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厂商们的发布会迷思
谈到新产品发布会,话题似乎就绕不开泄密。
在媒体、网站、爆料者的联合协作下,观众们手里拿着提早暴露出来的配置详单,一边看着台上的 CEO 唾沫横飞,一边对照着参数表进行比对。这场景就好像人们一边看着春晚,一边对照着报纸事先印刷出来的节目单,直到最后赵本山的小品节目登台亮相一样。泄密的准确性,似乎成为了这场发布会讨论的最大主题,而这场发布会要讲什么?Who cares。
iPhone、HTC、Samsung 的发布会无一不遭遇了这种窘境。只是反过来想,我们还依旧需要那些参数的泄密吗?仔细想想,即使没有人泄密,其实大家的猜测也不会差很多,一般的人都能说出来主流规格的手机在未来会被设计的更快,更大,更薄。从本质上来讲,人们的预测和泄露出来的参数唯一的差别就是:后者有具体的数据。所以,与其问手机厂商还有没有举办发布会的必要,背后的问题其实是下一代的手机到底还能不能带给人们更大的创新。
回头来看智能手机(Smart Phone)这个概念的发展,在短短几年时间,各家手机厂商就像打了鸡血一样,进行着疯狂的军备竞赛。
- 手机的屏幕从主流的 3.5 寸变成了现在的 4.X 寸,5 寸甚至更高。
- 手机像素从 300 万变成了 1000 万,甚至 1200 万。
- 内存从 256M 变成了 1G、2G
- CPU 从单核,变成双核,四核甚至八核。
手机厂商们,在不断将智能手机推向历史的高峰时,也将这个市场迅速推向了饱和。看看这些市场的数据吧,电话用了 50 多年的时间渗透进了美国半数的家庭市场,PC 花了将近 20 年的时间,市占率达到 50%,功能手机差不多是 15-20 年,而智能手机是多少?答案是 5 年。
当人们在感叹技术发展如此快速的时候,也是另外一个重要群体——供应商们压力最大的时候之一。老板们看着乔布斯演讲成功后,一颗颗悬着的心总算可以放下,而更有甚者,临表涕零,感慨一路之艰辛。
其实艰辛的又何止这些大佬们,至少他们手中的公司股票,可以在老乔手拿 iPhone 划出优美弧线的同时,在资本市场上走出漂亮的曲线。而当乔布斯从牛皮袋里拿出 Macbook Air 惊艳全场,或是拿着 iPhone 喊出 “redefine smart phone” 的时候,远在深圳龙华的千千万万的农民工子弟们聚集在富士康园区内,加班加点地生产着它们。也许走在回家路上的路灯可以打出他们长长的身影,但是大洋彼岸的另一个舞台的镁光灯注定与他们无关。
5000 年前,埃及的法老王,用奴隶们成就了享誉全球的金字塔。而今天,乔布斯凭借着全球链的价值分工,带领着苹果走向了世界之巅
从美国硅谷的库比蒂诺,韩国京畿道的水原,到台湾的新竹桃园再到大陆的深圳,疯狂的竞争和合作,将不断提升的技术效能所需要的时间大大压缩。来往不断的飞机,停泊起锚的货轮,还有络绎不绝的各色人等,合力上演了这些最美丽的秀。
而在技术、生产之外,疯狂营销趋势的宣传下,智能手机从消费电子产品变成了快消品。每过一、两年,在看完 Jobs 完美的演出之后,大众们除了评头论足一番,就是开始存钱,准备在新一代 iPhone 上市的时候赶快入一个升级换代,毫不拖延。智能手机,或者更具体地说,那个印有水果标志的机器,在此时此刻,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图腾。
可以预想的是,也许在下一代产品兴起之后,智能手机将会像过去的功能手机一样,被淹没在历史的浪潮之中。而到那个时候,这些发布会除了被科技媒体、网站做专题的时候拿出来说教一番外,还有多少会被大众记住呢?
但这明显不是手机厂商的 CEO 们需要操的心:还是多花花时间想想如何在下一个季度的财报中向股东们有一个好的交代才是比较实际啊!到时候,是不是得再办一个发布会呢,让我考虑一下?
题图来自:szabadal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