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社交是需求”,废话!

公司

2013-03-20 12:54

经常有看到 BP 这样写:“为了满足 xx 人群的社交需求”。

社交是不是需求?这个问题似乎不用回答,因为在经典马斯洛 5 层需求里面,在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之上,紧接着就是社交需求。

但是,这种范畴的问题往往都没有指导价值,或者说无益于揭示本质,比如我这样描述:“为了满足四川人的生理需求,我开了一家火锅店”,或者 “为了满足城市人的安全需求,我开发了一种防盗门”。这种描述方式大体等同于废话。所以我觉得 “为了满足 xx 人群的社交需求……” 也是一句毫无价值的废话。

我说社交不是需求,也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因为没有人会为社交而社交,社交只是一种行动的泛指,不是本质的动机或者内在的目标。“社交” 这个概念无益于揭示问题的本质。

所以,我们关注的不应是社交这个概念本身,而是社交背后的动机,这种动机的特性,以及符合这种动机特性的外在形态。当我们去分析一个社交类平台是否有持续价值,主要也看这类社交平台的用户和用户之间——透过这种具体的产品形式——是否能够形成持续的频繁互动。而形成这种互动的本质驱动力,就是用户的内在动机,譬如某种满足感、存在感、成就感、虚荣心、安全感,或者多种满足的一个有机混合。

前几天一个朋友回四线城市老家,回来后对我说,感觉老家的人似乎还生存在 10 年前,大部分人用导航站上新浪搜狐,微信基本用语音,不知道新浪微博为何物。

我对他说,一种生活方式,往往和需求有关,而和 “先进”、“落后” 这些概念无关。造成这种状况,或许是因为三四线城市没有那么强烈的生存危机感和职场竞争,正是后者导致了大城市白领人群的信息饥渴。对于三四线城市的人,他们更把阅读新闻当做一种消遣、打发时间的行为。所以他们并不一定非要使用微博,他们也不关心微博公知吵架。

当然,这种想法只是一种猜测,是否靠谱,还要放到实践中去做更多的验证。说这个,只是在抛砖引玉,阐明一种思维方向。

真正有生命力的创新,不仅来自于灵光一现,更来自于关注人群做每件事情的内在动机,寻求更好的能够满足他们内在动机的方式。针对于群体的、动态的产品,更应关注动态系统在未来发展中的内在平衡性。在线社区就像一个信息交易市场和聚会场所,是否能够持续繁荣,取决于规则是否能够满足长期发展对均衡性的要求。一个批发市场,摆摊、吆喝、发小广告的太多,某些客人就会因为厌烦离场,新浪微博或许就是一个范例。

很多在线的互动方式,在现实中也能找到苗头,只不过会由于网络的方便性而扩大。比方说在网络出现之前,线下就有读书会、赏片会这种组织,后来有了豆瓣。在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前,就有了卡拉 OK 这种活动,后来有了唱吧。这些产品延展了已经存在的需求。因此,基于主题的社区,核心在于这个主题本身是否有凝聚力,或者说用户是否有足够强的意愿,就这个主题进行交互。

强调 “社交性”,反而无益于分析本质。

 

题图来自:inpublic

 

点击作者信息栏右下角二维码,关注 “老简创业茶馆” 微信账号: jianjiangvc,可以收到简江定期文章推送。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SKT创投副总裁。商业模式控,琢磨家,吐槽爱好者。聚焦互联网、消费、电商、创业、投资。

累计已发布 12 篇文章

本篇来自栏目

解锁订阅模式,获得更多专属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