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IPv4 变成稀有资源…
本文作者王思维是 Kalorama 公司的亚太区市场总监,她所任职的公司是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APNIC)授权的 IPv4 资源分配调解人。这篇投稿是王思维分享的她对 IPv4、IPv6 及 全球 IP 地址分配行业的观察。
如果现在告诉你,我们一直正在使用的 IP 地址,我们最熟悉不过的 255.255.255.255 地址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因为简单的数学告诉我们,这样的地址最多只会有 232=4,294,967,296 个,你会不会陷入恐慌—— IP 地址没有了怎么办?
那我们现在用着的 IP 是哪里来的呢?没有了能不能买新的呢?这个问题,运营商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或许比你更加头痛,真正地头痛。
其实早在 2011 年 2 月 3 日,全球 IP 地址分配机构 IANA(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就已经宣布其地址池中的 IPv4 地址分配完毕了。到了去年 4 月份,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APNIC) 更是宣布亚太地区 IPv4 地址资源仅剩下最后一组,此后区域内众多网络运营商将不再有机会获得大量新的 IPv4 地址,亚太地区是全球范围内最早耗尽 IPv4 地址池的区域。
过去几个月以来,欧洲(RIPE NCC)和北美(ARIN)地区均突破了 IPv4 地址资源竭尽的重要临界点,欧洲网络协调中心已经宣布他们正在接近最后一个 /8 区块的 IPv4 地址;2012 年 9 月,北美地区也宣布他们的 IPv4 地址库存少于 3 个 /8 区段,“IPv4 倒计时计划” 进入到了第二阶段。
世界各地纷纷进入 IPv4 地址荒阶段的严峻形势,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甚至是物联网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对于 IP 地址的需求正在呈几何级增长的势态;更由于人口众多的亚太地区聚集了世界最大的两个新兴经济体(中国和印度),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将远超其他区域。
其实,聪明的技术工程师和有头脑的商人们已经大踏步地走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路上。我们现在使用的 32 数位 IP 地址属于第四版本的 IP 地址,也就是 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而第六版本的 IP 地址协议 IPv6,是 128 数位的地址,拥有 2128 即大约 3.4×1038 个地址,是 IPv4 地址数量的 7.9×1028 倍。在数量级翻倍的 IPv6 地址下,世界上所有物品都可以拥有 IP 地址。——当然这个的假定前提是物联网在未来会发扬光大。
IPv6 是现代社会互联网快速扩张之下的大方向。现在人们普遍关注的正是如何在 IPv6 技术尚未成熟、前期投入巨大、专业人才缺乏和政策法规尚未完善的技术过渡阶段里,保证正常的商业活动不受 IPv4 资源缺乏的限制。国际互联网管理界学者 Laura DeNardis 就曾经表示,IPv6 的全面铺开至少需要 10 年期间,专业人才缺乏是很多国家遇到的共同问题;而中国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互联网研究领域主席何宝宏也曾提及需时较长的主要原因在于与 IPv4 相比,在技术上并不占优势的 IPv6 推动进展缓慢,它的用户主要体现在未来的新增用户上,他甚至断定此间 IPv4 和 IPv6 会共存至少 20 年时间。
那么在此期间,面对 IP 地址缺口的大问题,如何宝宏所言,诸如运营商这样对 IP 地址强需求的企业,一种解决方案是在 IP 地址不够用的时候上马 IPv6;另一个方法则是在 IPv4 上想办法,运用地址共享技术,但从技术角度来看,地址共享技术实际上阻碍了运营商的发展也阻碍了 IPv6 的发展,因为这样,过渡到 IPv6 的成本将会更高。
早在 1998 年,中国就开始了 IPv6 的相关实验研究,但 IPv6 不能简单地兼容 IPv4,两者的互通需要专门的技术和设备,目前在中国,过渡标准和应用标准方面尚未完善,世界范围内对于如何缩短新老两代互联网共存的过渡及降低转换成本等问题,业界仍不见的能形成较好的解决方案。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情况下,大量企业踌躇不前,尽管手上拥有大量资金投资 IPv6,但在技术不成熟和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这样的投资为时过早,风险显然也很难预估的。
如此一来,经济学基本原理在此得到充分体现——资源缺乏所催生的交易市场自然而然地产生并开始运作,资源从富足一方流向缺乏一方。拥有多余 IPv4 地址资源的公司、学校和科研机构因此可以通过出售不用的 IPv4 地址获得一笔 “意外之财”,同时这对于急需此资源的企业来讲可谓雪中送炭。
最著名的案例来自于微软和曾辉煌一时的加拿大北电网络(Nortel Networks)。北电在 2009 年申请破产后开始变卖资产,并于 2011 年 3 月出售了 666,624 个 IPv4 地址,尽管具体的交易过程属于商业秘密,但微软为此付出了 750 万美元却是人尽皆知——“简单粗暴” 的计算结果是 11.25 美元一个 IPv4 地址。尽管这个数字并不精确,但作为全球市场上第一宗大规模交易,这个交易成为了后来各种交易在交易程序、法规,甚至市场价格的标杆:未来几年里,IPv4 地址资源成为了一种价格不低的商品,而微软和北电的这个交易,也直接开启了此后类似交易的序幕。
根据美国旨在推广全球互联网政策发展学术研究机构 IGP(Internet Governance Project)在今年 9 月发表的研究发现,一个发展得更成熟可靠的 IPv4 地址市场平台正在快速形成。2009 年,IP 地址交易总量为 11,264 个。而截止至 2012 年 6 月,IP 地址交易量就已经达到 4,999,936 个,复合年增长率惊人地高达 970%。自 2009 年起,84% 的 IP 地址交易都发生在 ARIN 领域,尽管 ARIN 区域依然拥有未分配的 IP 资源。2012 年上半年,IP 地址资源配置有 26.3% 是由市场交易转移而非 ARIN 分配完成的,而在 2011 年,这个数字只有 3.7%。按此速度发展下去,在 2013 年以前,通过市场交易转移获得的 IP 地址将和注册局分配得到的 IP 地址等量齐观,前者甚至将超越后者。
为了全球范围内的 IPv4 地址分配区域均衡,同时也让亚洲 IPv4 地址紧缺局面获得一定的缓解,从 2012 年 7 月开始,ARIN 被允许将 IPv4 地址转移到 APNIC 合格用户手中。
ARIN 首席执行官 John Curran 表示,由于地址资源珍贵,ARIN 不会将其剩余的从未使用过的块转移到亚洲,这种所谓的跨区域地址转让只是针对那些北美第三方放弃使用的已经分配了的地址。这种地址转让将通过某个技术系统完成,期间调解人帮助买家和卖家协商价格,此外还要通过各区互联网注册管理机构的评估和审核,批准后,亚太区域的企业和运营商等其他组织,通过购买便可获得北美用户未使用的 IPv4 地址。
转移政策出台后,不少拥有大量未分配 IPv4 地址的北美大公司蠢蠢欲动,希望通过手中拥有的资源窥探亚太地区新兴市场。
科络拉玛集团(Kalorama Group)是 APNIC 授权为数不多的调解人之一,他们的总经理 Louis Sterchi 提到,他收到不少来自北美企业的查问,希望通过调解人向亚洲市场转移自己企业从未使用或不再使用的 IPv4 地址。由于亚太地区 IP 地址的稀缺性比北美要明显很多,Sterchi 预测这样的市场形成的价格可能高于北美市场的价格。
同时,Sterchi 收到了不少买家的咨询,他们希望通过储备 IPv4 地址给自己公司的业务发展上 “保险”,以防因地址不足而限制商业发展。这个政策的出台无疑将推动北美向亚太地区的转让活动,从宏观的角度来讲,可以说是世界互联网 IP 地址资源的生态得到了一次优化再分配的契机。因此其他地域的注册管理机构 (非洲、拉丁美洲、欧洲和中东) 亦正在厘清 IPv4 转移政策出台障碍。
这样说来,我们其实并不需要为 IP 地址的耗尽而恐慌,在 IPv6 时代全面来临之前,聪明的人们知道怎么样给自己上 “保险”。
题图来自 w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