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 App 开发团队,从台北到硅谷的 500 Startups
我们采访了台湾的这家 WOOMOO 团队,凭借着一款 App,他们得以从台湾到美国硅谷,并且进入到美国的 500 Startups,这一路的故事是怎样发生的呢?
由 WOOMOO 团队开发的这个 App,全名是 Prototyping On Paper(POP,官网链接)。这个 App 可以做什么?简单来讲,它可以把你在图纸上设计的 App 操作界面在手机上进行模拟,从而可以快速将想法变成原型在手机上进行操作。
据介绍,目前这个 App 下载量为 11 万,注册用户 6 万名,累积的设计草图达到了 7 万 个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平均分配到每个用户身上来看,他们都有产生内容。
更为有趣的是,POP 背后的团队凭借着这款 App,意外敲开了硅谷的大门,入驻了 500 startups。接下来的访问,将会为你缓缓揭开这过程中的点滴故事,让各位读者可以了解到这样一个台湾本土团队在这过程中所经历的故事以及特别希望与其他团队分享的心得。
台湾组团
名称 | 角色 | 分工 |
Ben | 合伙创始人 | Web/Server |
Shao | 合伙创始人 | iOS |
Leo | 合伙创始人 | Design |
Jonathan | 工程师 | Web/Server |
Howard | 工程师 | iOS |
Carlos | 设计师 | Design |
团队的合伙创始人之一 Ben,目前创业一共四年时间,POP 算是他的第三个项目,之前还分别做过两个创业项目。两年前认识 Leo,一年半前认识 Shao。 Shao 之前的工作经历一开始是做游戏,然后到街旁网从事程序开发,主要做的是 BS 端 的工作,之后开始做 iOS 的开发。
我们的话题是从 POP 的设计缘起开始。这样的一个功能一开始就是做手机 App 界面设计的时候突发奇想,当时觉得这样的一个设计,可以快速实现产品原型(prototype)的设计,从而可以让这个设计原型更快的在手机上进行测试和验证。因此,遵循着这个思路这款 App 孕育而生。
接下来开发之后,他们对产品进行发布,没有想到的是有人将他们的网站放到了 Hacker News 上面,并且幸运的是一路冲到了 Hacker News 的第一名。随之而来,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收到一些硅谷人士的来信咨询之后,也无意间敲开了在此前多少显得高不可攀的硅谷大门,Ben 和他的团队开始思考下一步的计划:下一站,去硅谷? !
美国之行
到 2012 年 12 月,接连收到几封邮件咨询 App 相关事宜之后,让团队开始起心动念,去硅谷走一趟。
团队是在今年 1 月份去的硅谷,一直到过年前回来。那么在去之前,大约做了哪些事情呢?Ben 的回答:主要包括了人脉的介绍以及与投资人 pitch 的经验指导。
虽然说,有几封硅谷大牛的咨询问候,但是对于 Ben 团队而言,美国的硅谷毕竟是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而在这个阶段,台湾的网络创业圈中,像是玉山创投的 Volker Heistermann、街旁网创始人刘颖(David Liu)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在 Ben 的博客文章中,他自己对这两个方面的作用是这样描述的:
“在这里又要再提一次,创业真的是需要很多人帮忙的,由于出国前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最初只约了主动找上我们的一两位大人物。没想到到一下飞机信箱里就有二、三十封的介绍信,原来都是 Yusan Ventures 的 Volker 帮我们写的。再加上 Shao 的前老板 David Liu 也帮我们写了十几封,以及之后会面的人的介绍,于是这趟美国行大约参与了四十多个会面。
……
Volker 曾和我们说『你们有很好的点子和产品,但这份 pitch deck(在与风投见面时候说服他们的一份文件,称之为 pitch deck)实在是不及格,里面都是在讲产品,产品我从你们网站就知道在做什么了,我需要知道的是你们有多少竞争者,你们和竞争者有和不同,未来的规划是什么,要如何花募到的钱等等』。之后参考了 Pitchenvy 最后总算是有了个像样的结果。”
匆匆忙忙的准备了一下,Ben 的团队就踏上了赴美之旅。不过在抵达硅谷之前,他们先是去了新加坡,对新加坡的创业环境也进行了了解。(相关内容在他们的博文中有分享)
在问道此次美国之行的总花费时,住的方面,这一个月的时间,Ben 的团队住在他们的朋友家,交通费方面,来回的飞机票是 3 万 1 台币左右,差不多就是人民币 6500 元左右。基本的原则就是抱着 Lean Startup 的 精神,能省则省。而在产出部分,这趟旅程一共参与了大概 40 多场的会面。见了大大小小的投资人、VC 以及创业团队。
团队此行最大的收获,主要是获得了进驻 500 Startups 的机会,一些天使投资人的投资以及以及对于产品、商业模式上面的建议。
尤其是进入 500 Startups 的经历是这样的。在拜会进驻在 500 Startups 的另外一家台湾团队 Cubie Messenger 的时候,500 Startups 的创始人 Dave McClure 正好也在现场。于是,团队中的 Shao,抓住这个机会做了 30 秒的一个短暂介绍,Dave 对他们的这个 App 很感兴趣。就问了身边的 Living Social 的 CTO Aaron Batalion,巧合的是 Aaron Batalion 说他前两个礼拜有看过他们的 App,觉得非常有趣。于是,他们得到了 Dave 的邀请,得以入住 500 Startups。
另外,在天使投资人这块,目前天使投资的钱已基本到位。投资者都来自于美国,有多位天使投资,具体数目没有透入。
进驻到 500 Startups 的日子
根据 500 Startups 的投资惯例,会给到团队 5 万美金,占到一定的股份,但是在 500 Startups 的租金须自己承担。每一届招募的团队,孵化加速时间为期 4 个月。
目前,这一届的时间从 4 月 15 日开始,POP 的团队 6 个人中,5 个人在美国,1 个人在台湾。团队的运营成本依靠自有资金加上天使投资。
在谈到 500 Startups 给予的增值服务的话,Ben 主要谈到了三点:
1. 详细的业师名单(Mentor List):在 500 Startups 的内部,有一个多达 200 位业师的联系名单。涵盖了设计、业务、运营、技术等各个方面的专家,分类很细,甚至包括某种类型网站的运营专家等等。(编者: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一下这里,这里有一个分类列表可以了解,500 Startups 的分类,不过这份对外公开的名单不是很全,但是对于了解 500 Startups 的业师分类还是很有帮助)团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寻找某位专家进行咨询。
2. 内部的工作平台讨论:在 500 Startups 内部,有一个供内部团队使用的论坛程序。这个程序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对讨论串的内容进行归纳与过滤,形成一些 “干货”,去掉聊天的 “水份”。
3. 500 Startups 提供的课程以及团队之间的交流:500 Startups 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包括如何分析数据,如何调整页面 UI,如何融资等课程。团队可以对这些课程自行安排是否去听。另外,团队之间的交流,也是给予了 Ben 团队很多的灵感与启发。 Ben 介绍说,目前他们正在和某一个团队讨论继续业务合作。
前面有介绍,500 Startups 的每一期的孵化时间总长为 4 个月,前三个月用来加强产品功能,最后一个月用来训练如何与风投接触以及最后的 Demo Day。
对应上面的时间点,目前 POP 团队主要花精力在产品进一步的改善上。
而在接下来的三个月时间里面,POP 计划是做到以下的几个方面:
- Android 版本的发布
- 账号和账号之间的互动,重点聚焦在协同应用、团队功能的开发上
- 加强软件的用户体验。
- 下一轮的融资计划,准备在 Demo Day 之后开始启动。
有关竞争的话题,也是在聊天的过程中,由我一再提起。比如,如果某个巨头模仿怎么办?如果遇到其他新近团队的山寨怎么办?你们在和投资人见面的时候,如何回答竞争的话题?
基本上他们回答的重点主要还是聚焦在自身的产品力上。
如果是遇到巨头的抄袭,那么在某种程度上也证明了这是一件好事情。而他们的投资人也会力促大公司进行并购。
而遇到其他团队的山寨的问题上,首先说明的一点是,目前同类产品已经在美国、中国大陆出现,市面上大约有 4 家 竞争对手。而 Ben 和 Shao 的看法则是,竞争是难免的,作为先行者,他们已经获得了一些媒体的关注和知名度,这是跑在前面的人获得的优势。
第二,他们有提前一年的经验。在这一年的时间中,他们发布了几十个 alpha 和 Beta 版本的测试版,他们很清楚知道什么图标应该放在什么位置,什么不应该。所以说,有的时候竞争对手设计出来的 UI 界面,他们可以大致揣摩出他们的用意以及可能的效果,因为他们在之前的某个版本也采用过同样的设计。而即使完全照抄他们的界面,也无法抄袭背后的商业意图,这一块可以说是很难模仿的。
第三,他们也会关注竞争对手的产品动态,对于设计的好的地方,也会进行研究与讨论。
后记
在采访过程中,POP 和 Ben 分享了他们的创业心得,他们鼓励台湾、大陆甚至是亚洲的团队,如果希望来到硅谷,不妨大胆来闯。可以多多参与,胆子放大一点。他举了一个例子,他遇到的一个在 Y Combinator 孵化的大陆团队,当时就直接买了单程的飞机票来到硅谷,连回去的机票都没有买。
而另外一点,他的观察就是,在和这边投资人和创业团队的讨论的时候,能够扩大他们的想法和愿景,这一点和在台湾相比很不一样。尤其是他们产品在商业模式,收费模式上的设计,在和这些人和团队讨论完之后,有了很大的转变。这一点是他们觉得来到这里学习到的地方。
在采访最后,他有提到一个观点就是,这里的竞争实在是很激烈,点子雷同的很多。这个时候,不妨多看看不同的角度,进行包装。可能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他举了一个例子:Pinterest 、美味书签(Delicious)以及 Read me later 有什么不同?从本质上来说,这三个网站背后的技术原理都是一样的,就是一个 URL 的收藏技术。但是在产品的界面、功能、用途等方面的考量上,三家切入点是不一样的。也因此,造就了这三家网站。因此,他建议,创始团队不妨从这个角度进行考虑,也许会得到一些新的启发和创业机会。
最后,有兴趣的读者也可以去看一下他们的博文,里面对于美国的创业孵化器、加速器、以及整体的创业环境都有一些分享:《美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