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完毕】深度体验 iOS 7 测试版
创造,是毁灭后重生。 iOS 从一代到六代都以 “拟物化风格” 闻名于世。而伴随着 “移动滑块解锁” 的消失,iOS 7 将过去 iOS 系统充斥着的现实世界隐喻统统抛弃。
取而代之的是 WWDC 2013 开场动画所展示的圆点、直线,抽象的几何概念成为 iOS 7 设计的新语言。而变化的不仅仅是 iOS 7 的图标,还有苹果公司上上下下对手机的理解。iOS 7 上面那用来代表信号强度的圆点告诉我们,Jony Ive 打算变革手机产品的意愿由来已久。而他的视角,决然不是乔布斯的视角。
让我们从 iOS 7 开始,品味后乔布斯时代下苹果产品的 “突变”
解锁界面
第一眼看到解锁界面的时候,发现 “移动滑块” 不见了,紧接着想,“应该怎么解锁呢?” 由于锁屏界面上方和下方各有两个箭头,所以我理所当然地按照箭头所暗示的上下滑动进行操作。但拖出来的是 “通知中心” 以及 “控制中心”。
经过反复几次操作之后才发现屏幕的下方有一行小字 “滑动来解锁”,字体上有从左到右闪过的反光,提示滑动的方向。不过,这几个字很小,加之人类的视觉首先对图形敏感,然后才会对字敏感,容易被人忽略。
解锁界面没有过去上下两块灰色半透明的阴影,猛然间会觉得手机屏幕变大。以前的锁屏界面,从视觉上看,就好是在望着一个天井,好看,但看久了就觉得挤;而现在,则从房子走到了平原,空间感十足。
由于锁屏界面可以直接唤出控制中心,现在许多操作就不必解锁,然后进入设置里面重新设置,便利了用户。
另外,现在锁屏界面所显示的推送通知中,第一条会自动点亮,并闪动,跟其它的消息区分开来。让用户知道最新一条的消息是什么。这也是能提高用户体验的细节。
主界面
来到 iOS 7 的主界面,过渡动画也有所不同。以往解锁屏幕,直接闪现出所有图标,但现在则加入了动画的效果,有点像 “大珠小珠落玉盘” 的感觉——解锁后,最中间的图标将首先落下,其次才是上方以及四周,这个动画的过渡效果很绚丽。
所有系统图标都变了样子,而一些第三方应用的图标也有所不同,系统默认的高光效果被去掉。比如说微信,高光效果去掉之后,有一种扁平化的感觉。
事实上,不管是网络上对图标的嘲讽,还是我身边朋友的真实反馈,比较容易触发人们抵触情绪的是 iOS 7 的新图标。没了 3D 纹理、阴影、反光等效果,人们一下子从 iOS 6 转换到 iOS 7,会感觉新图标苍白,不够丰满。
iOS 7 的新图标需要打磨的,问题之一在于系统图标之间的风格并不统一。Quora 上,有人制作了这张图,把不同风格的图标进行归类:
看上去,新图标不是由同一个人绘制的。
不谈图标的问题,iOS 7 中 “文件夹” 的样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放在收纳盒里面的样子。但新样式给人什么感觉呢?它已经并非实物,所以我也很难形容,大概是几张画了图案的便签纸,然后贴在墙面上这样吧,完全处于同一个平面的感觉。
而 “文件夹” 的动画和过去也不一样了。点击它,不再是往下展开一个方形的收纳空间,而是文件夹整个被放大,效果就像是俯瞰视角的镜头,从全局移到局部,背景动画也相应进行了小比例的缩放。请看下方的 GIF 动画:
从视觉上说,动画效果不错,既流畅又富于动感,但动画占用的时间可能有点长,每次打开文件夹、启动应用还必须等待一小段时间,即便是一刹那,估计都会让人感到不耐烦吧。
实际上,我们打开任何应用,都和打开文件夹的动画效果一致。
而像这种对背景进行小比例缩放,让动画充满活跃感的手段,iOS 7 中比比皆是——比如说按下电源键,点亮屏幕之后,我们人眼会看到背景图片会从中间开始轻微地放大,然后屏幕才完全亮起,好像科幻电影中飞船刚跳跃进虫洞的一刹。
我们常见的搜索现在不再放在第一屏的左方,现在在应用列表的界面的中间,只要手指按住并往下拉,就能进入搜索——过去的搜索页,现在则变成了 “搜索栏”,提高了实用价值。
不论是搜索应用、邮件、联系人还是备忘录,现在的 “搜索栏” 都是 iOS 7 中最方便快捷的入口。如果这个能像 webOS 里的 JustType 那般,还能直接新建备忘录、日历等等,那么将变得更加完美。
补充一个小细节,现在时钟应用能够显示正确时间了(当升级了 iOS 7 之后,需要重启一次手机才正常)。
通知中心与控制中心
如今的通知中心,现在对不同类型的通知进行了简单的分类:今天、所有以及未接来电。
“今天” 一般用于显示今天的事务,比方说日历、提醒事项还有股票动态等等都放在这里;“所有” 不必解释,“未接来电” 除了会显示未接的电话、短信以外,未阅读的邮件也会放在其中。
之前有人说通知中心无法显示天气,这是不对的。在 “今天” 的分类下,iOS 7 会准备好当天的摘要,让人迅速了解到今天的日期、天气状况、约会以及待办事项。这些信息都以一小段文字的形式出现,一眼扫过即可读完。
而在 “今日摘要” 下方则是日历视图,展示接下来 4 个小时内的 “约会”。日历下方则是提醒事项。
而在 “今天” 分类的底部,还放上了第二天事务的提醒——相当体贴的设计。仅仅通过通知中心,我就能了解今天要完成什么,以及明天还有什么,十分方便。
在设置里,我们可以设置通知中心的 “今日” 分类下所展示的内容。
以前的通知中心因为缺乏分类,当所有信息都放在同一个容器里面的时候,就显得十分杂乱,噪音很多,需要浏览才能知道哪些信息对自己有用。而 iOS 7 的通知中心则对信息进行过滤,iPhone 就不像是一部不断发出提醒的机器了。我不觉得 Joshua Topolsky 所说的 “难以清理通知” 的问题十分严重。
跟 Android 对比,我们会发现 iOS 对通知中心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苹果更在意信息对人所施加的影响,因此它对信息进行了分流。而 Android 则注重对信息的操作,所以增加了快捷操作的按钮。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对通知中心的不同理解,则产生了不同的设计。
和过去一样,我们仍然可以设置 “通知” 的样式,也同样是 “横幅”、“提醒”、“标记” 三样。现在比较让人困扰的是,“横幅” 的通知占据的面积太大了,会遮挡到应用顶部的按键——而且比较无奈的是,目前并非所有应用的支持 “后退手势”,当横幅通知出现的时候,会难以触碰后退按钮,或者一般放在应用上方的 “新建” 按钮,需要等待一小段时间,通知自动消失了之后再进行操作。更正:事实上,横幅通知可以顺着横幅底边缘上滑,然后隐藏。
至于控制中心,它是全局唤出,不论是锁屏界面,还是任何应用之下:
多任务管理
双击 Home 键,就会进入 iOS 7 的多任务管理界面。和 WWDC 上发布的一样,左右滑动可以查看后台正在运行的应用,或者是之前打开过的应用,应用界面的下方则是每个应用的图标;而按住代表着一个应用的界面然后再向上拨,则是在后台 “杀掉” 某个应用的进程。
玩手机有一定时间的朋友,尤其是 Palm 迷们,看到 iOS 7 多任务管理,第一反应会是 “这不就是 webOS 的卡片式任务管理吗?” 确实很相似,不光 “杀进程” 的手势一致,每张卡片上的应用界面也同样是 “实时” 的,可以看到应用当前的情况;而且,的确可以多指操作,一次性杀掉好几个进程。
iOS 7 的多任务管理界面支持横屏操作,看下方就是横屏的效果,有的应用的界面仍然是竖屏的。
不谈界面,回到 iOS 7 多任务管理本身,现在它允许应用在后台下载、上传数据。按照苹果在发布会的所说法,当我们启动应用的时候,它里面的内容都是最新。但是否 iOS 7 的多任务管理已经和 Android 一致?这个问题需要再探讨一下。
拨号、通讯录与短信
拨号界面从 iOS 5 升级到 iOS 6 已经经过一次变化,那个时候我们已经看到了设计风格上的转变,只不过现在 iOS 7 更进一步,将界面上的按钮全部转化为抽象的符号;而背景则运用了 “毛玻璃” 特效。现在的拨号界面是这样的:
同样,iOS 7 的拨号界面也采用了 “毛玻璃” 的特效。如果按下数字键,你会发现,效果就好像在玻璃上挖了一个洞,直接看到壁纸。
如果你接到某人的电话,你会发现,接听和挂断的按钮对的颜色对比比较强烈。现在的接听界面,不必上滑,就能选择稍后提醒还是以短信回复对方。另外,如果在锁屏状态下接到电话的时候,滑动即可接听;反之,接听界面上会直接显示 “接听” 或 “拒绝” 两个按钮。
打开通讯录,它的界面如预料般变了模样,但操作的逻辑没有太大的改变,新建联系人的按钮仍然在右上方,而搜索栏仍然在顶端。进入联系人的编辑页面,可以看到人物的头像变成了圆形,和拨号按钮的样式统一。
由于少了按钮、蓝色背景纹理,联系人的详细信息的页面显得比较清爽;在下方,新增 “阻止此来电号码”——如果你觉得某个电话实在骚扰,可以把这人加入黑名单,将不再受到此人的来电、信息以及 FaceTime 呼叫。
在通讯录里体验 iOS 7 新增加的 “后退手势”,手指需要从屏幕左侧的边缘向右滑入,然后你就会看到当前的界就好像一张卡片那般被挪开,然后露出下方的界面。
现在要删除一则短信对话,在短信条目上从右往左一拖,就能直接拖出 “删除” 按钮,过去是从左往右一滑。现在对话窗口内文字的大小与间距变大了,结果 3.5 寸屏幕过去能够显示 8 条短信,现在只能显示 5 条——如果用 iPhone 5 的话,估计会比较喜欢较大的字体。
让人可喜的变化是,在短信对话界面下我们终于可以直接拨打对方的电话号码——点击右上角的 “联系人”,可展开菜单栏。
几个小细节,短信对话页面,文本框的颜色会从上至下、由浅至深渐变;另外,若短信内容中提到了 “明天”、“明天晚上” 等和时间有关的信息,就会出现下划线,作为提示;可惜不像内置的电子邮件,可以直接点击跳转到日历新建 “约会”。
相机与照片
拍照界面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第一眼看上去,和拍照相关的功能,比如启动 HDR 等之类的,都直接放在了第一屏,方便用户调用。切换前置 / 后置摄像头的按钮被放到了屏幕的右上方,能减少了误触的概率。
如果我们打算将模式从拍照切换到录像、拍方形照片或全景模式的时候,那么只要用手指按住屏幕中央,然后左右拖动即可。对比从前,这种切换的方式操作简单,也不容易发生误触——以前在拍照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变为录像。
现在拍照的时候,默认启动窗格的效果。此外,如果你的手机是 iPhone 5 的话,可以在拍照的时候启动滤镜查看效果。
与 iOS 6 相比,iOS 7 的相机应用操作链条更短,使用上更加直接。
照片应用的功能比过去更加完善,能够根据时间、地点自动为照片分类,在回顾的时候,会感到井井有条,而且更能帮助人唤起当时的回忆——进入 “照片” 后,选择 “精选” 就会进入回顾视图。
另外,现在的 “照片流” 多了一个 “活动”,它能够显示你在 “照片流” 中分享了什么照片,以及引发怎样的回应。如此,“照片流” 的社交属性得到了增强,有分享有回应。
还有一个小细节,现在选择一张照片” 分享 “之后,会进入一个界面,可以让你多选择几张照片分享出去。
App Store
除了按钮以及底色发生了变化为,iOS 7 的 App Store 的外观与 iOS 的一样;而功能上,则轻易发现多了一个 Near Me 功能。它能够让我们发现 “附近的热门应用程序”。
具体 Near Me 实现的原理是如何,尚不得而知。不过,Near Me 里推荐的应用不像是 “伪数据”,因为有时候打开它,它会说找不到附近有何应用,而换一个地方之后,又可以。
App Store 的右上方多了一个 “待购清单” 的按钮,打开后是一篇空白,而且编辑按钮是一片灰色,无法点击。而经过多次尝试,不论是打开哪一款应用,都找不到 “添加到待购清单” 的按钮,也许这个功能仍然在开发中,需要新版的 App Store 予以支持。
也许 “待购清单” 里面添加的,是一些自己感兴趣但暂时不购买的应用。
还有一个小细节,那就是当你下载应用之前(不管是新的应用,还是已购应用),App Store 都会全屏显示应用的 “屏幕快照”,让我们看清楚了再下载。
Safari
Safari 变化很大,顶端的地址栏和搜索栏终于整合在一起,另外还增加了 3D 多标签页管理的方式——虽说样式上看,Safari 的和 Chrome 很相似,采用了 3D 的显示方式,标签页的内容变相拥有了更多的面积用于展示,方便我们寻找。
不过在多标签页管理界面下关闭标签页,Safari 的向左滑动,而 Chrome 向左向右滑动都可以。
以上是 Safari 大的变化,而小的变化其实也挺多。我发现 Safari 的 “分享” 变得更加合理——
从图片上看,可以看到上下两行,上行放着系统内置的可分享的第三方应用,而下方则集成了 Safari 本身的功能,它们能够分别拖动。通过这样的设计,iOS 7 解决了以前 Safari 分享页杂乱、无重点的问题。在分享的上方,还可以通过 AirDrop,以无线或蓝牙的方式与他人分享网页。
另外一个小发现则是,在 Safari 的书签栏里,多了一个 “共享的链接”。实际上,它归集了新浪微博、腾讯微博里,其他人发出来的,带有链接的微博。无形中,Safari 起到了内容过滤器的作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Safari 里包含的链接多了许多,有着丰富的分类,比如:饮食、知识、汽车、女性、体育等等,一共有 15 个分类,分类下会放上相应热门的网站书签,足够日常使用。
日历与提醒事项
打开日历应用,它现在不是一个大得让人足以产生压迫感的表格,而是变为 “日期栏” 列在上方,给人感觉轻松了许多;也因此,我们查看日历的空间变大了。
现在,在屏幕上左右滑动可以切换,查看昨天跟明天的 “事件”。而在日常列表里,长按即可新建事件,需要编辑的内容和过去没有变化,同样可以添加位置、添加相关联系人、设置为全天事件等等。
除了界面变得更加清爽,新日历应用还增加了搜索功能(就在界面顶部的左上角)。如果我们打算回顾之前做了什么的话,那么用搜索,比在日历列表里翻找的效率高。
和其它应用不同,日历里的字体、小图标不是蓝色,而红色。
提醒事项的变化也相当大,过去的它看上去就是一个便签本,十分拟物化。现在的提醒事项采用卡片式设计,也保留了一些拟物化的细节,背景明显采用了纸质纹理。
打开应用,初始有两个卡片:提醒、已计划。点击其中一个卡片,就会弹出来,覆盖屏幕,供人查看与编辑。如果想切换卡片,直接点击另外的卡片即可。
在卡片中间轻点,可直接在上面添加新的任务。而点击右上角的编辑,则可以为每个任务配上不同的颜色。
Siri
最近大家在谈论 Siri 的时候,漏掉了重要的 Siri。这位语音助手,被人视为苹果近年来最重要的创新,但因为之前它的表现不符期望,也有人称它是 “半成品”。
而到了 iOS 7,Siri 不光增加了男声,实际上它对人类语言的理解有所进步,可以看看下方的图片。不管你抱怨 “天太热”,还是 “找吃的”,Siri 都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并做出相比之下,比较正确的反应。
与 Siri 对话的过程当中,出现包含 “星巴克” 以及 “天河城” 的字样,仍然会让我们到网络查找相关的信息——但要知道 “星巴克” 已经是大众耳熟能详的咖啡厅,而 “天河城” 则是广州人必知的地方。显然,Siri 的本地信息不够完整。
目前仍不能期待 Siri 能够理解过于抽象的问题,下方的问题涉及比较复杂的概念,Siri 开始应付不过来——由于是用中文来测试的,或者可以说,Siri 的中文不够好?: )
不过,下方这个问答,则显得有些俏皮了——也许,已经有许多人问过这类问题吧:
除了对自然语言的理解有所增强外,Siri 最大的改变在于它能够直接改变系统下的设置,下方是一系列测试:
总结
在 All-new design 页面里,苹果传达了新设计的核心理念:“好设计服务于体验。” 并告诉大家,为什么这一次 iOS 7 的变动如此之大,“最终,重新设计的 iOS 工作方式,让我们重新设计它的面貌。” 所以,如果我们关注 iOS 7 的转变,仅仅关注图标是不够的。
iOS 7 分为三层,背景、应用以及通知中心或控制中心,为了在视觉上表达 “层” 的观念,iOS 7 甚至动用动作感应器来模拟 3D 景深。而 iOS 7 的过渡动画也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当你从一个应用跳转到另一个应用时,动画从底部翻转变为平移。
应用处于同一层面上。
我们的视觉首先辨认颜色,然后是图形,再然后才是文字。iOS 7 在简化视觉效果的同时,并没有简化动画效果,让文字的变色作为状态提示。所以短信的文字颜色会渐变,日历里当天的日期是红色。
从图标与应用界面的设计上,iOS 7 是简单的,而从细腻的过渡动画来看,iOS 7 是华丽的。两种相反的属性统一在一起。
如果是 iOS 7 继续延续拟物化风格,那么它能否有所突破呢?设计师 Sacha Greif 曾总结“拟物化设计” 的问题:
问题在于,当设计师从前一个意象中借鉴概念,往往也带入了它本身的限制,即便这些限制不应该存在。
iOS 7 及 iOS 6
也许你不习惯新的东西,也许,它并不是一个所有人都喜欢的 “设计”。但是和所有苹果产品的变革一样,一旦你上了路,你就再也回不去了。Ive 领导下的苹果的产品,仍然具有现实扭曲力场么?
我们期待你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