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课程表:“小而美” 带来的惊喜
我们将持续进行国内创业团队的报道,这个板块我们命名为 iSeed。我们希望看到更多创新的种子,如果你希望在 ifanr 展示你的创业理念和有趣之处,欢迎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周末下午。广州创业园里树木蓊郁, 清幽中带些慵懒。创新谷的孵化中心,很多人还在活动。5 楼办公室那儿还见一拨人在开会,无视旁人走过。问过便知,创起业来,不分节假日,没上下班时间。
坐在会议室等了五分钟,门一开,一个黑瘦文弱的男孩走进来,“我是余佳文”。他略带腼腆微笑一下,拉张椅子坐下。余佳文,广州大学大四学生,他和他的同伴一年前共同开发了超级课程表应用。
草创诞生
说起超级课程表,相信广州,甚至广东的大学生都不会陌生。它的主要功能其实可以一句话介绍清楚——帮助大学生查阅各个大学的课程信息。但是,它的特色就在于,比起现时市场上的手动超级课程表软件,它不需要手动录入,只要像一般的网站那样,输入学校信息管理系统,就可以了。
“一键自动导入课表到手机,免除手动添加课程的繁琐,比起同类竞争,这是它最大亮点。” 佳文这样介绍他们的产品。女人,幼儿,大学生,一直是余佳文关注的三大市场。而对于第三者,他有着固有优势,整个创意的构想也正是出于自己的需求——自己常常会忘记上课的时间地点。
上网查找了一下相关应用,余佳文发现市场上的课程表软件都是手动的,使用很不方便,于是就想到设计一款能自动读取的软件。余佳文并非首次创业,他自高中就开始编程,做了一个高中生社交网站,并以此收获了人生的 “第一桶金”。有了这些基础,去年 10 月,抱着尝试心态,佳文和他的团队只用了一周时间,就把一个草创版的课程表做了出来。
时间那么有限,初生的课程表有多简陋可想而知——功能不尽完善,甚至只能显示上课名称、地点和老师姓名,界面粗糙。但让佳文意想不到的是,就是那么一款 “功能简单,界面粗糙” 的应用,轻易地吸引了几千名在校学生使用。
看来,抓准了用户需求,一切都变得水到渠成了。
收获了小惊喜,余佳文立马着手改进第二版,在应用中加入了很多小清新功能。比如,加入 “同班同学” 模块,方便实时搜索到课堂周围的同学,发送私信;另外,对于课程相同或者对此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在应用中讨论课程内容,分享上课的笔记,共享文件资源;而且,还可以查看到全校课程,并添加入为个人旁听课程,制订计划。
想到如果不受老师欢迎的应用并不能走很远,所以团队就添置了给课程进行评价打分的功能,可以让老师知道同学们对课程的评价;另外,与之配套的还有一个 “灌水本” 的功能,可以让老师了解同学们在上课时在关注什么……
随着功能的逐步完善,用户逐渐增多。不需要吃力地推广,他们迅速 “火” 了。
遇见朱波
超级课程表的红火,除了团队 17 人的给力,也多得投资人朱波慧眼。初次与他的不期而遇,余佳文还记忆犹新。
一次创业沙龙,一张圆桌坐了好些西装革履,当时还穿着短裤凉鞋的余佳文,站起便介绍自己的项目,大约讲了 1 分多钟,坐在人群中的朱波就找上去,让佳文私下找自己谈。后来提起才知,朱波当时便已确定了投资意向。
私底下见着朱波。听说,余佳文只是讲了十几分钟,其它时间都是朱波自己在讲。余佳文要拿商业计划书来给他看,他摆摆手,说 “小屁孩懂什么 ‘商业计划’。” 接着兀自讲了四十多分钟。
“他是一个很 ‘搞’ 的人。” 说到这儿,余佳文忍不住笑了。“搞”,在广东话里大致就是很随和,很好玩的意思。
这个很搞的投资人,在创业过程极度认真,他的理念也会贯穿公司的运营。如今更倾心于一些 “小而美” 项目,不要心灵鸡汤,不要宏大理想,只专注于产品。这让整个团队都知道什么才是产品需求,懂得更加注重体验。
对于这些理念,在做超级课程表之前,余佳文把国内外市场的社交应用都尝试了一遍。他发现,其实应用最可怕的地方在于没有用户。所以他觉得比较可行的方式是用工具性的功能产生黏性、聚集用户,再利用社交功能来带动活跃度。
务实的朱波,稳打稳扎的学生团队,投资人与创始人很快形成默契。他们可以达成共识的是,从根本上来说,超级课程表是一款工具。他们将一致致力于 “要做全国最好用的课程表软件”。未来,他们再在课程表上嫁接社交元素。
非典型成长
随着浪漫褪去,创业开始露出它现实一面。这个 90 后团队,正经历非典型成长。
首先,他们面对的是已有上百万的课程的数据库,每录入一个学校的数据后,都会进行全面测试,直到没问题之后才会对外发布。而且每个学校的教务系统数据结构都不同,他们必须有针对性地对数据进行解析。整个工程繁杂而庞大,他们常常需要 “浴血奋战”。
另外,运营又是一个大工程。如今,团队采取与学生社团合作的方式,由他们提供超级课程表,如果实在不行,他们也会从教务系统获取数据,或者手动录入。作为回报,他们会为高校社团活动提供赞助。这部分投入,成为他们的主要运营成本。
而对于功能方面,余佳文则认为,其实产品都在基础功能足够稳定的时候,就会在上面再加一些辅助性的功能。目前,他们已经确定超级课程表对于用户来说形成刚需,而且,一旦用户对超级课程表形成依赖性之后,他就再也不会主动去记课表了,而是用课程表应用去查阅。
无论是设计还是运营,这个 90 团队都必须独力承担。这个 90 后团队,最小的只有 21 岁,最大的也不过 24 岁,平均年龄应该 21 岁。
就在 17 人的努力下,超级课程表已经跨出了重要的几步。据他们自已调查的数据分析,目前学生市场大概有 70%-80% 使用的是智能手机,而这些智能手机用户中 iOS 的用户大约占三成,所以他们主打 Android 版本,但也将很快会推出 WP 和 Symbian 平台的产品。另外随着业务深入,与之签约的高校社团已达 400 所,高校达 2000 多家,目前使用超级课程表功能的用户,日活跃度是 65%,周活跃度是 86% 左右。
顺应诸多用户的要求,他们现在正在开发完善提醒功能——提醒同学不要上课迟到。 自言 “学生市场是最难打入” 的佳文表示,将会在这个功能上更加重视体验与细节。
那会是什么呢,他只是狡黠一笑。
“时代浪尖,觉得兴奋,也觉得慌”
过早跨入资本圈,让整个团队远离了校园生活。
对于学业,余佳文表示自己都只是完成作业,心思基本倾注在产品上,专业课少上,唯有蹭蹭非专业的课,比如交互设计学,或是营销学什么的。而其它核心成员,莫不如此。虽然校方领导从未公开赞成他们脱离学业搞开发,却在老师的默许与庇护下,得以交作业赚学分。
“走在时代浪尖,觉得兴奋,也觉得很慌。” 自称 “小屌丝” 的余佳文有时也会这样想。因为他的同龄人,大多奔走在各大招聘会上,将会忐忑地面对千奇百怪的面试官。只因移动互联网风起云涌,他们卷入到这场变革来。
也许这个领域足够蛮荒,也缺少既有势力,移动互联网很快成为年轻创业者聚拢的空间。面对很多的同类竞争,整个团队的年轻化在了解客户需求与体验方面,也有年龄优势。值得兴奋的是,核心团队已相处 3 年之久,已形成用眼神足以传递信息的默契。9 个曾经独自埋首电脑前打代码的大男孩,常常惺惺相惜,“看来能够几个人一起去做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
对于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现今还停留在浪漫的猜想中。余佳文一心要做成 “全国最好的课程表软件”,以圈定客户群。至于赚钱,佳文认为 “不是现在要考虑的东西,也基本没想过”。他们只希望把更多把心思放在如果给用户创造更多的价值,让用户爱上这款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