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bieboard:享誉国外 Linux 圈子的中国产品
我们一直在说 “国货当自强”,却很难找到更多成功进军国际的公司。说不定这是信息不对称的错,因为那些已经在国际某个圈子里拥有一定声誉的公司,很可能会将精力更多放在国际市场。毕竟市场在哪儿,营销在哪儿。
最近我在珠海发现了一个国际上认可,但国内却默默无闻的团队,他们叫 Cubieboard,产品是基于 Linux 的开发板。别小看这个开发板,国际上主流的 Linux 发行版都推出了兼容它的版本。比如 Ubuntu、Debian、Fedora、OpenSUSE、ArchLinux 等等。这表明,至少在 Linux 这个圈子里,Cubieboard 已经得到极高的关注以及认可。
媲美 “树莓派” 的 Cubieboard
其实谈到 Cubieboard,很容易会让人想起另一个有名的产品,那就是被亲切称为 “树莓派” 的 Raspberry Pi。从表面看,两个产品都差不多,在一块 PCB 板上集成了处理器、内存,又有丰富的接口,可以接硬盘、SD 卡、显示器、音箱/耳机等等。换言之,Cubieboard 和 Raspberry Pi 都是卡片式的超小型电脑,而且两者在硬件上都留有许多丰富的扩展接口,方便他们自己动手添加自己想要的功能。
那么,Cubieborad 和 Raspberry Pi 有什么不同?前者走的道路是产品创新,后者走的道路是渠道创新。从今年年初到年末,Cubieboard 已经迭代了 3 代产品,年中时团队推出了 Cubieboard 2,这几天又推出 CubieTruck。而 Raspberry Pi 则依托媒体的报道,从各个渠道方面向各国市场渗透。据 Cubieboard 联合创始人黄祖奔了解,对方已经与国内的教育机构接触。然而, Raspberry Pi 仍然是当初的产品,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
除了公司所看重的价值点不一样外,双方产品的性能也有差异,Cubieboard 第一代产品的性能各方面要比 Raspberry Pi 强。这里是详细的性能对比,评测项目包括了 CPU 的性能、磁盘读写性能、内存性能测试、GPU 图形性能测试等子项。换言之,Cubieboard 能够承担更重的计算任务——这也是主要 Linux 发行版基本都推出了兼容 Cubieboard 的版本的原因。
开源硬件的产品很多时候是要靠社区说话,如果有一个足够健壮的社区,那么它的发展前景就更加看好。而 Raspberry Pi 的社区要比 Cubieboard 更加健壮,除了常常能看到某人用 Raspberry Pi 做了些什么奇特事情的报道外,前者论坛的帖子数量就是后者的几倍。
不过,今年才开始启动的 Cubieboard 的社区发展速度已经很快,至今官方论坛累计流
半推半就走上创业道路
今年 6 月,新车间的李大维就向我推荐 Cubieboard 这个位于珠海的团队。当时他对我说,像国内其它做开源硬件的团队,他们都是自动自发去创业的,而 Cubieboard 则是在用户的要求下才从原来的单位跳出来。他觉得,Cubieboard 的故事更加贴近现实。毕竟不是所有人一开始就会想到要创业,而更可能是因为自己、因为环境的因素,半推半就地走上创业这条路。
黄祖奔告诉我,Cubieboard 是一个比较意外的产品。常常在 Linux 开源社区厮混的他,看到社区里的人需要一个价格便宜、能够兼容各个 Linux 发行版的开发板,于是想着 “自己也试着做做看”,然后在召集人手利用业余时间松散开发,而当产品原型做了出来并分享给社区的时候,意外受到了社区用户的欢迎。黄祖奔说,“我们当时抱着玩乐的心态去做,完全没有想到这块板子会那么地受欢迎。”
后来,在社区成员的主动推荐之下,Cubieboard 开始拥有自己的用户以及产品口碑,用户的需求量越来越高。于是,在已经有了一款相对成熟的产品下,黄祖奔和其他团队成员开始商量是否应该成立一家公司。但现在,方糖科技虽然已经成立了,当初的 5 人却只剩下黄祖奔继续坚持。
其实,去年加入珠海全志注的黄祖奔,到年底已经萌生出自己创业的念头,他和黎佐廷都觉得 “电子行业太累”——以黄祖奔的亲身经历举个例子来说,他在芯邦微电子工作的时候,为了保证项目进度,公司把他和项目组从深圳搬到珠海,进行半军事化的封闭式开发,只允许每人每天只睡 4、5 个小时,一直持续 8、9 个月。由于电子行业竞争激烈,公司为了保证新产品按期出现,就不得不压榨人力。在这样的气氛下工作,就让人感觉自己好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人,没有什么自由。
现在黄祖奔为在 Cubieboard 工作的北理工大学珠海校区的学生而自豪。他认为,这些大学生能够在团队里学习到课堂上老师所教不到的东西,无论是技术、待人接物还是其它方面,参与工作之后的学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么看来,Cubieboard 做了一些教育上的有意义的事情。黄祖奔还希望产品能够被更多学生所了解和认识,他相信这块开发板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动手能力。
今年 10 月,黄祖奔沿着川藏线入藏,远离城市的喧嚣,整日与悬崖峭壁相伴。刚好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看了一出讨论人是如何老死的节目,心灵受到触动。他说,“后来我觉得,人活着赚再多的钱又怎么样呢,最终不过是一杯黄土。人生应该做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 我想,这是他能够坚持下来的原因。
Mini PC 与 Cubieboard 未来
从今年年初到现在,Cubieboard 产品发展了 3 代,产品销往国外 100 多个国家。那么关于未来,黄祖奔和黎佐廷又是怎么想的呢?
他们觉得现在 ARM 与 x86 的性能差距已经不像以前的差距那么大了,可以满足普通的使用需求,比如说播放电影、听歌、浏览网页等等。曾经有客户希望订购几十块 Cubieboard,用于替换公司里的充当瘦客户端的 Raspberry Pi——他觉得 Cubieboard 的性能更好,系统运行更加流畅,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办公效率,同样能节约公司成本。
未来当 Cubieboard 采用八核处理器,2 GB 的内存,与桌面机的性能差距就更小了。这意味着它能够更好地运行桌面环境——一种价格低廉,功能也差不多的小型 PC。不管是验证想法,还是取代 PC,小型 PC 能为人提供更加灵活的方案。
不过由于国内开源社区仍不够兴旺,黄祖奔对国内市场的看法较为悲观。此外,国内用户对待新产品的态度也较为严苛,摆脱不了 “月亮是国外的圆”、“鸡蛋里挑骨头” 心态,创业者吃力不讨好。黄祖奔觉得,在国内做开发板生意,遭受的挑战要比在国外大得多。但作为一个有价值的事业,他和团队会坚持下去。
关于未来,黄祖奔希望启动一个类似深圳柴火这样的社区,让更多学生、爱好者感受开源硬件、开源社区的文化与氛围,切磋交流;另外,他还有一些产品的规划,尚在酝酿当中。他说,只要 Cubieboard 团队战斗力强,那么他就什么都不怕。
注:一家芯片公司,所生产的 ARM 芯片普遍用于平板上。