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ifanr 访谈:对话 Frank —— 探寻微软 Windows Phone 7 的设计理念

公司

2010-12-31 09:00

airportifanr 访谈计划持续进行中。关注设计,关注体验,今天访谈的对象是微软设计师 Frank ,他参与了 Windows Phone 7 的用户体验设计,在这次的访谈中他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其中的理念和故事。

我们将持续进行移动互联网行业的访谈和对话,如果你希望展示你的理念和有趣之处,欢迎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ifanr:在文章的开头,先向读者介绍一下你的工作吧,在 Windows Phone 7 产品中负责哪些事情呢?

Frank:Hi,大家好,我是陈量(Frank)。我在微软的 Windows Phone Group 做设计工作。在 Windows Phone 7 中,我负责浏览器和地图的用户体验设计(experience design)。

现在我主要的工作是 Windows Phone 在亚洲国家的用户体验,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基本操作体验(common control experience design)。

ifanr:现在我们知道,iPhone 的 UI 聚焦在操作的功能层面,由很多个程序图标组成。而 Windows Phone 7  则聚焦在操作的信息层面,微软称之为 Tile ,你怎么看待它们的优缺点?

w2

Frank:在我具体到 Home Screen 之前,让我先讲一个故事:你和几个好朋友约好了今天晚上一起去看电影,在看电影之后,你们想在电影院附近找一个意大利餐馆一起吃饭。

在整个场景中,你需要很多不同的信息。比如说,电影院的地址,电影的放映时间,电影的评论,哪里可以停车,电影院附近的餐馆,甚至是你的朋友对于餐馆的评价等等。

人的生活是一串流动的信息,在这个信息流中,你在不同的时间点会需要不同类型的信息。Windows Phone 想要达到的就是:让用户能够没有任何阻力的在整个场景中流动,这也是我们为什么选择聚焦于信息层面而不是应用程序的原因。

很明显,就像你说的,这两种不同的模式会有各自的特点。这些不同会反映在不同的层面。对于用户来说, 就向上面的例子,你的生活和需求不是局限于一个个单独 App 的孤岛,而是不停的穿梭在不同类型的信息之间的。

所以我个人相信-基于信息的模式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但是这对于开发人员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如果是聚焦于功能和应用的模式,因为每一个 App 是相对独立的个体,所以整个系统的架构会相对简单。而对于聚焦于信息的模式,因为信息需要在不同的 App 之间流动,所以整个系统的架构就会相对复杂一些。

ifanr:Windows Phone 7  界面以 Tile 为主,并且若隐若现的在右边显示下一个屏幕/界面的部分元素,有些人觉得在手机这样小的界面上,采取这种设计浪费了大量宝贵的空间,你怎么看待这种意见?

116039

Frank:Windows Phone 7 的 Metro 界面强调的是信息本身,而不是冗余的界面元素。显示下一个界面的部分元素的功能上的作用主要是提示用户 “这儿有更多信息”。同时在视觉效果方面,这有助于形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而且,Windows Phone 7 并不是在所有的界面上都会在屏幕的右侧显示下一个界面的部分元素。这样的设计主要出现在 Hub 中。

概括的说,在手机上有两种 “使用场景”。

  • 一种是聚焦于 “完成任务” 的。其中包括发邮件,发短信等等。用户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希望能够快速而高效地完成。
  • 另一种是聚焦于 “探索发现” 的。在用户随意浏览网页的时候,快速,高效并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相反的,“有趣” 和 “丰富” 变成了主要的目的。

Hub 是一个探索空间。所以我们在设计 Hub 的时候希望给用户一种更身临其境的感觉。

ifanr:信息和程序太多也是困扰,例如我的 iPhone 上装满了很多个屏幕,每次翻页都让人焦躁。Windows Phone 7 只有一个主屏和一个程序列表,也就是说当 App 增多的时候,是否会带来麻烦?(无尽的滚动?)

Frank: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下一个版本中会有个方案去解决这个问题。

ifanr:Windows Phone 7 的主屏幕把太多个人信息暴露在上面,别人借手机时,机主总是相当尴尬,你觉得这是个问题吗?是否有改进的想法?

Frank:我个人并没有觉得这是一个问题。Windows Phone 7 的 UI(被称为 Metro)所想要带给用户的是 glance and go 的体验。让用户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

是的,日历的 Tile 会显示你的下一个待办事项,音乐的 Tile 会显示你播放的音乐的唱片封面, 联系人的 Tile 会随机显示你的好友的头像,Me Tile 会显示你自己的头像。正是因为这些信息非常容易获取到的,我们才能让用户在回到他们的真实生活中去。

2007 年底的时候,手机的用户达到了 33 亿,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在发达国家每百中个人有 97 人拥有手机,但是在发展中国家每百人中还只有 45 人拥有手机。但是到 2010 年年底,手机用户预计会达到 53 亿。 这么大数量的增长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发展中国家,包括印度,中国和巴西的用户。虽然手机用户的年增长幅度在下降,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手机。我相信借手机打电话的场景会发生的越来越少。与此同时,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人们对 “隐私” 的理解也在不断的变化。

所以我个人觉得这并不是一个问题。我们现在暂时也没有计划要对这个问题做改进。

windows_phone_7_people

ifanr:有没有可能用苹果的方式(Back to the Mac)将 Metro 的元素用回桌面?

Frank:Windows Phone 7 的 Metro UI 所追求的是轻巧,简约,印刷般优雅,动感,强调内容,易辨认。这些特性中有很多对于桌面操作系统也是适用的。所以不排除我们会将 Metro 的一些特性应用到桌面的设计中。

ifanr:Metro 充分体现了字体的美感,那么非拉丁字符呢?例如中文,日本,阿拉伯文。还能保持这种美感吗?在设计中需要如何考虑?

Frank:我们热爱所有字体,包括我们从未接触到的字体。说道这儿,其实就可以追溯到书法。而书法在中国和日本有源远流长的历史。

我们在作中文和日文的设计的时候经常会从以前的书法和杂志设计中寻找灵感。我们希望 Metro 的中文和日文版本,能给用户带来一种亲切,熟悉的感觉。就像 Donald Norman 教授在他的 Emotional Design 一书中提到的:

人类在感知和体验上的三个层次—— 本能,习惯,条件反射反思(visceral,behavioral, reflective)

本能对于所有的人基本都是一样的,但是习惯和反思是跟环境和文化紧密相关的。我们想要做到的就是通过对于文化的理解和提炼,让 Metro 跟用户的喜欢有很强的关联。

具体到 UI 的设计,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怎样能够将不同文化的元素引入到 Metro 中而同时有能够感觉到整个体系还是完整而和谐的。

ifanr:据说 Windows Phone 7 的设计团队跟耐克有渊源,能详细说说吗?

Frank:在这里我偷懒一下,不过我想这也是对这个问题最好的回答。请参考 Microsoft Press 的一篇关于 Alert 的文章

ifanr:聊聊业余生活吧,你平时都有哪些爱好?爱好会带来设计灵感吗?请分享一些小故事吧。

Frank:我喜欢读书,各国的烹饪以及一切能让我亲近大自然的东西。

是的,爱好会激发灵感。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去旅行。因为没有去过那个地方而我们的车上又没有 GPS ,所以我们就要用手机的导航功能。

这次经历让我真正感受到:在实际应用中,很多时候你需要能够同时看到地图和接下来的几个拐弯。这个启发了 Windows Phone 7 地图程序中的的 “list view”。

ifanr:最后问一个有趣的问题,也是很多人想知道的——微软设计师在工作中会用到 Mac 吗?家里面呢?

Frank:在微软,选择使用 PC 还是 Mac  完全是取决于个人的喜好和习惯。在团队里有同事使用 Mac 也有同事使用 PC 的。我在家里面使用的是一个 iMac。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先后在华为技术和炬力集成做码农和 PM,并在华强北摆弄过手机档口。致力移动互联网,LBS,垂直社区,新媒体观察,致力于 iSeed 访谈的推动和建设。

本篇来自栏目

解锁订阅模式,获得更多专属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