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里雾里云计算【16】政策的猫腻
有人评论美国的科技政策,说自从爱迪生时代以来,美国每每发现一个潜力不错的主题,就像抛绣球一样,忽悠各路学界商界人力财力去钻研,去哄抢。这些人力财力,不仅来自美国本土,而且也来自全球各地。美国政府通常在幕后指挥,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通过公开的立法,以及暗地的操作,让美国本土公司机构和个人得到最大实惠,同时也留一点残羹剩饭给海外尝尝甜头,保持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2. 率先发现富于潜力的主题。从福特汽车,贝尔电话,通用电器,好莱坞电影,杜邦化工,波音/洛克希德航空航天,到 Motorola/Texas Instrument 电子,Intel 集成电路,微软操作系统,思科网络设备,Netscape/Yahoo 互联网相关产品,和 Google 搜索引擎。科技突破转换为商机的重大机会,几乎都被美国把持。
为数不多的例外之一,是移动电话。1980 年代末,移动电话技术在北欧以及日本已经很成熟,但是美国迟迟不开放市场。直到 1990 年代初,Qualcomm 和 Motorola 等等美国本土公司技术准备充分以后,美国政府才默许大规模开发本地移动电话市场。Nokia 等等海外公司,固然能够在美国市场得到一部份利润,但是主要收入,还是留给了美国本土公司。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美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所以美国政府对待计算机和网络,明显与移动电话不同,没等到技术十分成熟,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向全球抛出这个新绣球。先是 Apple 和 IBM 两家美国公司饱赚了 PC 的利润,接下来微软和 Intel 又赚得盆满钵盈。
互联网原本是欧洲人的发明,问世不久,就被美国人抢过风头。当时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从技术到商业模式,都没有成型,美国人挥舞金融股市指挥棒,吸引各国资金,以风险投资为渠道,糜集美国,催生了一大批互 联网相关企业。而这些企业的股票一路疯长,又反过来刺激全球资金进一步向美国聚集。一转眼,到了 2000 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大批海外资金血本无归,但是这些资金所催生的技术与实物资产,却留在了美国。
互联网的潜力还没有挖晚,美国又开始忽悠生物基因和医疗药品技术。生物基因和医疗药品技术,从学术研究转化为商品生产的难度,似乎比计算机和网络更难。到目前为止,除了伟哥获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以外,还有多少其它成功案例?但是去硅谷数一数,生物公司已经为数不少。这些公司以什么生存?答案,风险投资。美国人的魔术,依旧长盛不衰。
客观上来说,云计算算不上是一个特大的绣 球,但是架不住美国的热炒,现在已经成为全球 IT 业界的热点话题。
目前云计算商战战场是三国鼎立的局面。Google AppEngine 面向广大网站客户。Amazon S3 和 EC2 更在意托管电子商务,以及代理高性能计算。这两者的目标客户,基本上都是企业客户,包括小摊小贩。微软呢?微软的云端战略强调的是那个 “端” 字。有理由相信,微软更在意个人用户。
IBM 的处境有点尴尬。云计算本质上来说,对 IBM 的大型机业务是威胁。但是 IBM 奇怪地推出 Blue cloud 战略。细细琢磨一下蓝云的技术内容,发现除了 Tivoli 这个监控系统以外,蓝云的核心,都依赖于开源项目。而 Tivoli 与云计算的关系,充 其量不过是个辅助工具而已。
对于自己不擅长的技术,IBM 为什么不唱反调,反而跟着别人后面起哄?“云而上” 这篇文章给出的答案是,维护 客户关系(leverage customer relationships)。说来也不奇怪,IBM 日益从一个硬件软件生产商,向服务与咨询方向转变。
一个当年主宰着计算机产业,一个当今仍然拥有人才荟萃的 T.J.Watson 等等实验室的 IBM,在云计算这个重要的领域,却没有一如既让地担当起领袖的重 任。时过境迁,一声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