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 Kindle 预备入华,多看表示 “毫无压力”
上午看到极客公园在微博上发布的一条消息,称亚马逊的 Kindle 将在 4 月 16 日接受预订,599 元,赠送皮套,现在预订送 50 元 GiftCard。
消息来自知乎,国内一个类 Quora 问答社区,知乎上的记录显示 Kindle 入华的消息早在 3 月 24 日就已经流出,在今天凌晨更新两条消息后,这一消息方为媒体所关注。
这位匿名用户在知乎上透露的消息是:
(3 月 24 日)被人邀了。但是这个必须匿!入华阻碍已经全部打通,Kindle Paperwhite「中国版」将会在 4 月 16 号开始接受预定。
(3 月 29 日 00:23)刚散会。价格方面我们中国区还在跟总部协商。能确定的是,前期采取预定送原装皮套的方案。
(3 月 29 日 00:34)抱歉,之前所透露出来价格高不可攀的消息可能给你造成误导了。今天开会一致通过的方案是 –599 元(赠送原装皮套,有一款新皮套将上市,但是具体不知道是赠送哪种),并且前期预定用户可获得 kindle 电子书商城(中国区)50 元 gift card。
Kindle 硬件入华,是自去年 12 月 13 日(爱范儿率先报道)Kindle 商店入华消息之后又一重磅消息。在去年 12 月 13 日,亚马逊在中文在线的牌照支持下开通中文 Kindle 商店,除了 Kindle 阅读器外,其他客户端可以到亚马逊 Kindle 官方中文商店购买电子书。虽然后来监管部门追究 Kindle 商店的牌照问题,但它一直没有关闭。
如今,如果爆料人士消息属实,亚马逊将完成软件和硬件端在中国电子阅读市场的部署。基于中国用户基数的现状,完成这一部署后,亚马逊低价电子书、电子书阅读器将会迎来中国用户的增长小高峰。
爱范儿向行业人士确认了 Kindle 入华的消息,据这位人士介绍,4 月 16 日时间基本属实,亚马逊显然已经准备全面进入中国电子阅读市场。
看到 Kindle 硬件入华的消息,与很多人第一反应一样,我首先想到的国内的电子书出版商可能面临巨大竞争压力。因为亚马逊中文商店已经拥有 38700 多本书,这一体量对于国内任何电子书销售者来说都是压倒性优势。而且亚马逊一直以低价而闻名(对于竞争对手来说可谓 “臭名昭著”)。
我向多看阅读的负责人胡晓东表达了这一担忧,他的回答既是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说意料之中,是因为在此关键时刻,需要以坚定的信心稳住军心(所谓正能量);意料之外,是他作为从业人士提出的几个维度的思考:
- 中国出版社数据信息化程度不够,制作电子书,难以标准化、流程化
- 英文书籍多为文字,但中文书多是花里胡哨,制作更加困难
- E-ink 电子阅读器是小众高端用户,手机和平板 “教育” 过后的用户(触屏、多媒体等)将难以适应 E-ink 电子阅读器
- 亚马逊总部在美国,技术方面的反响将不如中国本土公司
- 从文化角度来看,中国公司更懂中国人
这几个问题,确实是亚马逊完全进入中国电子书市场将会遇到的,不过毫无疑问,借助亚马逊的金字招牌,及它的价格战优势,亚马逊仍然将借此机会大量吸引用户。倒是胡晓东提到的 Kindle 硬件入华满足 “小众高端” 用户而带来销量的小高峰之后,能不能持续热销,值得期待。
在被问到亚马逊进入中国市场带来的影响时,胡晓东表示 “毫无压力”:因为多看与亚马逊是反着干的,亚马逊注重流程化,我们依托于手机、平板客户端注重触屏、多媒体等方面的用户体验。——小米去年 11 月花费数亿元人民币收购了多看,多看依托于小米平台也将不断揽聚一批用户。根据去年底的采访,多看当时 600 万用户,付费用户 3 万。
“不过可能会让人担心的是价格战”,胡晓东表示担忧,“对于新兴行业来说,价格战是商业发展的最后阶段。不过我们不怕,我们比它做得好。”
不过从电商领域来看,亚马逊面临着同样的价格战问题,并在中国本土的价格战中品牌知名度下降。这对于亚马逊的电子书来说,可能是一个不利的因素,即如何到达更广度的用户。
更新一:
【另一匿名用户 13:01 更新】匿名用户正解,我说点他不敢说的好了……价格:不破千也会近千,不需要开发票的,日淘吧。
推送等细节已和 gov 谈妥,所以无障碍入华。事情也是刚刚敲定,大家安心等两天,更多细节会爆出。
Paperwhite,¥599,各位觉得可能吗? 算算税钱,Amazon 真的打算靠服务弥补这么大的损失?楼上的匿名也没有说是 pw 啊,请大家仔细阅读下……
更新二:
【匿名用户 13:45 更新】各大科技网站已经有相关报道,不想再透露任何细节了,就再次回答一遍吧。599 的价格对应的是 KPW. 原装皮套(旧款)只有初期少量预定客户可赠送,后期都是按照原价出售(新款皮套研发部那边刚寄过来成品,挺有科技感,但不足以期待)。其他型号的 E-Ink 阅读器也会同步开始预售,价格请以 KPW 价格做参考。平板类产品不是我们部门在跟进,抱歉不能给出准确回答。这是最后一次在这个问题作出回应,感谢大家关注。
题图来自 geeky-gadg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