也是很有难度的。
我决定把这个问题留给 AI,在自由画布上传了《哈利波特》七本原著的 TXT 版本,框选全部素材,让自由画布帮我「量子速读」这上百万字。
然后,让自由画布整理《哈利波特》的主要人物,因为从人物讲起,串联整个故事,相对比较容易。
自由画布照例先输出大纲,标题取得特别对仗。很有意思的是,自由画布围绕哈利·波特,分出了几类人群——亲友团、对手们、导师与盟友,是有点边界感在的。
正文按照大纲的框架展开论述,不是毫无营养的流水账,引用了原著的部分情节,也拥有明确的观点,这段介绍卢娜的就挺好。
到这还没完,我又从网上找了几张人物图片,让自由画布同时基于正文内容和这些图片,生成一份 PPT。
类似长文,PPT 的生成也是从大纲开始。先确认大纲,再挑模板,自由画布自己提供的 PPT 模板就很好看,审美非常不错。
当然,更重要的是信息量,我让自由画布参考的文字和图片,都被整合在其中了,自由画布自己也补充了一些图片,可以立刻拿到小朋友的班会分享。
回过头看,从上传原著的文本,到生成最终的 PPT,整个过程像流水一样自然而清爽,原来这就是 AI 帮着干活的感觉。
其实,凡尔赛地说,打工人闻之色变的 PPT 在我的职场环境里,已经不那么常用了,甚至,PDF 都比 PPT 的出场率高。
一个媒体编辑,除了和热点打交道,也需要在「故纸堆」里打捞信息,让文章稍微有些不同。我收藏了不少 PDF 格式的电子书,动不动就是几十万字。
找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自由画布能不能帮我节省一些时间?我试着上传了《马斯克传》的 PDF 版本,跳出来的一个功能很有意思——「批注重点内容」。
我们可以像读书时划好词好句一样,把想要的内容框起来,参考文风、观点或者复制使用。我框选的这段话,就很适合参考主要观点,用到稿子里。
然后,我让画布基于《马斯克传》的 PDF、星舰发射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生成一篇长文,主题是「马斯克为什么要开发星舰」。
没让我失望,框选的原文被自由画布参考了观点,并且它笔触灵活,行文流畅,有些编辑的基本素养了。
难啃的、大部头的、不想自己亲自看的资料,都在自由画布重新找到了起点,也有了更好的归宿。怎么引用某个信息,或者某个信息以什么形式展现,已经几乎没有限制。
限制越来越少,就离每个用户的个人定制越来越近。冗长的资料让画布处理,精美的文件让画布设计。对我来说,这就是自由的感觉。
创作本该就是自由的
与其说自由画布是画布,不如说,它是我多才多艺的创作搭子,一用就回不去了。
不管是写文章,还是剪视频,创作都要完成三个步骤:输入、处理和输出信息。体验了自由画布,我才意识到,从前光是输入和处理,就很复杂了,因为素材是分散的。
有时候找选题材料,我可能先看很多文字报道,整理出主要观点,同时也看视频,尽量用插件把视频文案处理成文字,因为文字最方便在 WPS、Office 这样的编辑器保存。
好在,自由画布让我看到了更快把活干完的曙光。以后处理素材,都不用挪地方。
不仅格式自由,上传方式也自由。自由画布支持本地上传、文库上传、粘贴网页链接,更让我心动的是,它能和网盘一键连通。点开左侧图标,关联账号,百度网盘的文件就可以直接上传。
这个功能仿佛就是为我准备的,我多年来在百度网盘存的赛博财产可太多了。我不缺资料,但缺一个自由上传各种资料、让我的注意力固定在一个界面上、甚至能和我互动的界面。
我一次性在自由画布上传了 20 个百度网盘的视频——英音元音的发音技巧。是的,谁当年没有一个学会英音的梦呢。
所有素材排得齐齐整整,且都在一个界面,支持在画布直接播放,不用跳转,当场就可以学起来。一个视频学完接着学下一个,连贯性很强,不像传统的播放器那样,切换视频时仿佛被打断。
原视频是英文的,没有字幕,但自由画布提供了摘要和分段总结。如果某个发音技巧没学明白,还可以直接问自由画布,让它用中文回答。
体验下来,我觉得自由画布这名字,取得还真不夸张。从上传资料到完成创作,一切的步骤都是自由的。
上传什么资料,格式不再是限制。图片、Word、PDF、PPT、TXT、音频、视频,从此就是一家人。自由画布是这样的,我们往里面丢资料就好了,其他的让它考虑就行了。
资料的出处,在自由画布也变得不重要。百度文库、百度网盘和本地的资料,都能殊途同归,在自由画布汇合。同时,自由画布自己也能进行互联网搜索。不管是公域的还是私域的信息,都能为我们所用。
资料收集齐了怎么处理,自由画布完全让我们看着办。同一个画布的空间内,我们就能完成阅读、问答、编辑、创作等操作。创作在这里开始,也可以在这里结束,我们不必跑来跑去。
甚至在操作的过程中,我们的行动也是自由的。和聊天机器人聊天,往往要等待加载完答案,我们才能接着问下一个问题,因为它们是线性、多轮次的。但自由画布不一样,它支持多线程并行处理,问问题,搞创作,效率都飞升。
▲ 比如,想了解怎么养黑松,我们可以基于参考资料问「怎么浇水」,同时进行 AI 搜索了解「怎么切芽」
未来,自由画布还将推出一个非常让人期待的功能:自由分享。分享出去之后,自由画布直接自带云存储、阅读和二次创作、分享的属性。不仅让协作更方便,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和共创也实现了完全的自由,「创作、分享、激发、再分享」,这个无尽可能的创作循环,可以一直高效地持续下去。
等等,这不就是一个全新的 AI 内容操作系统吗?可以说,自由画布打造了大模型时代的全新交互方式——用户自由地拖拽、框选素材,多格式、多模态的文件,都能被自由画布承载、理解,然后和用户实现共同创作。创作是直观的、流畅的,也是丰富的、自由的。
而且,不必被画布的形式劝退,自由画布是丰俭由人的,既可以上传几十个视频,也可以直接像和 ChatGPT 聊天那样和它对话,问它晚饭吃什么。
如果说对自由画布还有什么期待,目前它支持的输出格式还不算丰富,主要是文档和 PPT,我希望可以真的像它的名字那样,未来处理任何输入和输出,实现 all in one。
回到开头的问题,用 AI 搞创作,其实是为了让人类可以更加随心所欲,回应自己的创作灵感和欲望。
当 AI 继续进步,不是我们在适应工具,而是工具在适应我们。当信息不受限制地流动起来,不被格式和平台所干扰,创作便真正地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