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效应” 的议价和溢价
纵向
“规模效应” 是城市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还记得当时老师的解释吗?——建立在流水线生产的企业在到达一定规模(比如最优规模)后,生产的越多,分摊到单个产品中的固定成本就越少,盈利就越多。
课堂上,老师还会在黑板上画出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益的曲线,着重强调:成本、成本、成本。
规模效应的优势,在产品定价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最低标价为 499 美元的 iPad 2 就让当初定价为 799 美元的 XOOM 目瞪口呆,三星的 Galaxy Tab 也无奈服软。这个限制性定价让那时候强北路都少见 10 寸山寨平板,更遗憾的是,iPad 的利润率也不俗。
规模带动对下游厂商的议价能力和强势地位,低廉的价格表现同时带动规模增长,让生产的分摊成本更低。很简单的理论不是吗?
横向
等等,还有一种新的玩法。如果只是从成本上考虑,很显然小瞧了企业家们的聪明才智。而且在今天,规模不仅仅是形容实实在在的物品,还应包括有盈利能力的虚拟产品。
最近就有一个很好的例子:上个月底,小米联姻腾讯 QQ 空间发布红米手机。从我们得到的消息,QQ 空间近来受到微信压制,基于快速盈利的考虑选择与小米合作。小米的铺货量,MIUI 的渗透能力,相似的用户群,是这一合作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QQ 空间主动找的小米——为什么不是别的手机厂商?
回到隐秘富矿来吧,如今规模效应已经不单单着重于成本了,资源互换、交叉推广等等难道不应囊括在内么?想想看,QQ 空间个人中心的巨幅倒计时推广要为红米手机增加多少曝光度——这省了多少广告费?而每部廉价的红米手机预装 QQ 空间(相信还会有排它协议),又会为 QQ 空间带来多少用户数——这省了多少推广费?
在这个无法仅依靠闷头做产品就能成功的时代,享有规模优势的企业同样可以通过资源的互换享有足够高的曝光率。聪明人,短期内赔本卖吆喝其实也是变相盈利。
从长期来看,这种合作推广不会鲜见,前提是,你的规模得足够大。所以,为扩大规模掉节操也不可怕。
最后
规模效应既有纵向的议价能力,也有横向的溢价能力。
题图来自 《特洛伊》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