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Evernote 设计的硬件会像大象一般让人印象深刻吗?

公司

2013-04-18 10:20

在日本东京新经济峰会上,CEO 菲尔·利宾(Phil Libin)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称,很快推出与合作伙伴共同冠名的硬件产品。继与 Moleskin 联合推出定制版的笔记本后,Evernote 终于迈出这一步。

回顾 Evernote 的成长经历,你会发现,专注于 “跨平台”,是它能在 PC 过度到手机,iOS、Android、BlackBerry OS 混战之时得以发展壮大的杀手锏。

后来,Evernote 启动 “Evernote Trunk”,可谓聪明之举,不光让应用成为自己的生态系统组成的一部分,甚至将相关的办公文具乃至手机都变为自己生态圈的一部分——当这些硬件具备将资料同步到 Evernote 的功能时,就克服将实体资料转化为数字资料的痛点。

有人兴奋地看待 Evernote 自主品牌硬件的到来,喊出 “Evernote Inside”。实际上,如此之多的应用、硬件集成了同步到 Evernote 的功能,有时候用户甚至会因为 Evernote 而去选择应用,不用喊,Evernote Inside 都无处不在。

如果我们弄丢了一本干净的笔记本,我们顶多心痛一下钱,但如果这本笔记本上面记录了日记,而且写满一本,那么就不是钱的问题了。没办法,当我们在一个东西上倾注的精力、时间越多,那么它对我们自己的价值就越大。这是人性,也是菲尔·利宾 “长期贪婪” 模式的基石,他自信地说,“我们公司随时可以盈利。”

直到现在,Evernote 仍没有被收购的打算,估计将来也不会有。

然而,面对利宾所做出的决定,也许有人会疑虑,Evernote 目前那么多硬件厂商保持着合作关系,当它推出了自己的硬件,会不会激起与这些合作厂商的矛盾?

之所以微软的 Surface 让 PC 厂商坐如针毡,是因为微软的 Windows 与 Office 产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硬件销售成绩。但 Evernote 与硬件厂商的关系没那么紧密,“Evernote 同步” 的功能对于许多硬件厂商来说,只不过是为相关产品增加了卖点、亮点,而他们并不只靠其中一两款产品生存,而且第一选择这些产品的消费者,也不是普通的消费者。

但对于一些推出了单一产品的小公司来说,Evernote 推出自己的硬件,影响也许会比较大,可以预见的是,当 Evernote 推出了同质的产品,消费者的注意力必将被吸引过去。

总体而言,推出一款与 Evernote Trunk 里同质的硬件产品,并不利于 Evernote 维护硬件厂商的关系,另外,也不符合它一向推行的 “多平台扩张” 的战略,只有让 Evernote 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才能完成利宾影响 10 亿人的梦想。

也许正如利宾所说,Evernote 将设计出一款完全不同以往的硬件设备。也许这款硬件产品与 Evernote Trunk 的不会有竞合关系,那它将会是什么呢?我觉得,也许是一款量化自我的设备——去年利宾在接受 TechCrunch 采访时,曾经说过,“量化自我将是下一年的主流。”

他说中了,今年我买了 Jawbone Up 手环,就是为了记录自己每天的运动量,后来觉得无法无线同步太麻烦,又换成 Moves,来记录自己每天走的步数。不管国内国外,出现了越来越多讨论量化自我的声音,从硬件到软件。

而无论量化自我的概念、硬件、软件、用户群体,都十分契合 Evernote 的期望。想一想,量化自我要做的是什么?其实就是不间断的记录。如果这些记录都存放在 Evernote 而不是别的地方,那会发生什么事情?

让我们来看看 Evernote 中国区总经理谷懿去年在 Macworld 上分享的《自我量化的趋势与实现》的主题演讲,她提到一个观点,量化自我可以帮助大脑更好的记忆与自己相关的信息。而我们也很清楚利宾曾经为 Evernote 设定一个目标,那就是成为我们大脑以外的 “第二大脑”——当这个第二大脑塞进越来越多的资料,那么我们对它的依赖性就越高。

此外,从目前 Evernote 的宣传、运营方式来看,他们不希望用户将 Evernote 视为单纯的工具,而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一群喜欢整理的人所喜爱用的工具。要维系这些粉丝的情感,除了举办必要的活动外,给他们一个实体,能够更好的增强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

也许,Evernote 所制造的硬件,会像大象一般令人印象深刻。

 

题图来自 bizfest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