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爆英特尔移动市场?来一款畅销机型
英特尔自从 2012 年上半年进入智能手机市场,关于它能否强势归来的争议就一直不断。人们普遍认为,尽管最早出现了一些兼容性、续航的问题,但英特尔有技术,等到 22nm、14nm 芯片上了就好了。
再加上英特尔有强力的品牌,强劲的资金储备,外加收购了不少知名的软件公司,似乎一切会水到渠成。
然而,持有这种想法的人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那就是乐观的认为一个强力因素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仿佛你制造了一个精美的轮子,以为可以满足用户需求,但实际上用户需要的是一辆汽车。
实际上,前面提到的英特尔芯片的问题,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这两天,我使用了工程版的中兴 Geek 以及量产版的联想 K900,在上次工程版 K900 中出现的问题,现在都已经解决。它们速度够快,续航强劲,软件兼容性也没有问题。拿它们与高端的 ARM 架构手机对比,至少在处理器环节不会有任何逊色的地方。
那么,问题出在哪?有了好的轮子如何才能制造出大量的汽车,如何引爆整个产业链?
英特尔当前的后发局势或许可以从联发科的崛起学习一些经验。联发科在 2011 年下半年才推出首款智能手机芯片,只比英特尔早了半年多,都属于落后的一批。然而联发科在 2011 年当年便出货了 1000 万颗芯片,并在 2012 年实现亿级的销量。
2011 年下半年,恰逢中国智能手机普及元年,千元智能机概念炒的火热,联发科的成功固然和这一波热潮有关。但事实上,当时大部分低端机仍然是采用高通的处理器,与高通相比,联发科无论在整体实力还是名气上都差得远,最开始的 MT6573 只获得了少数厂商的支持,其中也有联想。
MT6573 最开始的几款同样不温不火,但是很快,联想 A60 开始脱颖而出,单月销量突破了 50 万台,累积销量超过了 200 万台,极大的拉动了联发科的量。更重要的是,联想 A60 的成功起到了示范作用,吸引大批厂商投入进来。后续多款采用 MT6573 的机型都取得了不同的成功,这使得联发科在厂商面前证明了自己,保障了后续出货量的迸发。
很大程度上,联想 A60 就像一个导火索,点燃了联发科的燎原之势。
而反观英特尔,由于缺乏一款强力机型证明自己,使得迟迟打不开局面。是的,一款畅销机型对英特尔是如此重要。它就像一本保障书,可以告诉旁观的手机厂商,我的芯片值得投入。
在科技领域,不乏畅销机型带动行业热潮的例子。Tesla 的第二款 Model S 电动车,在同类市场销量超过了宝马、奔驰、奥迪,带动了一季度的盈利,引爆了 Tesla 的神话。
对于英特尔来说,最缺的就是一款畅销机型。如今最佳的时间窗口已经错过,好几波普及浪潮已经结束,要找到这款畅销机型,难上加难,这也正是英特尔最着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