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会再有「Model 2」!马斯克亲手砍掉特斯拉最便宜车型
前几天,The Information 曝出一则重磅消息:
埃隆·马斯克亲自砍掉了备受瞩目的平价电动车项目 Model 2,这款定价约 2.5 万美元的车型彻底告吹。
取而代之的是,马斯克将特斯拉的未来押注在自动驾驶出租车 Robotaxi 和人形机器人等 AI 驱动的项目上,试图将这家电动车巨头转型为一家人工智能科技公司。
▲ 特斯拉全新人型机器人 Mr. Roboto
然而,这一激进转向却伴随着严重的内部分歧。众多高管向马斯克展示了模型的计算结果:Robotaxi 的盈利前景堪忧,年销量可能远低于马斯克设想的数百万辆,甚至可能长期亏损。马斯克的回答却是:「模型根本不懂 Robotaxi。」
与此同时,特斯拉的全球销量遭遇断崖式下滑,直接砍半。马斯克的想法是给 Model Y 减配以实现降价,但他的团队却告诉他,已经没有太多功能可砍了。
特斯拉的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马斯克押注 AI,Model 2 黯然出局
马斯克坚信,自动驾驶和 AI 将成为公司价值的核心。
2022 年,他在特斯拉车主俱乐部访谈中曾明确表示:「全自动驾驶技术将真正决定特斯拉是价值巨大还是几乎归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2024 年,马斯克推动了高达 100 亿美元的 AI 技术投资,涵盖英伟达芯片、车载传感器和 Dojo 超级计算机的研发。
特斯拉后续公布的《秘密宏图第三篇章》进一步明确了这一转型方向:强调可持续能源与 AI 的优先地位,逐步淡化传统汽车制造业务。
▲ 储能也是特斯拉的重要业务
然而,这一战略转向在特斯拉内部引发了激烈争论,暴露了马斯克与高管团队的深刻分歧。
在马斯克的宏伟蓝图中,自动驾驶出租车 Robocab 是其 AI 战略的核心。这款电动车摒弃了传统汽车的方向盘、踏板和后视镜,被精心设计为共享出行工具。马斯克坚信,当数百万辆 Robocab 成功上路后,特斯拉的盈利将远超传统汽车销售,开启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
▲ Robocab
曾经,也有像方舟投资(Ark Invest)这样的投资机构表示认同,预测特斯拉的股价将会在 2029 年达到 2600 美元。其中 Robotaxi 贡献 88% 的价值,年收入高达 7600 亿美元。然而,特斯拉内部的分析却得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结论。
特斯拉的内部分歧在 2024 年 2 月底的一场关键的会议中达到高潮。马斯克在特斯拉帕洛阿尔托总部召集了多位高管,共同讨论 Model 2 项目的去留问题——
这是高管们说服马斯克的最后一次机会。
▲ Model 2 假想图
据 The Information 报道,包括动力系统高级副总裁德鲁·巴格里诺(Drew Baglino)、全球公共政策及业务拓展副总裁罗汉·帕特尔(Rohan Patel)和车型项目总监丹尼尔·何(Daniel Ho)在内的众多高管主张保留 Model 2,。他们认为,这款车不仅能够助力特斯拉拓展市场份额,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冲 Robotaxi 业务的高风险。
「我们很多模型的计算结果都显示,FSD 和 Robotaxi 的回报周期相当漫长,」帕特尔对马斯克说,「另外考虑到监管因素,我们在美国以外地区推出这两项服务的难度也很大。」
马斯克却对此不以为然,断言「模型根本无法理解 Robotaxi 的潜力」。他的提议是,通过削减 Model Y 的功能来降低其售价,认为这足以满足市场需求。然而,一名员工反驳道,Model Y 已经经过多次功能简化,再进一步削减的空间已经极为有限。
随着争论的不断升级,会议的气氛也愈发凝重。马斯克的亲信奥米德·阿夫沙尔(Omead Afshar)半开玩笑地问道:「这是要造反吗?」
最终,马斯克一锤定音,决定取消 Model 2 项目,并宣称特斯拉的未来在于人工智能。一位知情人士转述了他的态度:
归根结底,马斯克对打造一款类似「大众高尔夫」的普通车型根本提不起兴趣。他的想法就是——「这种事让别人去做吧。」
这一决定迅速引发连锁反应。会议结束后的六周内,巴格里诺、帕特尔和丹尼尔三位高管相继离职。
马斯克对电动车的兴趣减退由来已久。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他认为「开启电动车时代」的目标已完成,迭代车型开发变得平庸,远不如 AI 等「颠覆性突破」吸引人。
特斯拉早期员工、现任硅阳极开发商 Sila Nanotechnologies CEO 吉恩·贝尔迪切夫斯基(Gene Berdichevsky)解释道:「他的思维算法永远是『我能做的下一件大事是什么?』,我认为他的动力来自于做一些大而有影响力的事情。」在他看来,正是这种心态推动了马斯克的 AI 战略。
▲ 马斯克入主 Twitter 当天的名场面
在 The Information 的报道中,马斯克大概在两年前就对电动汽车失去兴趣,也就是收购 Twitter 的那段时间。随着他对汽车研发工作的关注度逐渐降低,特斯拉内部的运营更多地依赖员工独立推进,这使得公司战略容易受到马斯克突发决定的影响。
例如,取消 Model 2。有特斯拉员工透露,Model 2 原定于 2025 年 6 月分布。
去年 11 月,随着特斯拉无人驾驶出租车 Cybercab 和无人驾驶巴士 Robovan 的发布,马斯克也不再掩饰,他公开表示:对于当前的特斯拉而言,推出平价车型已经变成了「毫无意义的一件事」。
最终马斯克还是盼来了他的「平价 Model Y」
如今,特斯拉的内部动荡进一步波及资本市场。
如今,特斯拉的内部动荡进一步波及资本市场。2025 年 3 月 10 日,特斯拉董事会成员詹姆斯·默多克(James Murdoch)抛售了超过 5 万股股票,价值超过 1300 万美元。这一交易发生在股价暴跌之际,引发外界对公司前景的担忧。
更严重的是,《华盛顿邮报》今年 2 月曝光的一段员工会议录音显示,员工和高管公开质疑马斯克的领导力及其政治倾向,部分高管甚至暗示:如果马斯克辞职,公司的情况可能会更好。
实际上,马斯克的作出的决定并非所有都正确。
The Information 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马斯克原本并不看好 Model Y,认为这辆车不会成功。他希望 Model Y 能成为一款专为自动驾驶而生的产品——就像现在的 Cybercab。当员工们一致表示 FSD 没有做好投入市场的准备时,马斯克才勉强同意让 Model Y 投入市场。
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Model Y 连续两年成为了全世界销量最高的单一车型。
说到销量,特斯拉这位曾经的市场领导者如今在全球范围内过得都不怎么样,一季度全球交付量同比下降 13%,创下 2022 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低季度水平,当时正值新冠疫情严格防控中期。
最先倒下的多米诺骨牌,是欧洲。
今年 1 月,特斯拉在欧洲的销量同比下降 45.2%,仅为 9900 辆。在挪威,特斯拉今年前两个月的销量从去年同期的 2887 台降至 1606 台,同比下降 44.4%,甚至不及丰田的 bZ4X。在德国,特斯拉 1 月销量仅为 1277 辆,同比暴跌 59.5%,2 月销量进一步下降至 1429 辆,同比暴跌 76%。
而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市场,特斯拉 2 月销量同比骤降 71.9%,主力车型 Model 3 销量暴跌 81%,前两月累计销量较去年同期减少 66%。
这场风暴的核心,是马斯克日益激进的政治化身份。显然,当 CEO 成为政治斗争的代名词时,企业就失去了安全区,甚至连昔日老车主都在与马斯克割席,在车尾贴上「我在他发疯前买了这辆车」的贴纸。
与此同时,东方的战线也在失守。
根据乘联分会发布的数据,特斯拉中国今年一季度批发销量同比下滑 21.8%,与此同时公司当季零售销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增长势头远逊于其在中国的最大竞争对手比亚迪,后者实现的增长率达到 18.8%。
据界面新闻报道,特斯拉的销售们已经感受到了强烈的成交压力。有多为特斯拉销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无法按时完成考核指标,已经放弃周中双休,改为一周七天在岗,「每日早上九点工作至晚上十点,平均单日时长接近 13 个小时」。
一位已经决意离开特斯拉的销售表示,订单「自动」送上门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 Model Y 焕新版
与欧美市场的情况不同,特斯拉在中国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即便刚刚完成焕新的 Model Y,面对众多自主品牌的强势车型,也未能展现出明显优势。
相比之下,中国本土品牌凭借更高的性价比和更贴合本地市场需求的产品设计,逐渐抢占了特斯拉的市场份额。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显示,特斯拉车型只占到整个中国市场新车销量的 2.6%。
虽说市占率在不断降低,但中国市场对特斯拉的重要性却在不断攀升。今年一季度,特斯拉在华累计零售销量为 13.46 万辆,在其全球销量占比中接近四成。
正因如此,特斯拉如今也在中国市场积极布局,除了推出保险补贴和免息政策外,特斯拉中国团队还主导开发了一款新车型。
没错,就是马斯克想要的「Model Y 青春版」。
▲ Model Y 焕新版
据 36 氪汽车此前报道,这款新车相较现售 Model Y,新车电池、动力与底盘等部分基本没有太大改动,特斯拉正是通过简化配置,来实现产品的快速推出。
而它的上市时间,将根据焕新版 Model Y 的订单表现而定,倘若焕新 Model Y 的销量不及预期,那么特斯拉有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推出这辆取代了 Model 2的「平价 Model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